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生菌+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2019-12-23姜芳丽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1期
关键词:美沙拉嗪反应蛋白溃疡性结肠炎

姜芳丽

【摘 要】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3年8月至2018年6月诊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选取50例作研究对象,均实行药物治疗:将单纯采取美沙拉嗪治疗者设为对照组(n=25),将采取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者设为研究组(n=25),就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复发率以及炎症因子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治疗后,研究组CRP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t=21.200,P=0.000);②研究组有效率是96.00%高于对照组的68.00%(χ2=4.878,P=0.027);③研究组复发率0.00%低于对照组的24.00%(χ2=4.735,P=0.030)。结论: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有效性、根治性效果突出,并有抗炎功效,可借鉴。

【关键词】益生菌;美沙拉嗪;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率;C-反应蛋白

文章编号:WHR2019094003

据报道[1],溃疡性结肠炎发作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使用益生菌治疗可缓解病情。笔者拟采取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以解决单独采取常规药物——水杨酸制剂治疗效果有限的问题,但该思路是否正确,有待验证。为此,笔者特开展本次分组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在医院伦理学委员会监督下进行:纳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0例,纳入时间:2013年8月至2018年6月。1)纳入标准:①经肠镜检查和临床症状分析等综合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②临床数据完整;③治疗行为良好;2)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用药过敏;②合并感染性肠炎、结肠癌、对水杨酸制剂过敏者。

将上述病例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均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采取美沙拉嗪治疗:男13例,女12例;年龄为35~67岁,平均年龄为(50.67±6.34)岁;病程是1个月~9年,平均病程是(3.97±0.12)年;研究组患者采取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男12例,女13例;年龄为34~67岁,平均年龄为(50.97±6.28)岁;病程是2个月~9年,平均病程是(4.02±0.17)年;两组病程、年龄、性别分布等均保护了同质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服用美沙拉嗪肠溶片(生产厂家: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25g×24s;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500148),每次1g,每日4次;

研究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按三餐服用双歧三联活菌(厂家:Toa Pharmaceutical Co;规格:200mg×12s;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60053)治疗,每次400mg,每日3次;

两组患者均坚持治疗8周,随意删减用药剂量、疗程者,按出组处理。

1.3 观察指标

1)参考《溃疡性结肠炎的診断及疗效标准》[2],观察患者体征、临床症状变化,评估其治疗有效率:①相关体征与症状消失,大便常规检测为阴性,结肠镜检提示溃疡愈合,视为显效;②相关体征与症状好转,大便常规检测为乙型,结肠镜检显示轻度炎症,或者形成假息肉,视为有效;③体征、症状等均无变化,大便常规检测为阳性,结肠镜检显示有中重度炎症。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人数×100%。

2)采取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

3)统计各组患者复发率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0.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数据,统计学差异表示为P<0.05,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CRP改善情况

治疗前,两组CRP指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CRP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有效率对比情况

两组患者均25例:研究组(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有效率是96.00%(24/25),高于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8例)的68.00%(17/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8,P=0.027)。

2.3 复发率对比情况

两组患者25例:研究组复发率是0.00%(0/25),低于对照组的24.00%(6/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5,P=0.030)。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作为一种发生于直肠和结肠部位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病因等均尚未能阐明,缺乏根治性治疗方案[3]。目前,临床上多采取水杨酸制剂、免疫制剂、糖皮质激素三类药物治疗,其中水杨酸制剂如美沙拉嗪等应用频率较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肠道炎症病变,但疗效有限,而激素、免疫制剂等副作用明显,部分患者无法耐受,不宜长期使用,因而本病临床治疗难度较高。

当前,有研究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发作可能和肠道菌群失调、肠道通透性增加、肠黏膜屏障能力削弱、异常免疫反应等有关[4]。肠道菌群失调是本病患者出现特征性免疫失调的始动因子,因而使用益生菌治疗属于新策略。已有研究证明[5],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的肠黏膜表面存在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缺失情况,而革兰氏阴性菌浓度增加,推测补充益生菌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如下:1)有生物拮抗作用,与微生物病原体竞争患者肠黏膜上皮结合位点,帮助肠道维持优势菌群平衡状态;2)增强肠黏膜的防御能力;3)调节人体免疫能力,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致病菌,并抑制肠道内巨噬细胞释放肿瘤炎症因子-α等,发挥抗炎功效。CRP是反应人体炎症水平的高敏感指标,而结果2.1提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印证了上述分析,并凸显了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在本病治疗中的抗炎作用;同时,结果2.2和2.3提示,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较高,复发率较低,则直观体现了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根治性优势,推荐应用。

参考文献

[1] 智建文,李华山,杨祎,等.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中药灌肠方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评价[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09):1193-1195.

[2] 张慧田,周知然,雷云霞.益气除湿法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8,31(05):93-95.

[3] 费香勇.利湿和血汤辅助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炎症免疫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06):1097-1099.

[4] 王威,周至军.芍药汤加减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7,24(03):239-242.

[5] 梁金仙.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L-23/IL-17炎症轴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0):1434-1435.

猜你喜欢

美沙拉嗪反应蛋白溃疡性结肠炎
研究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有效性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常见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CRP和PCT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美沙拉嗪口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
肠炎清对ICUC大鼠结肠组织TLR4、NF—κB蛋白表达、TLR4mRNA的影响
重型颅脑外伤进展性颅内出血与D—二聚体、C—反应蛋白的临床分析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
炎症性肠炎病患者应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的治疗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