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诗如品茶,妙“泡”识真味
2019-12-23张彩敏
张彩敏
摘 要:针对高中生阅读诗歌、解答诗歌鉴赏题目时存在的“读不懂诗”的问题,从诗歌本身入手,以晚唐诗人许浑的《汴河亭》为例,深入浅出,层层剥解,就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做了比较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诗歌鉴赏;要点;方略
调研(通过对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题诗歌鉴赏的试做及分
析)发现,我们在诗歌鉴赏的海洋里迷茫了很久,最大的困惑是“读不懂诗”。对此,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是“能读懂诗”。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得从“诗歌鉴赏”本身说起。
一、诗歌
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的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我们把这个句子压缩一下,提取主干,便是: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
分解枝叶可见,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它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的,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文字,即语言。它所承载的内容是情感、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由人、景、事、物组成,这就是诗人用以传情达意的物象,即意象。“诗传情”“诗达意”是诗歌创作要达到的目的,而这些意象显然是不能直接传情达意的,而是需要通过对意象的描述营造一种气氛,渲染一种氛围,给人一种审美体验,从而达到一种艺术的境界,这就是诗歌的意境。
李白来到蜀道,感慨“危乎高哉!”好高啊!山的高峻,给他以崇高的审美体验。某人走在大街上,车水马龙,那他是怎样的体验呢?热闹非凡!没错,但他必须是在心情好的时候;如果心情不好,他定会感觉嘈杂不堪,心烦意乱。同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就一定是喜庆吗?不见得!若是配上過大年的喜庆音乐,那就一定是了;如果加以悲戚伤感的哀乐,便成了悲伤的气氛,而且,音乐越响亮,效果越明显。可见,意境不只是有客观物象的堆砌就可以营造的,还需要特殊的办法来处理。意象是感性的客观物象,意境是理性的主观感受,二者之间如何连缀?这就需要用特定的手法。这样一来,诗歌创作表情达意的目的算是达到了,这所表之情、所达之意便是诗的主旨,也就是诗歌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情感态度。
二、鉴赏
鉴赏是对艺术作品、文物等的鉴别和赏析,是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
三、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即鉴赏诗歌,是我们对诗歌进行感知、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
完成诗歌鉴赏的第一要务是读懂诗意。如何读懂诗歌呢?紧扣注释,有什么就读什么!我们以《汴河亭》为例。
汴河亭①
许浑②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③。
【注】①隋炀帝为东游广陵(今扬州),不惜民力开凿一条运河。其东段叫汴河,汴河之滨筑有行宫,即“汴河亭”。②许浑,晚唐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③迷楼,隋炀帝所筑;景阳楼,南陈后主所筑。
(一)读作者
诗歌是诗人所作,所以读诗先读诗人。知人论世,作家的生活时代、生平事迹、人格品性、创作风格、创作背景等都左右着诗人的情怀,了解这些,有助于理解诗歌的主题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许浑,注释特别注明他是“晚唐诗人”,别有用意。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情怀。比如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除了诗人自身的性格使然外,也无不体现着时代的烙印。再比如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原大地千疮百孔,积贫积弱,备受列强欺凌,人们羞言自己是中国人;而今,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我们正以前所未有的豪迈姿态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一个中国人都以自己身为中国人而骄傲自豪。这就是时代赋予这一代人的情怀。许浑所在的晚唐呢?统治阶级奢靡腐朽、社会动荡不安、黎民百姓无以聊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时代赋予这一代人的主流情怀,必定充满了忧虑与烦闷。
(二)读诗题
