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三十大发明》书籍设计

2019-12-24王莉娟大象出版社

全国新书目 2019年11期
关键词:棕红色内文书籍

◎文/王莉娟 大象出版社

《中国三十大发明》

华觉明、冯立昇 著大象出版社

2017.5 98.00元

一直以来,“中国四大发明”的提法深入人心。2016年3月,由中国科学院著名科技史专家华觉明、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所长冯立昇领衔主编的《中国三十大发明》书稿交由大象出版社出版。这部50万字的书稿,从汉字的发明、纸张的制造到抗疟特效药的成功研制等各方面来论述中国的科技发展,引导读者重新审视“四大发明”,审视我们的文化传统。作为书籍设计师,我深深感到这部书稿颠覆了我们惯常的认知。要把这样厚重严肃的科技史书籍设计得图文得当,易于阅读,并且价格亲民,能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在学习知识中得到阅读的乐趣,真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一、设计前的文本分析

书籍设计的表现形式是根据书的内容来确定的,在设计中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不论是色彩、图形、图片,还是字体、字号……所有纸质上呈现的元素、点缀都是为这本书的内容服务的。

接到书稿后,我先通读了书稿。全书分序言、正文、作者简介、后记四大板块,以翔实的文图分述了远古至当代的三十项重大发明:粟作,稻作,蚕桑丝织,汉字,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和筹算,青铜冶铸术,以生铁为本的钢铁冶炼技术,运河与船闸,犁与耧,水轮,髹饰,造纸术,中医诊疗术(含人痘接种),瓷器,中式木结构建筑技术,中式烹调术,系驾法和马镫,印刷术,茶的栽培和制备,圆仪、浑仪到简仪,水密舱壁,火药,指南针,深井钻探技术,精耕细作的生态农艺,珠算,曲糵发酵,火箭与火铳,青蒿素和杂交水稻,涵盖了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在熟悉了各板块间的层级关系后,我梳理了图文要素,并对每个作者写作的结构、文字风格有所了解,确定本书的设计主旨为表达出“中国的古朴、雍容”和“科技发明的凝重、理性”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二、设计中的创意思路

书籍设计虽然受制于内容主题,但决不是狭隘的文字解说或简单的外包装。怎么才能从书中挖掘深层涵义,制定具体的物化方案,正确选择装帧材料和印制手段,使《中国三十大发明》实现可读性、可视性和功能性的完美统一呢?

1.开本

一般学术类图书多为异16开(17cm×24cm)或大32开(14.5cm×21cm)。考虑到该书图例繁多,在不浪费纸张的情况下,我和编辑进行数次沟通后,将开本定为国际大16开(21cm×29.7cm),尽量给图文更大的展示空间。

2.整体色调

普通的学术类书一般是单色印刷,成本低,印刷快捷,但(单色)缺乏层次感。皇皇50万字的大书,阅读时如果是同一个色调贯穿始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我从古陶器中提取了棕红色和黑色,古朴的棕红色和黑色对比,由轻而重,产生一种视觉的流动感,于是,确定以双色作为全书的主色调。中国是发明瓷器的国家,也是最早发明陶器的国家之一,它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始,以仰韶文化的彩陶色来定义本书的主色调,也是对先民的致敬。

3.内文版式

内文是整本书的主体部分。点、线、面的穿插,字体、字号的选用,图片的大小排列、平衡呼应都要兼顾得当,才能使图书的结构更合理,层次更严谨,节奏更富有韵律。设计时,我将华觉明先生的名言:“中国的事情,中国人自己要把它弄清楚。在发明创造的问题上,中国要有自己的话语权”这句话放在扉页,作为一个引子,点出本书的主旨;将二封、序言,中英文的目录、前言划分为一个板块,通过疏朗设计来呈现,棕红色仅做标题点缀使用。进入正文,章节页铺以满版的棕红色,作为三十多项主题发明内容之间的分割,起到强调和便于检索的目的,并为每个发明内容配以简洁的小图标,既易于辨识,丰富了版面,也增加了美感和耐人寻味的意味。同时,经与编辑商议,将每章发明项目提炼出部分导读性文字放于章节页的背面,让读者翻开章隔页就能看到对该项发明的概括性总论,将信息快速传达给读者,使内容主题有层次的演化再现,加深读者印象,引导读者进行细致有序地阅读。

