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莫被无情恼——我的中学生恋爱观
2019-12-23贺旭
贺旭
摘 要:在中学校园里,教师一旦发现学生有恋爱的苗头就会忧心忡忡,神色凝重,想方设法围追堵截。但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一生的幸福,因此教师就应该理性看待学生恋爱,分析恋爱的原因,开设恋爱课堂,关爱个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教给学生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
关键词:中学生恋爱;成因;案例;解决办法;爱情教育
一、背景
现今,打开电视便是铺天盖地的相亲类节目,亲戚朋友聚餐就会“围攻”在场的“剩男”“剩女”,张罗着给别人做红娘。很多年轻人上学时被父母禁止谈恋爱,一毕业就被催着赶紧结婚,女的希望嫁给高富帅,男的希望娶到白富美。可是天底下真的会掉这样的馅饼吗,不劳而获,坐享其成?“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素质教育不能仅关心学生的成绩排名,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精神发展。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它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和终身幸福。作为教育者,我们除了传授课本知识,还要渗透生活知识,培养他们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爱情,是青春期最美丽的风景线,与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中学生爱情教育应该是他们成长中的必修课。
随着社会的开放,生理发育的提前,中学生恋爱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虽然有部分有识之士采取了开明的态度,但绝大多数的教师和家长仍然抱有强烈的排斥心理,一旦发现孩子恋爱就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凝重感,尽想着“棒打鸳鸯”,然后将爱情的苗头掐灭在萌芽期。面对中学生恋爱这样的棘手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如大禹治水一般——不能堵,只能引。那么引水的渠道在哪里,从何处下手,这滔天的洪水要怎么开凿?
二、寻踪觅迹,探求恋爱成因
(一)生理原因
由于激素影响,青春期学生的身体内外机能逐渐成熟,学生对性有了朦胧的渴望,但是学校教育并未在性方面作出正确的指导,也未普及性教育,以至学生对性充满好奇并涉足自己的未知领域。
(二)心理原因
海涅说“一到了青春期,人们便抱有爱与被爱的急切欲望”,正如《少年维特之烦恼》中说的“哪个少年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的学生社交面逐渐扩大,在社交过程中,学生渴望与同龄人平等交往、深层次交往,渴望了解异性,容易對异性产生好感。
(三)家庭原因
在父母不和、单亲家庭或父母长年不在身边这样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们内心孤独缺乏安全感,一旦有温热的关爱之源靠近,他们就会全力汲取,将其视为心灵的慰藉,对其备感珍惜,并逐渐形成一种心理和情感上的依赖。
(四)环境影响
这里又可以分两个方面:一是周围小环境,中学生爱跟风,看到同伴恋爱了,觉得自己若没有恋爱,显得太“弱”,很没面子,于是也随波逐流地谈个恋爱。二是媒体文化影响,网络杂志里铺天盖地的明星恋,谈情说爱卿卿我我等电子小说、影视作品充斥着学生的眼球,让中学生沉溺其中,想入非非。
(五)学习压力
高中学习强度大,考试压力大。单调枯燥的学习、成堆的作业和密集考试压得学生难以喘气,恋爱就成了学生的避风港。考试受挫、心绪难解时,伴侣就成了彼此的心灵慰藉。
总而言之,中学生恋爱原因种种,那么作为教师,该如何做呢?是单纯默许抑或是粗暴干预?这两者都不是上上之策。中学生恋爱是他们的人生经历,他们需要教师的帮助——青春期心理、生理和道德辅导。
三、顺其自然,关注恋爱学生
小萱是我班级里的副班长兼英语课代表,非常乖巧,上进,待人礼貌又温柔,是我极其信任的学生。有一次,晚饭时间,学生都在食堂用餐,我在离教室约7米外隐约看到有两个人抱在一起,我顿时大惊,加快脚步走向教室,里面的两人已经发现我,就迅速分开,女生飞快离开,男生小奇来不及离开,茫然地站在教室与我对视。我当时气急,瞪着他,大声呵斥:“你们在做什么!”小奇很尴尬,走过来支支吾吾地请求我:“老师,你批评我吧,能不能不要告诉她家长。”我问:“她是小萱?”小奇点头,又哀求我:“老师,求你了,不要告诉她家长,都是我的错,还有,我不会影响学习的,真的。”当时,我的心里像炸开了锅,我从来没有想到小萱会做出这样出格的事,也没有想到学生竟然公然在教室做出不雅行为。但我看到小奇现在的态度,还是冷静地答应:“好的,不告诉家长。”
晚自习期间,我在办公室,这时小萱走进来,满脸通红地说:“老师,你还是批评我吧。”“为什么要批评你呢?”小萱吞吞吐吐地说:“因为我和小奇的事。”“你和小奇什么事?”“今天在教室里的事”,小萱很难为情,“老师,我保证以后不会这样了”。“那你和小奇会分开吗?”小萱想了想,低着头,没有说话。我继续问:“你想和他在一起多久?”“没想过。”“你们有没有讨论过一起考哪所大学?”“没有。”“那要是以后没上一所大学,会继续在一起吗?”“不知道。”“你知道为什么高中时不要谈恋爱吗?”“知道,会影响学习。”“那为什么会影响学习呢?”小萱摇摇头。“你们都还小,谈恋爱只是图一时新鲜,不曾计划过未来,是没有责任心地谈恋爱,必然会牵涉你的时间精力,高中如此紧张,学习怎么会不受影响呢。”小萱低着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我继续说:“那这样吧,我不干涉你们。”听到这句话,小萱突然抬头,惊愕地看着我。我朝她点点头:“是的,我不干涉你和小奇,但是你们可以保证不在教室里、同学面前表现得这么明显吗?”小萱感激地点点头,如释重负地走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没有提起这件事,仍然用平常的态度对待小萱和小奇。小萱和小奇也很低调。
