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曲艺评论应打造一支怎样的话筒?

2019-12-23石羚

曲艺 2019年11期
关键词:曲艺

石羚

在曲艺的生态链条中,评论是最后一环,用以讲明创作、表演、传播的内涵与品质,可以指导行业调整价值取向、提升作品的艺术品质。曲艺评论针对行业现象、具体作品等及时分析与评价,讲究实效,着眼现实,以其独特的价值,为理论骨架增添血肉,成为曲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从发生学角度看,在勾栏瓦舍、明地书场等曲艺演出场所中,观众的鼓掌、喝彩与议论或许可以视为曲艺评论的最初形态。从历史的脉络看,曲艺评论形态的变化与技术进步、媒介发展相伴随。在笔和纸的年代,曲艺评论是文人墨客笔下的零星记录,例如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点评熊保保说唱诸宫调的只言片语;在铅与火的时代,曲艺评论呈现为报刊杂志中的点评,如民国时期天津《游艺画刊》等刊物对艺人及曲目事无巨细的评价;在光与电的时代,登上广播、电视的曲艺,通过声音、影像的传播走进千家万户,播放作品时的简短评论、曲艺介绍、人物访谈等形式成为曲艺评论的新亮点;来到数与网的时代,从论坛、贴吧到博客、微博、微信朋友圈,再到短视频、Vlog,无处不是曲艺评论的舞台。

时下,传统媒体与新兴渠道一道,打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空间与言论平台。以报刊、书籍、广播、电视为载体的曲艺评论形式日趋成熟,而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网文、微评、跟帖拓展着评论的疆域。在融媒体时代,曲艺评论在形态、论域、作者等方面展现出全新的特点,值得研讨。

一、融媒体时代曲艺评论的特点:“多”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时下的曲艺评论,那就是:多。多,体现于发声渠道、参与主体,更体现于信息容量、表达形态。具体来说就是多渠道分发。正如前文所述,从纸媒到“指媒”,评论借助文字、声音、图像在多种渠道传播,起到了“臂加长,见者远”“声加疾,闻者彰”的传播效果。无论是书报杂志上的文字在网、端、微进行二次传播,还是在新媒体平台衍生出的新评论文体,在曲艺作品通过多种渠道赢得更多受众的同时,曲艺评论也随之获得了更大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读者不再局限于曲艺的从业者和爱好者,每一个相声观众、评弹听客都会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对作品、演员、曲种、行业的各种信息;甚至每一个网络用户,都会在海量的信息池中,通过刷手机、扫网页浏览热搜榜单、热门资讯,或多或少地接触到关于网红演员、流量作品的讨论。姑且不讨论报纸、广播的用户,据统计,我国网民规模目前已达8.29亿人,电视收视用户达4.47亿户,可以说,他们都是曲艺的潜在观众,也是曲艺评论的潜在受众。

多主体参与。曲艺是大众的艺术,曲艺评论借助多元渠道“飞入寻常百姓家”也是水到渠成之事。更重要的是,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都有表达个人感受与见解的权利。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曲艺评论的成本和门槛,人人都可随时随地就曲艺现象进行点评、分享。正如尼葛洛庞帝说:在广大浩瀚的宇宙中,数字化生存能使每个人变得更容易接近,让弱小孤寂者也能发出他们的心声。曲艺评论的作者,除了业内人士、研究人员、媒体记者外,很多曲迷、观众自发参与其中,在论坛、贴吧等“茶话会”上各抒己见,在公众号、微博等“自留地”里直抒胸臆,呈现出打破媒介保护、“去中心化”的传播倾向。在此过程中,欣赏者与评论者、发言者与发布者、评论对象与评论主体的界限逐渐模糊,越来越多的人从“给什么看什么”的曲艺信息接受者成为“想说啥就说啥”的曲艺评论参与者。

多样化产出。渠道多元、作者广泛,必然会产生形态各异的曲艺评论作品。从表现来看,融媒体时代丰富了人们的发声方式。曲艺评论有原创的作品,也有转发、改编的观点;有单向传播的评论,也有不断跟帖的互动式评论;有纯文字的论述,也有图文齐备、声情并茂的表达;有逻辑周密的长篇大论,也有言简意赅的微评简评,甚至是一句话、一串表情的碎片化表达。從内容来看,各类媒体平台发布的曲艺评论不再是文人赏玩之作,它从各种角度反映着不同知识背景的人的独特感受:演员评析、审美旨趣、观众互动、市场运营……曲艺批评不单是纯粹的作品鉴赏,它愈发关注着曲艺生产、传播的全流程、全链条。

