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血液透析期护理对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改善

2019-12-23杨娜张艳辉张彩虹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1期
关键词:安全性

杨娜 张艳辉 张彩虹

【摘 要】目的:评价围血液透析期护理干预对血透患者透析器、管路凝血的影响价值,为透析期间管路等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维持性血透治疗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围血液透析期基础护理以及系统化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比对照组、观察组两组血透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发生率以及患者凝血发生原因。结果:观察组血透治疗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凝血发生原因包括血流不畅、透析中输血、透析前应用凝血药物。结论:血流不畅、透析中输血等均为血透期间凝血发生原因,围血液透析期配合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

【关键词】围血液透析期;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系统化护理干预;安全性

文章编号:WHR2019011362

近年来,随着各类肾脏疾病的发生以及进展,临床治疗中开始广泛应用血液透析,通过透析器清除患者血液中的毒素并使回流血液洁净,并减少了血透治疗患者的肾脏负担,从而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并进一步提高血透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但是,受到疾病特殊性、治疗方法的技术性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也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风险,为了提高患者的安全性,需重视护理干预的辅助价值。相关资料指出,围血液透析期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血透治疗患者的安全性[1]。基于此,本文作者就本院2017~2018年期间收治的70例血透治疗患者为例,总结围血液透析期不同护理方案的预后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总计70例。纳入标准:1)经肾脏影像学等检查确诊的慢性肾衰竭患者;2)参与患者意识正常;3)参与患者、家属签署血透治疗以及护理知晓同意书;4)无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病史。

排除标准:1)肾脏恶性肿瘤患者;2)精神类疾病史患者;3)血液透析禁忌患者。将70例血透患者分组,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36~73岁,年龄均值(55.80±12.30)岁;患者病程2~6年,病程均值(4.50±1.50)年;透析次数2~10次,透析次数均值(5.50±2.50)次。观察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38~72岁,年龄均值(55.75±11.60)岁;患者病程3~6年,病程均值(4.35±1.65)年;透析次数3~10次,透析次数均值(5.80±2.20)次。两组血透患者透析次数、病程以及年龄均值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血透治疗患者围血液透析期健康教育、日常饮食指导、病房护理等基础护理。

观察组——血透基础护理加行系统化护理干预。1)血液流速护理。血透期间患者常发生血液流速缓慢的情况,而循环血容量不足、患者自身血管均为导致血液流速缓慢的原因,若血透患者循环血容量不足则提升氯化钠注射液(0.9%)输注速度、合理补充患者血容量,若患者自身血管原因需格外重视患者血管保護,结束透析24h以热毛巾敷贴血管。2)高凝状态护理。透析前以氯化钠注射液(0.9%)冲洗透析器、管路,冲洗期间透析器、管路中保留溶液,结束冲洗后行血透治疗并观察透析器、管路颜色。另外,巡视期间重视患者管路保护,管路折叠、受压情况下需对症处理以维持其正常运行。3)无肝素透析护理。无肝素透析前,以氯化钠注射液(0.9%)进行透析器、管路间断冲洗,间隔时间为凝血时间2倍,控制冲洗溶液量,以预防肺水肿情况。另外,若血透患者有凝血情况需即刻停止血透,并采取回血处理。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发生率、凝血发生原因情况。

1.4 凝血情况评定标准[2]

0度——透析器及管路无凝血情况。

Ⅰ度——透析器及管路有少量纤维丝凝血情况。

Ⅱ度——透析器及管路凝血量介于20%~50%之间。

Ⅲ度——透析器及管路凝血量>50%。

凝血率=(Ⅱ+Ⅲ度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经SPSS 19.0软件对70例血透患者指标进行计算。透析器及管路凝血发生率以%形式展开,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凝血发生率情况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血透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发生率情况见表1。经统计学计算,P<0.05。

2.2 凝血原因分析

观察组、对照组血透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11例患者具体凝血原因情况见表2。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延缓肾

衰患者病情进展。但是,基于治疗方法的特殊性,所以多种因素均会影响血透成功率,例如仪器选择、设备应用价值、用药剂量等。同时,有效的护理配合是解决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重要措施,高凝状态护理可降低凝血风险,氯化钠注射液间断冲洗透析器、管路无肝素透析护理可预防凝血,血液流速护理有助于患者血液有效循环,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效果[3]。刘晓霞研究指出,给予血透患者针对性围血液透析期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问题,保障了血透患者的安全性,提高了患者的血透接受度[4]。

结果显示:观察组透析器及管路凝血发生率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P<0.05)。由此说明,围血透期有效护理干预是降低透析器及管路凝血发生率的关键。和谢丽研究结果有一致性,研究组凝血发生率1.54%少于对照组的16.92%(P<0.05)[5]。

综上所述,优化围血液透析期护理可以明显改善血透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张保荣,曾理.围血液透析期护理对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改善[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01):156-158.

[2] 许艳.围血液透析期护理在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改善中的干预效果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17,(11):222.

[3] 吴彩虹.围血液透析期护理干预对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7,30(21):176-177.

[4] 刘晓霞.围血液透析期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8,31(23):170-171.

[5] 谢丽,黄芳.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透析器以及管路凝血的护理对策及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03(24):6.

猜你喜欢

安全性
细节护理在老年人健康体检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分析
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两种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比较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进近程序间隔安全性评估模型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