题,额也,《说文》如是解说。标题是诗歌的眼睛,是诗歌的内容、形式等丰富内容的总领。大牌明星出场,墨镜必不可少;重要照片曝光,少不了马赛克遮眼睛,何也?眼睛是辨别一个人最重要的标志!如此,诗题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了。诗题所蕴含的信息,和一般文学类作品是相通的。比如概括作品的重要内容;点明作品主旨;提示作品的线索;奠定作品的情感基调;点明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等;交代诗歌的题材、体裁等。
《汴河亭》,汴河,又名汴渠。即通济渠,流经今河南、安徽境,在泗县入淮河,隋炀帝所开,西通河洛。南达江淮,炀帝幸江都(今江苏扬州),即由此道。汴河亭,在今开封市附近汴河之旁,传为炀帝行宫故址,是名胜古迹。诗人临古迹,少不了赋咏抒怀,可能有的情怀:景仰、赞美、慨叹古人的智慧;由古迹相关的人、事、物而联想到眼前的人、事、物,于是就有了对古今之事的评判,或感慨昔盛今衰、或借古讽今、或凭吊古人古事。那么这首《汴河亭》呢?往下看,有注释,交代了汴河亭的来历,不难看出,它是隋炀帝“为东游”“不惜民力”的见证。那么这首诗的主旨倾向可能是对隋炀帝的不满意了。毕竟,肯定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千古伟业对后世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是现代人从历史的长远的角度做出的客观评价,没唐人什么事儿。
(三)读正文
诗歌正文怎么读,北京大学教授谢冕用一“泡”字,我深受启发。诗歌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是浓缩的文字的精华。好比茶,是浓缩了天地之精华而成,要品茶,须得先泡茶。品诗亦然,须得先泡,慢慢地将它泡开,泡出诗味,然后才能品尝,欣赏,才能进入诗歌鉴赏评价的层面。
对诗歌内容进行梳理,将诗歌“泡”成自己熟悉的内容,再通过联想、想象,把诗歌连缀成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画面,这样,诗歌就会像泡好的茶一样,将色、香、味悉数展现在我们面前,静待我们尽情品尝。
1.“泡”开看得见的载体:文字、意象
茶蕴的载体是茶叶,诗蕴的载体是承载诗歌情感主旨的文字、意象。意象是诗歌用以传情达意的物象,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同时,意象的特征由诗句里其他文字来展现,所以,二者无须分开“泡”,因为关键意象离开了关键字的修饰限制就无法成为独特的意象了。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泡”开每一个词、每一句诗的基本意思。
把《汴河亭》的诗句意思理顺:
扬州百花盛开炀帝欲东游,先将发源昆仑的黄河凿渠分流。
二百禁卫军辞别宫殿,三千宫女登上龙舟。
鼓声震开浓云,星辰为之闪动,旌旗拂开河流,水中日月影漂浮。
天下起义队伍归附了有道之军,迷楼也像景阳楼。
2.“泡”出看不见的诗味:意境、情感、手法、主旨
初“泡”的诗,虽然诗句表面意思理顺,但它还是支离破碎、不成整体,还无法品鉴。我们需要通过联想、想象,进一步“泡”,把它连缀成我们熟悉的文学样式。
《汴河亭》可泡成:
揚州百花盛开,炀帝杨广为去扬州看繁花美景,不惜民力,大兴土木,先将发源昆仑山的黄河分流凿开了一条大运河(汴河);
那天,二百禁卫军离开宫殿(京城),三千宫女登上了龙舟,出发南下;
一路上,鼓声震天,凝固流云,惊动星辰,旌旗招展,覆盖着水面,仿佛波浪起伏,旗开之处,日月星辰在水底沉浮;
天下义军四起,起义队伍归顺有道之师(大唐),炀帝的行宫迷楼也和陈后主的景阳楼一样,成了王朝灭亡的见证。
3.品鉴诗歌真滋味
通过两轮的功夫冲泡,此时的诗,已经成了明白晓畅的故事了。但既然是品,当然得品其中的精妙之处。于诗歌而言,字的精妙在炼字,炼得准确、生动、传神;句的精妙在手法(抒情、描写、修辞等)巧妙运用以及意蕴的含蓄隽永;诗的精妙更在于结构章法以及主旨揭示。
现在,我们静下心来,悠然品鉴我们“泡”好的诗歌《汴河亭》。
“扬州百花盛开,炀帝杨广为去扬州看繁花美景,不惜民力,大兴土木,先将发源昆仑山的黄河分流凿开了一条大运河(汴河)。”此联之情境,作者并未亲见,是想象出来的,是虚写。
“那天,二百禁卫军离开宫殿(京城),三千宫女登上了龙舟,出发南下。”场面何其壮观,同样许浑不可能亲见,仍是虚写;炀帝出门旅游,却不见炀帝,只见禁军、宫女的赫赫气势,这是以禁军、宫女的气势衬托炀帝呢,用了衬托的手法;只有宫女上了龙舟吗?不,禁军也上了龙舟。“主人下马客在船”一样的理解,用的是互文的手法。
“一路上,鼓声震天,凝固流云,惊动星辰,旌旗招展,覆盖着水面,仿佛波浪起伏,旗开之处,日月星辰在水底沉浮。”声势之大,旌旗之盛,在“凝”“震”“拂”“浮”字上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来,是为炼字的精妙;震天的鼓声,是听到的,凝固的流云、招展的旌旗是看到的,是视听结合的手法;鼓声震动天,惊动星辰,旌旗盖住水,大胆的夸张;旌旗飘动仿佛波浪起伏,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天下义军四起,起义队伍归顺有道之师(大唐),炀帝的行宫迷楼也和陈后主的景阳楼一样,成了王朝灭亡的见证。”义军归道,隋失天下。诗歌前三联只写炀帝东游,场面盛大,是不着褒贬的客观描绘,到此点题,是为结构章法上的卒章显志;前三联写炀帝东游的情形“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尾联写义军四起,隋朝灭亡,“何其衰也!”一盛一衰,对比的手法运用何其精妙!
如果此诗只写隋灭亡,或为偶然。然而,陈灭在前,隋亡继之,都因为奢靡,则成为一种必然。那么,眼下的大唐呢?此时正奢靡成风,腐败已极呢!于是,诗歌的主旨,讽谏之意,不言而出。
这样,《汴河亭》应该是读懂了。我想,诗歌鉴赏时,按照这样的办法“泡”下去,一定会有所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