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2019-12-23史国强
史国强
摘 要:初中物理由概念、规律与实验组成,实验教学是学生探究、获取物理知识的关键途径,教师需注重实验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从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入手,以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为例,阐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学以教师示范演示、学生模仿实验为主,学生大都参照实验指导书逐步开展实验,缺少自己的思考,学习自主性薄弱。该实验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未来发展,那么初中物理教师需结合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物理实验探究。
一、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分析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教育部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初中物理是学生物理学习的基础阶段,该时期的核心素养培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物理学习,需受到教师重视。结合初中物理学科特点,可将其核心素养总结为以下四点:
第一,物理观念,又称物理概念,包括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及物质三个维度,是初中物理学习的主要内容;第二,科学思维,指学生按照物理逻辑与思维,认识事物、明确事物内在规律与关系的能力,初中阶段的科学思维包括建模思想、推理论证及质疑创新等;第三,科学探究,指提出问题、形成猜想、设计实验、解决问题、评估总结的探究流程,主要体现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是学生发展其他科学素养必不可少的内容;第四,科学态度与责任,指学生对科学本质的探究态度与责任意识,可引导学生规范开展物理学习。同时,该素养还涉及社会责任,从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教学方面分析物理,引导学生应用物理知识改变生活[1]。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教师需改变传统教学理念,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与结果分析等环节的创新,切实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1.合理开展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实验的基础,可使学生对实验原理、内容有初步的认识,且通过趣味性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验。就此,教师在开展演示实验时,可利用某些特殊实验“工具”,放大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探究欲望。以人教版初中物理中《大气压强的测量》实验为例,教师需在课前通过演示实验展示大气压强,以往的演示实验是将热水倒入塑料瓶中,然后将水倒出,拧紧瓶盖,可发现塑料瓶立即出现干瘪现象。为放大实验现象,教师可选择大塑料桶,然后点燃一小团酒精棉球,置于塑料桶中,燃烧结束后盖住桶口,可听到塑料桶发出“砰砰”的声音,并立即干瘪。放大后的实验现象更为直观,会对学生的视觉与听觉产生双重刺激,更能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培养其物理学习兴趣,还可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实现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2.组织引导自主实验
学生自主实验可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科学思维,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人教版初中物理中《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实验为例,教师首先讲解天平的实验方法,演示固体质量的测量流程,并给出固体质量测量记录表,要求学生按照规范方法测量不同固体的质量;然后,为学生提供空墨水瓶、水,要求自主探究水的质量测量方法,独立编制液体质量记录表。在上述实验中,学生会参照固体质量测量方法与记录表,探究液体的测量方法,即首先测量空墨水瓶的质量,再测量水与空墨水瓶的质量,记录表中分别记录空墨水瓶、水与空墨水瓶、水的质量。就此,自主实验实现了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强化了学生的逻辑思维。
3.做好实验结果分析
物理实验的根本目的在于根据实验内容获得原理知识。就此,在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现象与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結果,得出最终的结论。实验结果分析可培养学生的概括与组织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引导学生按照科学态度对待物理实验。在人教版初中物理中《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物理教师可为学生布置如下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1)如何在不同位置得到缩小或放大的蜡烛像?(2)在成像过程中,如何获得清晰的像?(3)实验中是否出现光屏中无法获取像的状况?基于上述问题,学生会根据实验记录,回想实验过程与现象,联系具体现象与实验原理,明确物理知识内涵。可见,物理实验可探究科学本质,引导学生以科学态度学习物理,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2]。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出新要求,教师需注重学生自主性的提升。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初中物理教师需合理开展演示实验,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实验,并要求学生做好实验结果分析,加深学生对物理实验内涵的认识,提升知识深度,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倪佳燕.如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渗透物理核心素养教育[J].名师在线,2019(12):39-40.
[2]陈桃桃.完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