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边境经济合作区转型升级研究

2019-12-23马利

市场周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转型升级一带一路

摘 要:边境经济合作区作为广西乃至我国对外开放的门户,在过去的建设中对边境地区发展的促进效果显而易见,但自身存在管理模式、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等问题制约其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大背景下的进一步发展。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广西边境经济合作区应从管理模式、产业结构、营商环境、土地利用四个方面着手探索转型升级,从而适应现实发展需要。

关键词:边境经济合作区;“一带一路”;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125+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9)11-0061-02

一、 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沿边开放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工作的重点,广西作为我国沿边开放的“桥头堡”,其沿边开放进程一直受到各级层面的重视。从1992~2015年,为充分发挥广西沿边、沿江、沿海的区位优势,国务院先后在广西三个边境开放口岸设置边境经济合作区(见表1);自1992年我国沿边开放政策实行以来直至2018年底,配套政策措施边境经济合作区的设立对广西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带动作用(如图1所示),也对当地招商引资、出入境旅游、进出口贸易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然而,与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相比,广西的边境经济合作区尚未充分发挥其潜力,在管理体制、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等方面依然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2013年提出,广西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也将进入一个新阶段,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将成为边境经济合作区未来转型升级的方向与动力。当前,关于边境经济合作区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研究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功能和发展边境经济合作区的策略上(胡超,2019)。前者讨论了边境经济合作区的现实意义(陈斌进,1994)、功能迭代(田伟光,2004),以及根据单一地区情况分析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演进方式(李遐龄,2010);后者从边境贸易(李玉虹和马勇,2000)、区内产业链(战成秀和韩广富,2013)和多元化发展(李光辉,2017)等视角对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因此,广西坐拥重要区位优势,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挥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潜力并实现转型升级成为研究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 广西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模式未跟上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步伐

广西边境经济合作区主要采取的是垂直管理体系,即由国务院设立专门管理机构边境经济合作区管理委员会并提供业务指导,由上一级派出机关进行管理,边境经济合作区管理委员会与对应边境口岸市(县)属同一级别,皆为处级单位(管理框架如图2所示)。从管理效率来看,将边境经济合作区管理委员会设定为处级单位,可以通过较高行政级别调动资源促进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同时由同级边境口岸市(县)分管,有利于明确考核指标。

图2 广西边境经济合作区管理模式

尽管以上管理框架在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初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随着合作区规模不断扩大,最初的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反而会造成边境经济合作区运营上的低效率。例如园区达到一定规模后,其目标已经不再是最初的基础设施建设,转而应承担各种社会职能,包括园区的科教文卫工作。因此,目前广西边境经济合作区管理模式低效率與高成本问题较为突出。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可持续发展潜力

目前广西边境经济合作区主要依赖自身所独具的优势资源,然而此类多为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可持续发展潜力较弱,资源依赖型产业目前遇到以下三个发展瓶颈:

第一,物流技术发展迅猛,区位优势不再明显。过去,广西凭借毗邻东盟国家的区位优势使得其获得资源型市场的青睐,但随着物流配送技术不断发展,地理距离已不再是运输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他地区通过先进的物流配送技术同样可以抢占广西原有的市场,让广西失去长久以来的区位优势,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边境经济合作区建立的资源型产业集群逐渐被外部地区瓜分;第二,边境经济合作区内企业平均规模较小,难以应对外部冲击。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中美贸易战持续拉锯,经济形势出现下行压力,此期间区内产业集群的产业链和资金链较为脆弱,企业规模较小则很难生存,使得整个边境经济合作区运行状态较为低迷;第三,广西边境经济合作区商业服务能力较弱,难以吸引优质企业和生产要素。尽管广西边境经济合作区在基础建设上投入较大力度,但吸引能力依然有限,其原因在于商业服务能力较弱,园区内没有形成成熟的市场制度,难以给予优质企业前来投资的信心从而带动效应较弱。