在字体选择上,标题与正文均选择了端正清秀的宋体字家族,宋体字结构严谨、棱角分明,浓淡适用的明度也契合了中国古代的工匠风骨。字号选用了10.5磅字,各级标题以1.5磅的倍率提加,使标题节奏层次有条理地逐级体现。整体版芯内收,周白较多,正文行距略疏,行距之间留白约5mm,可供阅读时题写标注。

4.图片处理

本书配图繁多,既有历史资料图片,也有大量古书线图,还有部分器具实物等图片。因本书主色调是双色,图片大多是以单色灰罩底色的方式呈现。一般的线稿、工艺流程图效果不错,但另有一些记载着文明足迹的图片,如与青铜冶铸、髹饰漆艺、瓷器、木建筑构件、烹饪等相关的实物图片,色彩饱和度高,细节丰富,双色印刷很难表现出图片的色彩质感。怎样才能丰富读者的阅读感受,体会民族创新的魅力呢?冥思苦想后,在兼顾成本与视觉传达中找到平衡,单独设计了五组彩色插页,将一些经典图片,如莲鹤方壶、剔红圆漆盘、斗彩宝相花罐、应县木塔等以插页和拉页的形式装订于相应章节中,在翻读内文时,色彩的流动性会丰富书籍的层次感,避免阅读时产生疲惫,对书中所举图例有更清晰的识别。

作者提供的图稿有部分清晰度不够,我们一边配合作者重新找图,一边请制图师依照原图重新绘制清晰的线稿,仅“运河与船闸”一章,便重新绘制各路水系路线图25幅。清晰的图例方便读者查阅对比,同时,对描述的器具、地理环境等有更直观的认识。

5.封面设计

书籍是精神产品,也是一种商品,最终是通过市场流入读者手中。最初的封面主要用来保护书芯、辨识书籍,更侧重实用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封面的审美及广告功能越来越被看重,设计新颖、色彩悦目的封面在琳琅满目的书架上更容易被读者识别翻阅。封面犹如书衣,体现着书的灵魂和个性。

在设计《中国三十大发明》封面(精装版)时,考虑到内文色彩古朴,封面选择了一款棕红色的织布,与内文色彩相互呼应。市场上很多书函是用纸板裱糊,而本书整体厚重(书脊约3公分,650多面),纸板在物流托运中易变形开裂,于是选用了单层瓦楞外裱进口牛皮纸。瓦楞纸良好的防冲撞、耐挤压的特性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函内的书籍。外函的设计简洁明快,采用棕红色的纸签贴于表面。书名以传统的书法字体与严谨的宋体字相组合,表达出“中国发明”的民族特性,书名烫金,并以中国传统图案中的卷草纹压印于封面四边,含蓄而不张扬。考虑到成本预算,封面(平装版)则选用了棕红色的专色印在环保纸上,从《天工开物》书中撷取了纺织、耕种、插秧、制瓷、造纸等古图糅合而成,因是单色印刷,封面呈现出干净、素雅的质感。

三、设计后的领悟思考

经过一年多的磨合沟通,反复修改,2017年5月,《中国三十大发明》终于出版,本书因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丰富翔实的文图资料、严谨细致的编校质量,连续入选《中华读书报》、百道好书榜等榜单,并荣获了国家图书馆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奖和2017年度“中国好书”奖等重要奖项。

猜你喜欢

棕红色内文书籍
βGlcY染色技术在枣果实阿拉伯半乳糖蛋白组化定位中的应用
鲁迅与“书籍代购”
妙用“比喻”为“景”添花
这是什么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重要更正
罗非鱼皮多肽的制备及其对烫伤修复的应用(内文第 88 ~ 95 页)图版
神秘的科学城
猪伪狂犬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gE、TK全基因序列遗传变异分析(内文第133~144页)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