APP下载

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内分泌科实习岗前培训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2019-12-24马红艳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内分泌科标准化病人

甘 淋 ,徐 玲 ,李 佳 ,马红艳 *

(1.西南医科大学,四川 泸州 646000;2.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泸州 646000)

内分泌科是专门治疗内分泌疾病的科室,是内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越来越多的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骨质疏松、痛风发病率不断增高。此类患者虽然阳性体征较多,但是病史复杂绵长,故而是医科临床实习的难点之一。临床实习是一个将理论知识转变为临床实践的过程,此过程我们更重视学生临床综合技能的培训和临床实践思想心理的准备。而实习前的岗前培训尤其重要,以往我们通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理论讲解、观看录像和模拟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拟在内分泌科临床实习岗前培训中引入学生模拟标准化病人。

学生标准化病人(Student as Standardized Patient,SSP)是指经过一定培训的医学生充当某一疾病的模拟病人,以辅助学生临床学习或训练[1-3]。较普通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的培训,SSP不仅节省开支,而且培训时间短,可以广泛应用于医科临床教学及学生岗前培训中。

1 在内分泌科临床教学中引入学生标准化病人的必要性

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的学习是医科生培养的最基础、最根本的要求,更是我们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的重中之重。而我国当前高等医学教育的现状及临床教学面临着大量困难,使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再适应培养应用型学生的要求。且近年来,由于不断扩招使医学教育规模不断增大,医学生的数目也随之急剧增加。而临床患者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使大部分患者拒绝配合教学工作。有的临床典型病例病情危重,也不允许学生反复练习,学生自身往往对临床技能学习也缺乏认识,习惯于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动手能力相对较差,甚至部分学生为了应付各种资格考试而忽视医学基本技能训练的培养,为了就业减少、中断实习时间,甚至放弃临床实习。为了解决当前我们在临床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探讨全新的临床教学方法,开展临床教学改革,我们认为在内分泌临床教学,尤其是实习岗前培训中引入学生标准化病人很有必要,不仅可以减少医患矛盾,提供更多经典病例,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内分泌科岗前培训学生模拟标准化病人的培训

2.1 培训对象

选择已经完成了临床理论课程的临床医学系本科且在内分泌科进行实习前岗前培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选择培训部分学生作为SSP,其他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将SSP应用于实验组岗前培训中,对照组按传统以教师为主的岗前培训模式。

2.2 SSP的选择标准

首先SSP应当热爱医学教学工作,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有一定的表演能力、沟通能力和教学能力,能在一段时间内重复演出数遍。既能接受学生的碰触及检验,又能对学生的问诊能力和体格检查能力进行评估、反馈。

2.3 培训方法

2.3.1 确定拟模拟疾病 我们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内科学》相关章节为大纲,结合临床内分泌科实际常见疾病,拟订培训疾病内容为:糖尿病、肥胖症、痛风症、脂代谢紊乱症等。

2.3.2 根据疾病确定培训重点 结合我校临床本科内科学教学大纲和临床实践要求,参考内分泌科的临床理论,经过理论教学教师的讨论分析最终确定了模拟疾病的教学内容和重点。

2.3.3 收集和分析拟模拟的实际病例病案 收集拟模拟的疾病的实际临床资料,最好选择典型病例,对疾病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情况、既往史、发病史、主诉、全身体查结果和辅助检查进行资料整理、总结和分析,并装订成册作为后期SSP培养的资料。

2.3.4 SSP的训练 初选的SSP学生可以按照上述培训资料进行经典病例模拟培训,我们在培训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让SSP尽量模拟真实患者的就诊状态,并充分参考模仿真实患者就诊时的特殊表情、语言、行为等。

2.3.5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一步补充 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知识点的补充,如辅助检查结果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甚至难以模拟的体征采用体格检查视频进行具体显示等。

