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整治对兵团十二师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2019-12-24

新营销 2019年6期
关键词:居民点团场农场

(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一、土地整治实施现状

2011年以来,十二师共开展土地整治项目10个,建设规模6 198.78公顷,其中农用地整理项目6个,建设规模5 936.48公顷;连队居民点整理项目6个,整理规模262.31公顷。

从土地整治类型和空间分布上来看,三坪农场、五一农场、头屯河农场这三个近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市的农场实施项目较多,西山农场、二二二团实施的项目较少。土地整治主要为连队居民点复垦、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和节水灌溉四种类型,其中连队居民点复垦是十二师的主要整治类型,集中在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市之间经济发展较快的三个农场,农用地整理集中在远离乌鲁木齐的二二二团。

二、土地整治效益评价

土地整治的影响因素多而复杂,必须要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指标体系使其更能科学地反映其评价结果。本次研究主要对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的效益进行分析,根据查阅大量文献及对项目资料的收集分析,研究区已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特点,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个方面选取了13个对十二师土地整治项目效益评价影响较大的指标,运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法对效益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其影响程度。

表1 土地整治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十二师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提高的经济效益最多,对国家粮食安全起到显著的保障作用,研究区的经济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其次为社会效益,项目的实施使耕地不仅在数量上得到增加,在质量上也得到了相应提高。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粮食的产量在逐步提高,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从而提高职工人均收入,有效促进了农村文明进步,职工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有利于保持农村的社会稳定。最后为生态效益,生态环境改善较小,主要是由于实施的项目较为单一,且对生态治理的意识不足,导致项目实施产生的生态效益较低。

三、土地整治发展建议

(一)差异化:基于“双评价”,实施差别化土地整治

当前,十二师正处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新时代土地整治必须同时兼顾经济与环境的双重任务,原有的单一模式的土地整治已经不足以支撑十二师的发展,必须要全面化、多元化地进行空间的综合整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基础,分析各团场的自然资源短板,明确空间开发适宜区域,因地制宜的进行差异化国土综合整治,三坪农场、五一农场、头屯河农场经济发展快,耕地质量较高,但仍存在连队居民点分散,土地集约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它的主要整治任务则为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化解土地资源瓶颈制约,提升农业空间生活环境,同时兼顾生态环境的治理。而一〇四团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其主要问题为连队居民点分散和矿山开发保护的问题,因此需要同时开展集约节约利用的国土综合整治和矿山修复治理的生态修复工程,只有差异化的土地整治,才能带来最大的效益。

(二)市场化:增减挂钩指标跨区域流转

目前,南疆重点扶贫地区可以开展指标跨省域流转,兵团只有第三师开展了增减挂钩指标流转项目。十二师作为经济发展较发达的地区,指标只能在本师范围内流转,多用于建设用地指标置换。那么经济发达的团场在指标紧缺的情况下,可以从其他团场购买指标。如西山农牧场在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资金匮乏,在不影响未来团场建设和职工生活的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适当的土地复垦项目,将复垦指标进行师内流转从而获得资金,而经济发达的团场则继续进行建设,从而团场之间获得“双赢”,缩小地区差距,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为十二师的经济发展增速。

(三)生态化:构建生态补偿机制

从十二师已实施的土地整治工作来看,由于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与实施主要是原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未与原农业部门和原环保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对接,导致了土地整治多是片面强调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设施、优化用地布局等土地工程目标,对于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考虑较少,主要以农用地整理和土地复垦为主,很少做到全域的综合整治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构建生态补偿机制,主要目的是鼓励生态保护区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和维护,将资源开发利用中过度开采地区和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通过补偿机制进行利益合理分配,平衡区域内利益关系。因此构建合理的土地整治生态补偿机制将土地资源和生态保护联系在一起,既可以有效地保护土地资源,也能给维护生态安全的主体给予合理的补偿,从而更有效地推动生态化的土地整治,确保十二师经济与生态绿色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居民点团场农场
农场假期
农场
兵团10个团场摘掉“穷帽子”
基于GIS的宜兴市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一号农场
团场的冬天
丰收的农场
第七师主要团场耕地养分现状分析
济南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
基于3S的巴彦县农村居民点内农地测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