(三)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盲目扩张问题较大

就全国范围来看,广西属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其内生增长动力不足,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主要依赖政策扶持。在政策“指挥棒”的调动下给予地方政府激励,在上级政府的激励之下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及同级政府部门有极大动力建设园区和招商引资。因此,目前三个广西边境经济合作区较初始面积均有较大幅度扩张,但园区土地面积扩张的背后并没有带来相应的产值增加,根据公开数据统计看出三个广西边境经济合作区每平方千米的工业产值仅为531.11万元/平方千米(数据来源:根据《广西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而得),从中可以看出,在地方晋升锦标赛模式驱动下,地方政府在投资园区建设过程中并没有进行合理规划、有效利用园区土地,反而是盲目扩张,造成园区土地浪费。

三、 广西边境经济合作区转型升级策略

虽然广西边境经济合作区自成立以来陆续取得了一些成效,对广西边境经济发展也起到一定带动作用,但总体发展并不如预期,管理模式、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等方面成为制约广西边境经济合作区进一步深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新形势下,广西边境口岸地方政府应充分把握机遇,淘汰落后机制,实现边境经济合作区转型升级。因此,广西边境经济合作区转型升级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制定策略:

(一)管理模式转型升级

随着广西边境经济合作区规模的持续扩大,传统的单一行政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园区需要,需进一步增加社会性的管理职能。对此,广西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下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的管理模式,广西可向其他边境省份边境经济合作区寻求经验指导。例如满洲里和二连浩特已经开始设立建制市,极大释放边境口岸市(县)的活力,广西亦可效仿。此外,广西边境经济合作区管理模式转型升级的方向应朝着增加治理自主性出发,减少各层级行政指令,加强行政活力,减少制度运行成本,从而有效带动边境经济带发展,有效融入“一带一路”的建设当中。

(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目前广西边境经济合作区内主要产业集群为资源型产业,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制约园区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对此,可从以下两方面出发,有效发展园区内产业集群。一方面,充分利用政策扶持优势,吸引区外优质企业带动区内小规模资源型企业发展。目前,广西边境经济合作区内企业均属于中小型企业,自身拥有生产要素较少,如先进生产技术、研发能力、高素质人才等,因此应对外部不利冲击能力较弱,这就需要引进区外优质企业入驻园区,带动区内资源型企业创新发展,升级产业集群技术;另一方面,区内应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资源型产业始终是不可逆的,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产品趋于同质化将进一步压缩资源型产业创造的利润。因此,广西边境经济合作区应借助“一带一路”与广西的区位优势,放眼全球,吸纳具有潜力的新兴产业进行培育,创造新的增长点。

(三)营商环境转型升级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五通”是建设的重要目标,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其中要做到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是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的必备要素。边境经济合作区随着建设的深入,城镇化是必然趋势,那么就不能将其简单的看成一个工业园区仅负责加工生产,更应该假设商业配套服务,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双边利益的边境贸易规则,重复调动边境企业与居民的积极性,参与经商活动从而打造繁荣的边境经济活动,为广西边境经济合作区软实力的增强增加砝码。

(四)土地利用转型升级

广西边境经济合作区由于在建设前期投入较多,实现土地较大规模的扩张,但是土地利用效率較低,并没有创造出较高产值,对此,未来发展中广西边境经济合作区应充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作为实现区内转型升级的手段之一。合理调配劳动力要素,使其提高流动效率,同时学习区外先进管理经验并引进先进技术,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对外沟通交流,引进更为专业的队伍参与边境经济合作区管理,实现跨区域优质资源的整合。

四、 结语

因此,广西边境经济合作区应从制约园区深化发展的瓶颈因素出发,因地制宜,为广西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提供转型升级的动力与契机。

参考文献:

[1]胡超.全面开放新格局下中国边境经济合作区转型升级研究[J].西部论坛,2019(5):1-11.

[2]陈斌进.适逢良机起宏图: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调查报告[J].国际政治研究,1994(1):94-96.

[3]田光伟.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功能定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6):23-25.

[4]李遐龄.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开放20周年成就和展望[J].实事求是,2010(6):72-76.

[5]李玉虹,马勇.推动沿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契机:边境跨国经济合作区[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3):43-47.

[6]战成秀,韩广富.边境经济合作区的生态化经济模式构建[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6(5):112-117.

[7]李光辉.新形势下对我国沿边开发开放的新思考[J].国际贸易,2017(8):4-7.

作者简介:

马利,女,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东盟自贸区经贸合作。

猜你喜欢

转型升级一带一路
乡村传统财会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