2019年初,由曲艺爱好者自费创建、义务维护的中华相声网正式关停,令不少网友唏嘘不已。在中国互联网兴起的时代,以中华相声网为代表的曲艺网站、论坛、群组在共享资料的同时,催生了最早的网络曲艺评论,为天南地北的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切磋的平台,也从中涌现出不少具有真知灼见的评论作者,形成了影响巨大的曲艺评论新媒体聚落。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长江后浪推前浪”“各领风骚三五年”的迭代已是常事。可喜的是,更多平台随之而生,为曲艺评论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更灵活的身段。尽管热闹一时的平台风光不再,但关于曲艺的讨论不时在媒体上掀起讨论热潮,人们对曲艺的关注从未消弭且愈发炽热。

二、融媒体时代曲艺评论的挑战:“乏”

新媒体的发展深刻改变着曲艺评论的生产方式和传播途径。曲艺评论与新媒体的融合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但目前的融合是否达到较高水准、是否产出了大量曲艺评论的精品力作,恐怕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当曲艺评论的疆域不断扩大,“多而不精”成为行业长远发展需要克服的主要问题。

渠道宽广,精粹的平台较少。尽管关于曲艺的讨论在各种平台上都不鲜见,但是曲艺专有的发声渠道却非常稀少。除了可刊发曲艺理论评论文章的《曲艺》杂志月刊外,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平台,尤其是新媒体平台。尽管我们承认“内容为王”,精品评论自然会吸引各种平台、一道释放传播效能,但就曲艺这一理论建设尚不完善、研究力量尚显单薄的艺术门类而言,拥有一批集中展示相关评论成果、供人学习讨论的媒体平台,有助于发挥规模效应,在保证曲艺从业者和爱好者发表观点、充分交流的前提下,吸引更多人全方位、立体化地了解曲艺艺术。

发表意见者众多,精干的评论人才较少。曲艺艺术雅俗共赏、老少咸宜,但积淀深厚、种类丰富,看热闹易,看门道难;拾人牙慧、粗略点评易,切中肯綮、引人深思难。从春晚语言类节目到综艺节目《相声有新人》,很多曲艺话题成为全民热议的焦点。但网络上的曲艺评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专业人士写作的文章、微评与普通网友的一般性意见、跟风式表达存在较大差距,真正内行的评论仍然是少数,难以在众声喧哗中一锤定音。在平台影响力有限的情况下,自带流量的明星、大V本应成为引领公众认知曲艺的重要力量,但从现实中看,不少影响巨大的“圈内人”,其观点具有较强倾向性,兼通曲艺业务和传播规律的评论家成为稀缺资源。

评论数量庞大,精彩的评论较少。在融媒体时代,精彩的评论既要有业务导向,也要有用户思维。问题在于,不少专业的曲艺评论文章严肃有余、生动不足,难以进入大众视野,在碎片化阅读的潮流中不断丧失自身优势,甚至被边缘化;一些自媒体文章盲目追求流量为王、利益至上,东拼西凑抓眼球、按需定制丧操守,陷入低俗、庸俗、媚俗的泥潭,粗看饶有兴味,实则漏洞百出;很多个人观点流于情绪化表达、绝对化结论以及非理性的道德批判,本应“人使用话筒说话”,却变成“话筒引导人说话”,在网络潮流的裹挟中迷失自我……归根结底,曲艺评论要靠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力作立身,表面的喧嚣无法改变曲艺评论的发展航向。

归根结底,融媒体为曲艺评论提供了转型发展的良好契机,但就目前而言,曲艺评论的质量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不缺渠道缺平台、不缺观点缺洞见、不缺评论者缺评论家的现象,值得我们警惕。

