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旧改中传统老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2019-12-23刘乾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22期

摘 要:新时代,人们温饱不成问题之后,更注重于幸福感。幸福感源于衣食住行,于是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倡绿色、美丽,旧改应运而生。旧改要改城市的环境;改空间布局与利用,规划结构与分区;改大气、水、噪声,绿化城市。旧改是为更新城市,适应人们的脚步,提高生活的质量。旧改很重要,而旧改中传统老建筑的留存与再生更重要。因为这些传统老建筑承载了我国历史的厚重与沧桑,牵系着我们对历史的传承与对未来的创新。文章聚焦于旧改中传统老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简要分析。

关键词:旧改;传统老建筑;建筑保护;建筑利用

为紧跟时代与人们的脚步,城市不得不时刻更新,故旧改行动如火如荼。传统老建筑在历史变迁中能够伫立于今天,具有我国古代鲜明特色,与西方完全不同,如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本身所承载的意义是非常深刻的。而如今的旧改,又让新旧建筑发生了碰撞。因此,本文就旧改中传统老建筑的现状与在保护并利用时所产生的问题,简要探讨一下传统老建筑正确的保护与利用措施。

1 保护与利用传统老建筑的价值

首先,保护传统老建筑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传承精粹。通过传统老建筑的材料,如木材,可以知道它被建造的年代,从而知道那个年代的人们在建筑上的艺术表达形式甚至文化、民俗考究等。另外,通过对传统老建筑的建筑结构的解析,可以知道当时人们的居住及生活习惯,如云南的竹楼。

其次,保护传统老建筑是对我们中华民族一些伟大精神的尊重。传统老建筑是古代工匠的智慧结晶,每一个精雕细琢处,都蕴含着令人尊敬的工匠精神。传统老建筑是我们祖先的心血,代表的是我们中华民族,是我国建筑的传奇史诗,也是世界建筑的传奇。

最后,传统老建筑淌过历史长河,立于今日,仍在为我们创造经济,不少老城的旅游业都是以老建筑为噱头吸引游客,拉动当地经济。而传统老建筑也确实牵动着人们的心灵,那一份载有历史底蕴的厚重质朴,可以洗刷城市忙忙碌碌的众人。

2 旧改中传统老建筑的保护

2.1 目前旧改中传统老建筑的保护现状与问题

首先是管理方面。旧改中对于传统老建筑保护方面的管理方法不够完善,面对具体问题的保护措施比较缺乏,即管理方法稍有些泛泛,落实于实际的、因地制宜的保护措施不完备。人们对保护传统老建筑的意识与紧迫感远远不够。就在前几年,还存在游客随意刻字于传统老建筑上的行为。这说明人们对于传统老建筑对于今天的意义认识还不清晰,态度过于随便。有些人有保护传统老建筑的意识,但是因为对于传统老建筑的了解是半吊子,所以在旧改过程中,肆意在老城建造一些风格奇怪甚至崇洋媚外风格的新建筑,导致与传统老建筑的依存在整个城市布局与风貌上极为不搭。其次是资金方面。旧改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舍不得在传统老建筑的保护方面投入资金。资金不足,修缮工作中就不会如期如质完工甚至根本完不成。传统老建筑的许多工艺都极为精巧繁杂,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与时间,慢慢雕琢。而如今的旧改过于心浮气躁,既不舍得资金也不愿意投入时间。于是就出现了保护工作被搁置甚至敷衍保护工程。最后是修缮方面。由于历史久远,工匠的手法传承至今天已丢了大半,所以很多时候修缮人员的能力有限,不足以使传统老建筑复原,甚至在修缮过程中弄巧成拙,强行改变了其原有的底蕴与意义。

