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9-12-23彭玉梅

甘肃教育 2019年22期

彭玉梅

【关键词】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2—0136—01

以前,教师总是在课堂上不停地讲解,但是小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去想象、思考。新课改以来,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逐渐从以教学为主转变为开发小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为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1.小学教育之难是无法言表的,小学生本来就天性好动、爱玩,但是,他们在年幼的时候最具想象力,如果只是为教学而教学的话,不考虑小学生自身发展,这样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因此,教师应培养小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这样再进行教学就会事半功倍了。

2.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难免会有多多少少的疑问,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地进行讲解,并表扬提出相关疑问的小学生。学生之所以能够提出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说明他们进行了多多少少的思考,作为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不该质疑学生的思考方式,即使他提出的有些问题有偏差或者是错误的,教师首先要做的应是对学生的肯定,然后逐个解决他提出的问题,有错误的地方应以委婉的方式进行纠正,逐步引导,并鼓励小学生对问题多进行思考。

3.创新是国家的灵魂。一个国家没有创新,它必然灭亡;一个企业没有创新,它必然会破产;一个人如果没有创新,那么,他只能被社会所淘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从小学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启发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去解决问题。正如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题“用最简洁的话说出某市某地一栋大楼的高度”,在其他学生都在苦苦思考的情況下,有一位学生说道:“我给你100元,你告诉我这栋大楼的高度”。这听起来有些问题,但这也是他经过思考,进行创新思维的结果,教师应尊重并表扬学生的“别出心裁”。

4.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讲台上的教师就是课堂之上的发言者,学生就只有聆听的权利,除了大学教育的自主性之外,从小学到高中几乎全部雷同。试想,如果教师一味地进行讲解,学生只有聆听,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只能是按照教师的路线“顺藤摸瓜”了。试想,假如课堂之上讲课的不是义正辞严的教师,不是整天高高在上的“指明灯”,那么,课堂之上的活跃程度会怎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怎样?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和对事物的疑问又会怎样?因此,在课堂之上,教师应与学生变换一下课堂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方式应该从小学开始,越早越好。

5.教师对课后作业进行精心安排并提出灵活要求,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首先,教室设计课后作业时要能够启迪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灵感,不能只局限于课本内容。同时,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创新课外作业的内容,要贴近现实生活,能够让学生自由实践;其次,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自由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部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再次,对于作业的布置,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学习层次和学习情况来设计不同的作业内容,这样才能让学习水平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都感受到自主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快乐。如,组织学生做周末环保情况调查、社区安全状况调查,进行社会科学实验活动,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集体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6.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适当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上进心。尤其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多做肯定性的评价,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干劲。如,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论学生的答案是否标准、正确,教师都要从侧面鼓励学生主动发问的精神,给予肯定鼓励,进而告知学生在学习中该如何努力,让学生明确学习努力的方向,在快乐中学习。此外,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很重要,在集体学习过程中,学生互相评价彼此,并写出中肯的评语,大家相互之间扬长避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任何时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都要根据学生本身的特点来设定,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也需要在不断的探索研新中发展,才能有效达到教育教学的目标。因此,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能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教育知识的能力,而且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