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报国之行诠释爱国之情
2019-12-23王发强
王发强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发出了殷切期盼,号召全国人民弘扬英雄模范身上展现出的忠诚、执着和朴实的鲜明品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盛大庆典叙国事、展国威、壮国魂,激发了中华儿女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适时发布,引导全民大力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固本培元、凝心铸魂。一系列重大举措,充分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为新时代全民爱国主义教育作出了战略谋划和全面部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革命年代,苦难和牺牲是它生长的土壤,所以它才如此根深蒂固,惊心动魄;建设年代,吃苦、奉献和拼搏是它吸收的营养,所以它才如此枝繁叶茂,茁壮成长;发展年代,忠诚、担当和创新一定是它流淌的血液,所以它定能体魄健壮,永葆青春。正是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使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推动中华民族昂首阔步迈进新时代,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成了爱国的使命和担当。爱国的内容非常广泛,愛国的表现非常朴素,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和对事业的执着。忠诚、热爱和执着是爱国主义精神的灵魂所在,是全体中华儿女心之所向,更是青少年行之所往。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正处于“拔节孕穗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都应主动承担起培养青少年家国情怀的历史重任,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主旋律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青少年的头脑,把爱国心自觉转化成培养青少年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有力行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家庭是广泛的爱国主义生发的源头活水。家长是和睦、幸福、文明家庭建设的设计者、实施者和维护者,应当主动言传身教,以自身高尚的道德修养和爱国主义情怀潜移默化影响孩子;重视家教和家风建设,自觉传承优良传统,紧紧盯住孩子懂规矩、守秩序、行礼仪、爱劳动的品格和习惯的培养;创新家教方式,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轻松愉快的家庭活动和聚会之中。
学校应当积极发挥育人力量雄厚、时间集中、影响广泛等优势,形成全员、全科、全过程育人的宏大局面,把日常教育与主题教育相结合,使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共同发展,让校内活动与校外实践相促进:深化升国旗、唱国歌、国旗下宣誓的活动内容,突出仪式的庄重感和严肃性,让学生深刻体会国旗、国徽、国歌是主权国家的象征,神圣不可侵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深挖各学科育人功能和优势,使学生充分了解祖国壮美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辉煌成就和中华民族对人类世界的巨大贡献,提升民族自豪感,激发民族自信心;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立德树人的生命线,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适应时代召唤,传授方式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用家常话把道理讲清,用身边事把人育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强化重大节日庆典主题教育的内容和目的,讲好中国故事,不忘传统,面向未来;广泛开展以“青年志愿者”“研学旅游”“劳动教育”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成就之美、劳动之美。
宣传等相关部门要做好宣传,提供服务和保障,不断推出时代需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出版物、影视作品等,针对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出精品、出珍品,让广大青少年在愉悦的阅读和观看体验中自然接受爱国主义熏染;加大力度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综合实践和劳动实践基地,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布局优化、免费开放、服务保障,让青少年在耳濡目染、活动参与和劳动体验中收获爱国主义。
社会部门应当协助青少年进入广阔天地,体验生活。企业、部队、机关、科研单位和农村应当主动为青少年提供参观学习的机会,搭建实践体验的平台,让他们了解生产经营,体验军事训练,观察政务服务,感受科技成果,接受劳动教育,丰富和拓展爱国主义教育校外实践领域,引导他们更好地了解国情民义,感受生产劳动,懂得奋斗之难,体验成就之美,强化责任担当。
历史可鉴,未来可期。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一定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一定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对事业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坚守一心,敢于担当,勇于创新,把浓浓的爱国情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强国志、报国行,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爱国主义在中华大地一定能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