两个月后,我找小萱谈话,问她:“你和小奇现在怎么样了?”“分手了。”这次轮到我惊讶了,“什么时候的事啊?”“一个月之前。”“为什么分手呢?”小萱平和地和我说,“谈恋爱后,发现也就这么一回事,而且我还是喜欢学习的,小奇有点贪玩,有时希望两个人一起探讨问题时,他却总和其他同学讲闲话,觉得不太合适,所以就分手了。”“分手后,难过吗?”“恩,分手后一个星期,特别难过,然后自己逐渐调整心态,觉得每天专注学习也挺有意思的。”我追问:“当时我如果强制把你们拆开,你们会分开吗?”小萱缓缓地说:“不会,老师,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是当时我听不进去,我还挺感谢你当时的包容,只有自己亲身体验过了,才知道自己错了,然后突然觉得成长很多,现在就一门心思投入学习了。”我赞许地拍拍她的肩膀。
中学生谈恋爱像小萱和小奇这样的案例很多,一开始男女之间相互讨论问题,谈笑风生,嬉戏打闹,而后就暗生情愫开始谈恋爱,谈着谈着就会发现对方并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完美,于是吵架闹矛盾最后分手。其实这不是真正的爱情,只是青春期男女同学间的钦慕和好感,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若是强行制止,他们会愈发好奇,愈发冲动。相反,给学生一点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尝试下,尝试多了也就腻了,烦了,自然会不欢而散。
四、以人为本,寻找解决办法
(一)宜疏不堵,开设恋爱课堂
恋爱教育的空白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不利的。一味地逃避或者强行限制中学生触碰情感问题,只会增加他们身心受损的风险,与其让学生在错误与失败中摸索成长,不如由恋爱课堂先为他们打一剂强心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恋爱,如何调整心态正向面对感情。与其遮遮掩掩,不如正面引导,师生共同揭开爱情这层神秘的面纱能减少学生盲目、迷惘的恋爱。
爱情是炽热的感情,是内心真、善、美的体现,是个人心中圣洁的情愫。爱情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知识,也需要努力,需要怀着宽容的心态、谦卑的态度和奉献的精神,中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修炼和不懈练习才能获得的艺术。恋爱课堂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澄清他们的恋爱价值观,树立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教导学生形成成熟、正向、理性的感情观及态度。
(二)文学浸润,熏陶正确恋爱观
高中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与爱情有关的篇目,像《致橡树》《雨巷》《孔雀东南方》等。古今中外的爱情文学作品向我们展现了爱情的纯真、平等、忠诚和崇高,学生可以在阅读中体会到真正的爱情是精神和灵魂的契合。只有真挚的情感、高尚的道德,才能使爱情散发出持久的魅力。课本中的爱情文学为中学生谈论爱情创设了宽松的环境,为激发他们的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形成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阅读经典的爱情著作,可以让学生远离无病呻吟的电子小说,从虚无缥缈的浪漫爱情中惊醒,懂得爱情不仅有激情和亲密,还有承诺和责任。而要获得长相厮守的爱情除了男女之间相互理解、支持、包容外,还需要责任、奉献甚至牺牲。透过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思考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开始一段感情,是否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足以应对来自学校和家庭的阻力,是否有足够的精力处理学业和情感的矛盾,是否有足够的自制力克制性冲动,思考规划自己和伴侣的未来……
(三)关怀备至,呵护敏感心灵
其实,恋爱中的中学生既愉悦又烦恼,既幸福又惆怅,他们有快乐想分享,但又不敢声张,有委屈想倾诉,但不知道从何处寻求支援。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这种情感是纯真的、美好的,是正处于青春期中学生成长的正常需求,不能粗暴地干涉,教学生把握成长,才是良策。
当发现学生恋爱时,万不可围追堵截。青春期叛逆心理强,外部压力越大,恋爱双方抱得越紧,就像往水里压皮球,压得越深越重它弹力越大。老师、家长对恋爱的学生横加干涉,他们愈觉得爱情神圣不可侵犯,愈要维护属于他们的权利。同时也不要急于去处理,太早给学生的行为定性容易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感情,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考虑教育帮助的方案,尊重学生的隐私,个别施教,严守秘密。给学生定一个奋斗的目標,时刻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多鼓励少责骂,给他们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其去思考、去面对、去解决。
五、结语
青春是亮丽的,爱情是美好的,学校应该在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给予青春期中学生足够多的关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学校教育要以关注学生的终身幸福为目标,教育学生自尊、自爱,促进学生不断地成长、成熟,让他们懂得爱和责任,不要让“多情”的学生增加无谓的烦恼。以人为本的爱情教育不但可以引导学生自我完善,还能让学生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善待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世界,形成健康、理性的价值观。青春期朦胧的爱情虽然犹如青涩的苹果,但是若以理性浇灌,假以时日便会绽放鲜艳的花朵,在不久的将来,收获成熟的果实。
参考文献:
[1]马菁.藏在书包里的玫瑰[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2).
[2]刘国永,钟岚雨,曹晨,等.教育与青春同在[J].思想·理论·教育,2005(Z2):7-8.
[3]许三珍,李伟豪.顺其自然与中学生恋爱[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40).
[4]李艳月.中学生恋爱课堂之我见[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