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2019-12-23唐敏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1期

唐敏

【摘 要】目的:对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从本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患者中选取18例,采用双色球法,以1∶1比例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肩关节功能评分与术后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可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肩关节功能与术后疼痛程度。

【关键词】肩关节镜;肩袖损伤修补;临床护理效果

文章编号:WHR2019031062

肩袖损伤是一种临床常见肩关节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临床发病率较高,当前该病症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得到不断完善与发展,虽然手术疗法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效果,但是术后很容易引发一些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临床上精心的护理可以促进其治疗效果的提高,同时有效降低并发症[1]。为观察临床护理效果,本次研究主要选取本院收治的肩袖损伤修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对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本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中遴选18例,其收治时间为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所有患者均经肩关节镜手术治疗,采用双色球法按照1∶1比例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例,观察组中女4例,男5例,年龄最小为41岁,最大为62岁,平均年龄为(53.23±2.58)岁,损伤部位:左侧6例,右侧3例;对照组中女5例,男4例,年龄最小为42岁,最大为72岁,平均年龄为(52.76±2.91)岁,损伤部位:左侧4例,右侧5例。组间各项临床资料对比,均不存在明显差异,可以用于后续组间比较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护士在工作中应耐心开导患者,通过积极的沟通掌握患者心理状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告知患者手术流程与注意事项,帮助其树立起治疗疾病的信心。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其主要内容包括:1)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病情情况,以避免出现肩部神经损伤、肿胀等问题,告知患者家属术后24h内用冰敷方式缓解肩关节四周肌肉疼痛,以避免发生出血现象;2)对于不耐痛者来说,应指导患者服用止痛类药物,必要时可以利用镇痛泵止痛;3)术后1d,应指导患者尝试一些锻炼,比方说腕关节屈曲、握拳与背伸等运动训练,术后3周进行仰卧位三角肌训练、扩胸训练等主动训练;4)注意定时根管敷料,确保敷料干燥,密切关注伤口渗液情况与引流液情况,避免术后早期活动。

1.3 效果评估[2]

本次研究采用自拟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主要內容包括护理人员管理规范性、服务及时性与服务态度等,最高分与最低分分别是100分与0分,非常满意为大于90分,满意为70~90分,不满意为小于7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数×100%。用VAS视觉评分法评估术后疼痛程度,获得分数越低说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轻微。

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文中护理满意度等计数指标数据描述为(n,%),采用卡方检验,肩关节功能评分等计量指标数据描述为(±s),采用t检验,各项数据对比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最终结果如若为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9/9),其中不满意0例,非常满意、满意分别为7例、2例,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55.6%(5/9),不满意、非常满意、满意分别为4例、1例、4例,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43,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98.53±7.46)分、(85.44±6.25)分,差异明显(t=4.035,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分别为(2.23±0.36)分、(4.72±0.97)分,差异明显(t=7.219,P<0.05)。

3 讨论

肩袖的主要功能在于控制肩关节活动、维持肩关节稳定性,其结构主要由小圆肌、肩胛下肌、冈上肌等包绕组成,据相关研究显示[3],肩袖损伤在肩关节病变中占17%~41%。据研究,肩关节镜下手术对肩袖损伤的治疗非常有效[4],目前这种术式已经取得临床医师的广泛认可,但是多数患者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因此有必要加强临床护理。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与术后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在肩袖损伤患者治疗同时给予健康护理,不仅会促进患者各项功能快速恢复,同时还能帮助减少很多不利因素。具体来说,在肩关节镜下检修损伤修补患者护理工作中,1)护理工作要严格遵循个体化原则[5],结合患者的体质、病情与心理状态等差异,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康复治疗与护理,本次研究中提出的护理方案改善以往护理的不足,在具体操作中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对护理工作进行调整;2)护理工作应坚持综合干预的原则,人体是多器官组成的综合体,在临床护理中应关注其他器官的功能状态,尤其是常见的术后炎症、感染或压疮等;3)护理过程中必须坚持渐进长期的原则,必须确保运动负荷与患者身体情况适应,避免运动损伤,注意康复训练不能冒进,要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与频率[6],同时调动出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有效落实好康复方案。

综上所述,对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薛丽云,袁敏.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03(44):157.

[2] 杨雨明.延续护理结合术后康复训练在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09(12):68-70.

[3] 阮仁芝,余新颜,李燕.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快速康复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04(03):49-52.

[4] 郑宏梅,李宝妤.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01):176-177.

[5] 田昕,吴红娟,刘时璋.全高清肩关节镜肩袖损伤修补术后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7,12(07):11-13,24.

[6] 赵良晴,刘景瑞,陆利芳.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03):29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