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体化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负面情绪及角色转换的影响

2019-12-23曲茂源毕晓媛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1期
关键词:负面情绪应用价值

曲茂源 毕晓媛

【摘 要】目的:探讨一体化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负面情绪及角色转换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82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均为41例,对照组及研究组产妇分别给予传统的产后护理及一体化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产妇的情绪变化及角色转换能力。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干预第3天、第7天产妇角色转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体化护理可有效改善产妇的负面情绪,帮助其转换角色,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一体化护理;负面情绪;角色转换能力;应用价值

文章编号:WHR2019031090

尽管剖宫产可有效解决产科难题,但产妇常因未经历过阴道的分娩痛,使得产后心理及生理都会发生极大的变化而影响产后康复,还可能因各种负面情绪无法适应母亲的角色而影响新生儿的健康发育[1]。传统的产后护理常只关注产妇产后的并发症及恢复情况,而往往忽视产妇的精神心理需求及是否可接受母亲的角色,不利于母婴健康。一体化护理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改善产妇心理状态、促进产妇尽快接受母亲的角色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本研究以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82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探讨一体化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负面情绪及角色转换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82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单胎妊娠、首次分娩,符合剖宫产手术指征,患者及家属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排除妊娠期并发症、剖宫产禁忌证、认知障碍、精神病史及临床资料不全者。年龄21~37岁,平均(29.55±3.37)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21±1.08)周,体质量55~76kg,平均(65.31±2.47)kg。根据入院单双号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均为41例,两组产妇的基本资料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接受传统的产后护理,研究组产妇给予一体化护理,具体为,1)心理护理:产妇初次分娩后,常因切口疼痛、担心新生儿哺育不好及当时无法适应母亲的角色而伴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因此术后护理人员应及时与产妇沟通,监测其心理情绪变化,根据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其诱因,并给予产妇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采用鼓励、安慰的语言帮助产妇缓解心理压力,同时嘱家属也参与其中,多陪伴产妇,充分体会产妇的不适及困境,给予产妇心理及精神上的支持,帮助产妇缓解负面情绪,同时夫妻共同抚育新生儿,感受新生命带给家庭的喜悦,帮助产妇适应母亲的角色,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正确看待家庭关系。2)健康教育:术后向产妇讲解切口疼痛、腹部不适、乳房变化等属于正常现象,使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并向患者讲解缓解疼痛的方法,乳房护理及促进乳汁分泌的方法,指导产妇多食用蛋白质、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以加强营养,保持良好体位,同时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抱婴姿势及正确的哺乳方法等,提高产妇的知识水平,促进其尽快进入母亲角色。3)护理交接:护理交接班时应详细地讲述并记录产妇恢复情况、心理状态、新生儿喂养情况等,保持良好的衔接性,避免护理缺陷,保证产妇的护理连续性。

1.3 观察指标

孕产妇焦虑及抑郁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两个量表得分范围均为0~100,得分与疾病严重程度成正比,其中以50分为界,得分高于50分判定为有焦虑或者抑郁[2]。产妇角色转换能力采用本院自拟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主要包括角色认知、新生儿照顾及家庭关系3个方面,满分100分,得分与角色转换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产妇情绪评分变化

较干预前干预后两组SAS与SDS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产妇角色转换评分

研究组产妇干预第3天、第7天产妇角色转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剖宮产产妇产后常需面临心理调适与角色转换两个方面的问题,若未进行及时干预,产妇可能因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而丧失掉新生儿哺育的信心,无法适应母亲的角色,甚至引发产后抑郁症,不利于母婴健康[3-4]。因此在剖宫产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改善负面情绪、尽快适应母亲的角色具有积极意义。一体化护理将产妇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将产妇与家属、新生儿、生理与心理均作为关联的整体进行干预,通过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护理交接等干预措施使产妇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爱及温暖,帮助产妇改善负面情绪,掌握剖宫产及新生儿抚养的相关知识,以良好的心态尽快进入母亲的角色。

本研究结果表明,较干预前干预后两组SAS与SDS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干预第3d、第7d产妇角色转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一体化护理可有效改善产妇的负面情绪,帮助其转换角色,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黎.一体化护理在改善剖宫产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及角色转换中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2):181-182.

[2] 胡会云.一体化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和角色转换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03):26-27.

[3] 汪琳.一体化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及角色转换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6):245-246.

[4] 黄东英,黄菊兰.一体化护理在改善剖宫产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及角色转换中的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08):181-182.

猜你喜欢

负面情绪应用价值
细节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及负面情绪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对改善惠州市精神病患者家属负面情绪的效果观察
网络谣言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负面情绪”并非一无是处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法律案件中的法理和情理分析
浅谈煤矿协安工作与心理疏导相结合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