2.2 旧改中传统老建筑保护的有效措施的探讨

首先是管理方面。旧改中应该将传统老建筑的保护措施足够细化,必要时可以借助其他有保护历史建筑经验的国家所发表的相关措施,取其精华,再结合我国老城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对于保护传统老建筑的紧迫与意义,应当加大教育力度与宣传力度,正确认识传统老建筑的特点与意义,可以少改造,不能乱改造。其次是资金方面。应该保证充足的资金以便传统老建筑的保护工程正常进行。若凭一方之力如法负担,可以多方出资,利益共享。一定得舍得下资金,舍得下时间,努力克服外在困难。最后是修缮方面。旧改时,在选拔修缮人员时应当注重历史素养的考察,修缮人员要能够正确认识传统老建筑的各自的建筑特点。同时注重其工匠技术的考核,要与传统老建筑相匹配,要精细。

以上是单个的、具体的传统老建筑的保护措施,再来说整体的旧改过程中的保护措施。在规划保护传统老建筑的环境时,不能對原有的传统老建筑的整体风貌进行更改。比如云南的传统民居,墙外多为绿化,绿化多为乔木,这些元素与当地气候环境密切相关,不可更改。但是,在保护传统老建筑的基础仍可以进行一些创新。比如建筑的基础设施,水、卫生间、下水道等,为满足现代需要,都可以进行必要的替代,填入一些现代元素。总之,不可死板,保护与创新都应把握一个度,而这个度,需要管理、资金与修缮方面共同落实与掌控。

3 旧改中传统老建筑的利用

3.1 目前旧改中传统老建筑的利用现状与问题

首先是目的功利化。旧改中对于我国传统老建筑的利用更趋于以开发经营为目的。老城改造,旅游业兴起,传统老建筑商业化,为了使传统老建筑发挥更大的经济价值,借着旧改的名义肆意改造,制造噱头,极大地抹杀了传统老建筑的历史意义。其次是政策不到位。关于旧改中传统老建筑的政策合理利用的重要性,我国曾做出明确肯定,但是却没有相关的保护利用传统老建筑的单位,也缺乏传统老建筑规范利用的具体政策。最后是老城当地居民与开发商的关系。旧改是一项大工程,兴师动众。虽然有拆迁款的赔偿,但是老城居民在这里生活已久,与传统老建筑相互依存,浓厚的人文民俗、生活气息、邻里感情使居民抗拒旧改。而旧改过程中,发现传统老建筑的功能稍显混乱,居住功能与非居住功能没有明显的界限,此种情况又可归属于利用开发不足。

3.2 旧改中传统老建筑利用的有效措施的探讨

首先,在利用传统老建筑发挥经济效益的时候,不可一味追逐利益,破坏传统老建筑,需以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兼之,盈利为辅,确保传统老建筑的历史价值。其次,制订合理利用传统老建筑的相关规范,使旧改有法可依,更好地落实各项工作。另外,应该注意并处理好老城居民与开发商的关系。开发商应当在能力范围内开出令老城居民感到慰藉的拆迁赔偿款项,同时可以鼓励老城居民参与进旧改行动。他们是最了解自己生活的这个城市的文化特点的,传统老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都可以尊重他们的想法,以便更好地处理开发商与居民的关系,避免矛盾的发生,使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但是关于科学利用,还是需要专业的人员与现代化的技术。专业人员培养这一步骤必不可少,因为是否科学地利用开发传统老建筑,关系到旧改中或旧改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最后,传统老建筑的利用也不可畏首畏尾,过于保守。只有合理地利用才能发挥出传统老建筑的最佳价值。比如传统建筑的功能不可过于单一,应向多功能进行发展,以便更好地匹配现代社会。

4 结束语

旧改中传统老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道阻且长。但是为了历史的传承与发扬,所有困难都值得克服。归纳问题,列出措施,使传统老建筑绽放其独特价值,推动旧改,使城市可持续发展下去,我们义不容辞。

参考文献

[1]曹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建筑保护的困与惑[J].山西建筑,2018(30):21-22.

[2]范达.当前传统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术研究(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07):88-89.

[3]刘婧.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研究[J].经验交流,2018:119-120.

【作者简介】刘乾(1978—),男,本科,助理馆员,党员,主要研究现代化博物馆的节能减排和古建筑的保护与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