所谓“诗文合为时而著”,说明文艺作品应该把握时代的脉搏、彰显时代的审美。从另一个角度看,文艺作品本身也是一个时代生产生活的现实反映。上述曲艺评论所面临的挑战,不少与新兴媒体发展所带来的冲击关系密切,但新媒体的出现并不应为所有的困境“买单”,有些困难由来已久,只不过是在融媒体格局之中愈发凸显。例如,小剧场经济、粉丝经济、偶像练习生等新现象为评论打开了更多可能,单凭简单的价值判断和业务点评难以形成具有说服力的解释,这就需要点评者掌握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素养;又如,曲艺是一门表演艺术,但不少评论仍然难以走出自说自话、孤芳自赏的窠臼,无法真正融入曲艺创作表演的环节,如何在学术研讨和实践功能间寻求平衡,把封闭的知识生产转变成可操作的流程,仍需进一步探索……事实上,提升曲艺评论品质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从曲艺理论建设、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多管齐下,才能找到破解问题的可用之方。

三、融媒体时代曲艺评论的方向:“准”

事实上,融媒体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你死我亡的火并,而是二者分工合作、形成合力的尝试。时下的曲艺评论也并不存在一种固定的“最佳范本”。为吸引眼球而放弃评论文章的严谨性,为增强思想厚度照搬其他艺术的理论框架,都不值得借鉴。在曲艺界曾有“打内”(打相)“打外”(打空)的说法,用以形容演员的艺术在业内或在外界备受推崇。“打相又打空”固然完美,要想达到却颇有难度。同理,深入浅出、既专业又有趣的曲艺评论理应成为作者的努力方向,但向不同群体提供不同类型的评论产品,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受众需求,才是值得推广的融媒体发展之路。

做好内容,是提升曲艺评论品质的不二选择。而精品的产生,主要还得依靠懂业务、善创作的专业评论者。他们熟悉理论与实践,了解全局与细节,既懂业务也讲政治。对主流平台和业内人士而言,巩固传统阵地、留住原有受众是他们的首要任务。毕竟,曲艺评论首先必须作用于曲艺活动本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在贴近曲艺实践的前提下,保证学术性、权威性,才能起到价值引导、业务指导的重要作用,而不是价值匹配、被动解释。

以此为基础,才能探讨曲艺评论的大众化。从大方向上说,要明确评论不是宣传品、不是商品,而要见事见理;要避免颐指气使、高高在上,树立促膝长谈、以诚相待的姿态;要有热点意识、问题意识;不妨汲取新鲜活泼的语言和陌生化表达;允许尝试长短不一、写法各异的形式;打造具有典型风格、甚至可以探索具有人格化形象的品牌化平台。从具体操作上说,评论者需要掌握全媒体素养,多种创作风格和创作手法都应信手拈来。例如,微博突出互动性,短视频注重生动性,H5强调体验感,各类体裁适用于表达不同的话题。利用技术手段,让好内容匹配好形式,曲艺评论才能借助融媒体的话筒获得跨媒体受众的认可。

主动参与曲艺评论的群众,能更好地担当起监督者、把关人的角色。艺术源于生活,艺术评论也应贴近生活。群眾对于曲艺作品的评价中包含不少思想的火花。媒体平台、有关部门应当集纳、拣选民间声音中的亮点,将之反馈于创作者、表演者、研究者,在曲艺观众和曲艺人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当然,自媒体发布的曲艺评论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失之偏激,有的缺乏常识,对专业评论者而言,有必要用高质量的内容去除无序讨论的杂音,并对“尝鲜者”“初学者”进行知识普及和观点传播。大众对曲艺的认识更加深入,曲艺评论的活力才能充分涌流,曲艺行业的生态才能更加健康,曲艺艺术的发展才会获得不竭动力。

所以,用好曲艺评论的话筒,关键要形成独具特色的话语模式。这套话语一方面力求“准确”,用真人真事真情实感令人信服;更重要的是,包含多种评论形式的评论话语可以向不同受众精准投放、分发,从而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当曲艺评论的影响力版图越来越大,曲艺评论作用于引领力作、立德正风上的力度就会越来越强,“创作表演—优质评论—曲艺的精品力作”的良性循环将不再遥远。

(作者:《人民日报》评论部评论员)(责任编辑/马瑜)

猜你喜欢

曲艺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曲艺泉城》
曲艺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对策
齐心聚力 共同推进建设中国特色曲艺学科发展
第九届海峡两岸曲艺欢乐汇新闻发布会在福建南安召开
“互联网+”和高校曲艺专业教育对曲艺传承的影响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不同传播方式对于曲艺发展的重要性
高等院校曲艺教学实践分析
从健康曲艺生态看曲艺学科建设的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