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教材中儿童形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019-12-23蒋振峰

甘肃教育 2019年22期

蒋振峰

【关键词】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儿童形象;呈现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2—0105—01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践行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符合我国社会发展人才的有效手段。要想在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离不开学科教学的支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他们未来的发展,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通过教材选编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故事,向学生渗透相应的能力和素质。

一、小学生的特点分析

小学阶段的学生,以具象思维为主,他们在学习上比较情绪化,具有较强的竞争心和好胜心。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友谊感、义务感、责任感以及集体主义情感会逐步形成。同时,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也会越来越稳定且逐渐深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些显著特点,对他们进行教育渗透,逐渐培养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他们未来的发展。

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形象分析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12册教材中,涉及到的儿童形象近200个,其中大多涉及到学生六大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比较,涉及到最多的素养是责任担当和学会学习,其余依次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实践创新和健康生活。而在社会责任素养中,孝亲敬长、自尊自律、诚信友善、对自我和他人负责、感恩占据了主要的内容,如,一年级下册中的《丁丁和牵牛花》就是描写孝亲敬长的;二年级下册中的《我必须去》就是描写自尊自律、诚信友善、对自我和他人负责的;学会学习也是教材中儿童形象所展现出来的主要核心素养之一。教材在识字写字部分,虚构了两个儿童形象“丁丁”和“冬冬”,并将这两个儿童形象贯穿在识字的始终,借助“丁丁”和“冬冬”,教会小朋友如何识字和写字。

三、核心素养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儿童形象中的呈现年段分析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个年段的教材中,所描写的儿童形象呈现出来的核心素养内涵各不相同。如,低年段教材中的儿童形象所呈现的核心素养内涵多以责任担当、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以及人文底蕴为主;到了中年级阶段,描写的儿童形象所呈现的核心素养内涵多以责任担当、人文底蕴和健康生活为主;到了高年级阶段,儿童形象所呈现出来的核心素养内涵多以责任担当、科学精神、实践创新以及学会学习为主,从其分布趋势来看,责任担当的核心素养内涵成分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学会学习、科学精神和健康生活的内涵成分逐渐增多,这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核心素养在北师大版教科书儿童形象中的呈现方式分析

对小学生而言,核心素养的培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也不是单一的兴趣、动机培养,而是提高小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表达能力、执行能力等。因此,研究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材儿童形象中的呈现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正面塑造与反面衬托。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中的儿童形象,大都是以正面塑造为主的,旨在引导小学生通过学习,模仿这些正面塑造的儿童形象。如,模仿《我必须去》中的李丹,树立一种责任担当的意识,能够做到诚实守信。而反面衬托则是引导学生对这些儿童形象进行反思总结,做到引以为戒。

2. 显性呈现与隐性呈现。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形象在呈现核心素养时,大都是以显性呈现的方式,通过描写这些儿童的语言、动作和心理进行直观呈现;相反也有部分是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体验才能感觉出来。前者在《不愿长大的小姑娘》这篇课文中具有明显的体现,通过描写小姑娘的语言、动作和心理,直观地呈现给读者;而后者则是在《翠鸟》一文中体现出来,文章并没有直观地写应该保护翠鸟,但读完之后,却能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保护翠鸟的意愿。

五、利用儿童形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利用教科书中的儿童形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积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进行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特别是合作学习,通过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能幫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课文描写儿童形象所呈现的核心素养内涵,从而有效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他们相应的核心素养,促进他们未来的发展。

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