3 内分泌科岗前培训学生模拟标准化病人的应用

内分泌科岗前培训安排实习生4~6人一组,轮流充当临床接诊医师,以SSP充当患者,并安排助手进行多媒体播放。首先,接诊医师向患者询问病情,包括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和家族史等,并进行全身体检,此时可以选用多媒体图片补充疾病的阳性体征。其次,医师进一步根据收集的病史及体格检查,提出需要的辅助诊断检查项目和方案。再次,医师总结患者症状、病史、体检和辅助检查,提出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最后,患者从自我主诉、专业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等方面进行点评和互评,并做出小结。

很多欧美国家已经将标准化病人引入医科学生的考试,并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国内也逐渐开始在临床科室中应用此类的研究,包括大量内科专业、检验、护理等专业[4-6]。我们参考了国内外的实验方法和技能点评,将岗前培训的学生标准化病人引入了内分泌科岗前培训的教学和实践操作中,根据上述的操作流程,进行了病历书写,并根据患者的反馈及临床病史收集、体格检查、疾病诊断、病案书写和医患沟通等6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分。

4 内分泌科进行岗前培训学生模拟标准化病人的优势

在可内分泌科岗前培训中采用SSP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一,有利于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由于SSP由经过完整临床理论的临床专业学生扮演患者角色,这种患者不仅拥有较为基础的疾病理论认知,能正确表述疾病的症状体征,更能积极配合岗前培训学生的问诊和体检等。第二,SSP在内分泌教学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临床教学资源不足,且不能反复利用的问题,不仅提高了医患沟通能力,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临床岗前培训的考核方法,具有一定的仿真性和可控性且达到传统考试所不能获得的效果。第三,SSP可以体现患者和教师双重作用,大大节约临床教师的时间,减轻工作量,缩小指导者与学生的构成比。第四,因为课堂情境类似于临床真实的诊治过程,故能大大地提高学生对临床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第五,SSP在内分泌科的应用还有利于将“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化为“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5 内分泌科进行岗前培训学生模拟标准化病人的缺点及对策

较以前传统的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SSP教学模式具有大量的优势,但是SSP在临床实践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7-9]。比如由于SSP扮演的患者表现出来的阳性体征和表述的临床症状都是根据典型病例预先设计的,比如糖尿病,SSP会提供的病史和所述临床症状“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消瘦)都是典型的糖尿病的表现,而临床上所遇到的患者往往会表现出一些非典型的症状和体征,故而当学生在完成岗前培训真正进入临床,面对真实的千变万化的临床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往往会觉得不知所措。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增加对常见疾病非典型症状和体征的讲解和补充,需要学生在岗前培训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为进一步临床工作夯实理论知识和技能。

再如,面对SSP的选择方面,由于岗前培训学生的工作态度、数量和质量等大量具体问题,我们往往不能筛选足量合格的SSP,严重影响到SSP在内分泌科实习岗前培训中的研究和应用。这就需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标准化病人是一项光荣而神圣的职业,充当SSP的学生必须态度端正,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能在短时间反复进行多次问诊体检配合,进而完善临床教学和考核。

此外,目前尚缺乏标准化的SSP师资和培训教学资料。要建立一批高素质的师资培训队伍,需要撰写权威的培训教学教材资料。这些培训师资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的理论知识,需要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能进行规范系统的临床基本操作技术传授,还要负责编写完整的SSP培训教学教材和指导SSP培训工作。

6 展望

在内分泌科岗前培训中应用SSP教学模式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多变,我们采用了情境模拟教学法,进一步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辅导,寓教于乐,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培训,利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看待临床疾病,熟练掌握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为将来进入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创造性地将学生作为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学生实习前培训中,既满足了教学资源不足,缓解了医患关系紧张,还为学生从学习基础知识到临床见习、实习铺设了桥梁,值得在其他学科和兄弟单位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内分泌科标准化病人
谁是病人
标准化简述
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联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内分泌科与非内分泌科患者注射胰岛素行为比较分析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
病人膏育
内分泌科护理中优质服务的思考
还能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