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产房助产士的护理风险因素与防护

2019-12-23黄少华梁珊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1期
关键词:体液助产士产房

黄少华 梁珊

【摘 要】目的:为了解助产士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并制定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的危险。方法:本研究通过分析产房助产士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防护意识。结果:加强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学习,严格操作规程,采用适当防护措施,是预防助产士护理风险的关键。结论:助产士的护理风险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本研究对产房助产士护理风险的类型及防护措施进行总结。

【关键词】助产士;护理风险因素;职业防护 随着国内传染病及血源传播性疾病的增加,医护人员感染风险也增加,助产士已成为高危人群,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急诊也比较多;在进行内诊、备皮、人工破膜、会阴侧切口缝合、新生儿窒息抢救等过程中均有被感染风险,正面临着严峻的人身损害问题。因此助产士掌握职业风险的危害因素并加强防护非常重要。本研究对产房助产士护理风险的类型及防护措施进行总结,详见下文。

文章编号:WHR2019031093

1 产房助产士护理风险因素及原因

1.1 锐器损伤

助产士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刀、剪、针等锐器较频繁。有调查显示,针刺伤是最常见的职业伤害,占锐器损伤的80%[1]。调查显示,超过20种病原体可通过针刺伤传播[2],而血液性针刺伤也成为胁助产士健康的严重威胁[3]。

1.2 血液、体液接触

助产士在进行内检、陪产、接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产妇的羊水、体液、血液及排泄物等,由于接产是近距离直视操作,若防范不到位或皮肤黏膜受损,则很容易造成感染。有资料表明,由于眼、口、鼻暴露于污染的血液和体液中而感染HIV概率为0.1%,而由于皮肤暴露于污染的血液和体液中而感染HIV概率为6%~30%,由此可见,助产士需提升自身护理风险意识及防范意识。

1.3 化学消毒剂

助产士在每天的日常工作中都不可避免的接触到各种化学消毒剂,其均存在较大的刺激性腐蚀性,在配制和使用过程中会对环境、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轻者刺激皮肤黏膜引起接触性皮炎、鼻炎、哮喘,重者引起中毒或致癌,更有甚者可能导致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甚至导致妊娠期助产士胎儿畸形及流产等严重后果。

1.4 精神心理压力

助产士工作中承担着母婴两条生命的重要责任,精神上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工作环境封闭性较高,加之病人的期望值,容易面临各种医患纠纷,尤其遇到接产过程中产妇的不配合、急产、产后大出血、胎儿窘迫、肩难产、新生儿窒息、羊水栓塞、子痫、心力衰竭等紧急情况下,助产士需要集中精力,精神高度集中,不可避免的造成一定的精神壓力,心理健康水平远低于一般人群[4]。

1.5 呼吸道传播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会对人类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产房助产士在陪产、接产的整个过程中,常常要跟产妇进行互动,教她怎么去深呼吸,调整好呼吸以减轻疼痛,言语上给予帮助和支持。长时间近距离接触,其工作时间的延长,常常会因疲乏而忽视自我防护意识。

1.6 噪声干扰

在产房中有很多监护仪器在工作时会发出各种声音,以及产妇宫缩时强烈的阵痛,使产妇发出撕心裂肺的痛喊声,对助产士而言,这些噪声均会产生生理及心理上的影响,甚至会导致情绪上的烦躁、疲劳、头痛等症状。

2 产房助产士护理风险的防护措施

2.1 加强职业安全培训

树立<标准预防>的观念。加强培训,提高防护知识,尤其是低年资助产士更应做好岗前培训等工作,同时加强医疗锐器规范操作及发生暴露后处理流程的培训考核,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从而实现将职业防护自觉纳入到护理造作规程。

2.2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每年组织职工进行身体健康体检,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主管领导经常下病房督导工作,及时对相关人员接种乙肝疫苗,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医护人员不能从事产房工作。

2.3 锐器伤的防护

加强助产士各项操作技术的规范化培训,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杜绝回套针帽、乱扔锐器、避免扎伤手指、锐器物必须及时放入专用废弃盒内。

2.4 血液、体液接触的防护

助产士在工作中经常会接触产妇的羊水、体液、血液、排泄物等,必须进行隔离,无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或粘膜,助产士均应该提高职业防护意识。避免徒手接触产妇的羊水、体液、血液、排泄物等,操作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结束后及时洗手,消手,杜绝戴手套就不用洗手的坏习惯,重视洗手,消手和戴手套的重要性,加强自我防护意识。缝合期间,身体离台面要有一定的距离,结束后必须戴手套清理血液污染器械。必要时戴护目镜,隔离衣,高筒鞋及双层手套,操作完毕后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

2.5 化学消毒剂的防护

由于产房特殊的环境,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做好产房的通风及消毒工作,在接触化学消毒剂以及刺激性较强的含氯消毒剂时,需要佩戴好口罩与手套,护目镜,切忌用手直接取放,尽量减少与化学消毒剂的直接接触和长时间接触,从而使消毒剂对环境以及人类的影响降到最低。

2.6 精神压力的防护

精神压力是一种无形损害,管理者应加强专业训练,提升助产士抗压能力及应急处理能力,减少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注重对助产士人文、心理知识的学习和培养。提高应对危机冲突问题的能力。

2.7 呼吸道疾病的防护

涉及到呼吸道疾病传播的预防,助产士在接触普通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需佩戴12层或者是以上的纱布口罩,在接触烈性呼吸道传播疾病患者时则应该佩戴N99防护口罩,从而使呼吸道疾病传播的危险得到降低。

2.8 噪声的防护

针对噪声的防护而言,仪器保养及管理者应该做好各类仪器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工作,降低由于保养不善及故障造成的噪音;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使用相应的消音设施,保持一定程度的安静,就产妇疼痛发出的呻吟声,可通过聆听音乐来减轻阵痛,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平静心情,减轻疼痛,减低血压的作用。

2.9 发生护理风险的处理

如发生针刺伤应立即脱去手套,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血液,同时采用流动水冲洗伤口并进行消毒、包扎伤口。立即上报感染管理科,做好登记,抽血进行相关的血清学检查及随访,监控。根据检测结果,实行预防用药干预,以减少感染率。

综上所述,产房助产士护理风险的发生有多种因素,我们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严格操作规程,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减少或减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徐晓兵.助产人员职业风险与防护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3):112-113.

[2] 丰有吉.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

[3] 懂秀英,朴桂顺,王云玲,等.助产士经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防范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4):121.

[4] 胡娟.产房助产士的心理压力分析和方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03(02):297,300.

猜你喜欢

体液助产士产房
研究分娩室助产士职业暴露的易感染因素及护理措施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产妇助产士护理预防产后出血的干预效果分析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应用的疗效分析
助产士有什么用?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体液白细胞检测中的应用体会
“探究体液的缓冲作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体液白细胞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产房外的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