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企业信用管理中存在的不平衡问题及对策
2019-12-23李菊英叶剑谷
李菊英 叶剑谷
摘 要:企业信用管理是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企业信用管理既是海关创新监管机制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良性发展的需要。然而,由于企业思想认识和整体素质的不平衡以及海关在企业信用管理制度与执行环节出现的不平衡,影响了企业信用管理的推进,制约了海关对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的落实。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开展对企业的守法诚信教育、加大对企业的信用培育力度、深入开展失信联合惩戒、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系统、强化对不同信用类别企业的差异化监管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信用管理;不平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9)11-0008-02
企业信用管理是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重要保障之一。
一、 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企业信用管理是海关创新监管机制的需要
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持续快速增长,作为国家进出境的监督管理机关,海关既要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和国际贸易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发挥积极、高效的促进作用,又要履行好严守国门安全的职能。为了破解监管资源不足带来的矛盾,使海关有限的人力、物力投入到需要强化监管的对象上,海关构建以企业信用管理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这不仅是出于海关对进出口活动实施高效精准管理与服务的需要,同时也是海关贯彻落实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求、促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推动AEO国际互认合作的需要。
(二)加强企业信用管理是企业自身良性发展的需要
信用是现代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信用交易已成为企业获取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和主要交易方式。首先,企业以市场认可的实力和良好的信用记录为基础,可以获得高等级信用评级,可直接发行债券获得低成本资金,可获得银行优惠的授信,灵活调剂企业各种资源,实现延期现金支付、节省资金成本;其次,企业以自身良好的商业信誉,建立并发展优质稳定的商业合作伙伴,获取更好的支付条件和更优质的产品及服务,从而取得比其他企业更多的信用资源,可以直接为企业创造效益或节约成本;最后,信用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风险管控的重要内容,强化信用管理可以避免信用滥用给企业带来直接风险。
二、 企业信用管理中存在的不平衡问题
海关在推进企业信用管理的实践中,时常碰到种种不平衡问题,既有企业思想认识和整体素质的不平衡,也有企业信用管理制度与执行环节间出现的不平衡。
(一)企业思想认识和整体素质的不平衡
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企业,由于对外开放的程度、转型升级的进度、国际贸易的规模不同,导致企业对信用管理认识上的不平衡和整体素质上不平衡。
1. 企业对信用管理认识上的不平衡
由于企业的规模和进出口业务量的不同,一些进出口业务量大的规模企业往往对信用管理和海关AEO认证工作高度重视,法人亲自推动,团队共同努力,通过认证不仅分享到认证企业带来的便利化措施,企业还把AEO认证看作是企业的金字招牌,向社会公众和商业伙伴展示的名片。而大部分企业的领导对信用管理工作不重视,对海关AEO认证工作不了解,没有付诸实施的具体行动。
2. 企业整体素质上的不平衡
在经济发达地区,规模大的企业多,进出口业务量大的企业多,具有外资背景的企业多,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企业多,这些企业大多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和优秀的管理团队,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都比较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相对来说,规模较小,优秀人才少,企业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较低。由于这些主观和客观的因素,给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企业信用管理和海关AEO认证工作带来困难和挑战。
(二)企业信用管理制度与执行环节间的不平衡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其中明确“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检验检疫管理职责和队伍划入海关总署”,为了实现《全国通关一体化关检业务全面融合框架方案》提出的“整合优化海关企业管理制度”的工作任务,海关总署在现行的《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以2018第178号公告的形式,将出入境检验检疫企业信用管理的具体要求补充到《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办法》和《海关认证企业标准》中,完善了新海关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但在企业信用管理实践中,存在管理措施跟不上、制度落实不到位的失衡现象:一是现在运行的企业信用管理系统对企业的信用评价仍然沿用原海关的评价指标,未把检验检疫企业信用管理的指标要求嵌入到系统中,无法实现对新海关企业信用管理要求的全覆盖;二是“对不同类别的企业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的要求落实不到位,以查验率指标为例,根据《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办法》,高级认证企业进出口货物平均查验率在一般信用企业平均查验率的20%以下,据调查:2019年上半年,全国进出口货物的平均查验率为2.34%,而有些高级认证企业普通进出口货物的查验率为2.5%左右,查获率为却为0,反映出对高级认证企业的布控查验率不合理,高级认证企业未能充分享受激励性和便利性的管理措施。
三、 解决海关企业信用管理不平衡问题的对策
海关在企业信用管理实践中碰到的种种不平衡问题,制约了海关监管的全面性和精准性,影响了企业投入信用管理的积极性,必须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
(一)广泛开展对企业的守法诚信教育
以机构改革、关检融合为契机,向广大进出口企业宣传新的海关法律法规,宣讲《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办法》《海关认证企业标准》,提高企业的守法誠信意识,推动更多进出口企业向认证企业迈进。
(二)加大对企业的信用培育力度
一是要加大对综合保税区内企业信用培育力度,助推区内企业获得AEO认证,努力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二是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用培育力度,对信用较好、风险较低的企业,通过信用培育和认证,可以享受到认证企业的便利化措施,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这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尤为重要。
(三)深入开展失信联合惩戒
海关要与其他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共同落实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失信行为反复出现、易地出现的问题。重点实施惩戒力度大、监管效果好的失信惩戒措施,包括依法依规限制失信联合惩戒对象股票发行、招标投标、申请财政性资金项目、享受税收优惠等行政性惩戒措施,限制获得授信、乘坐飞机、乘坐高等级列车和席次等市场性惩戒措施,以及通报批评、公开谴责等行业性惩戒措施。
(四)完善企業信用管理系统
在现有海关企业信用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嵌入检验检疫企业信用管理模块,补充检验检疫信用评价指标,完善企业信用评价模型,与检验检疫监管系统对接和融合,使系统可以及时、准确、全面记录企业在进出口活动中信用行为,特别是将违法违规的记录建档留痕,做到可查可核可溯。
(五)强化对不同信用类别企业的差异化监管
根据《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办法》的要求,在充分掌握企业信用信息、综合研判企业信用状况的基础上,以企业信用管理系统的评价结果等为依据,对企业信用进行分类,根据信用等级高低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对认证企业实施具有一定激励性和便利性的管理措施,对失信企业实施具有一定约束性和惩戒性的管理措施,对于一般信用企业,适用常规性的管理措施,将这些管理措施真正落实到位,让高级认证企业有更多的获得感,让失信企业寸步难行。
参考文献:
[1]海关总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办法[A].海关总署令第237号.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A].国办发[2019]35号.
[3]何雨格.新兴的现代管理:信用管理[J].现代管理科学,2019(3):39-41.
[4]尹龙芳.构建工商企业管理及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研究[J].商情,2019(23):119.
作者简介:
李菊英,女,经济学硕士,中共盐城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企业管理、收入分配;
叶剑谷,男,工学硕士,盐城海关企业管理科科长,研究方向: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