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石老人的雁来红情节

2019-12-23张建民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22期
关键词:齐白石红色

张建民

摘 要: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尤善“红花墨叶”之道,晚年的齐白石绘画题材中常喜爱以雁来红入画,其雁来红题材的作品不仅数量众多也独具代表性。河南博物院收藏两幅齐白石雁来红作品,体现了齐白石文学、雕刻、书法的综合艺术水平。

关键词:齐白石;雁来红;红色

1 引言

齐白石(1864—1957)是在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中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和历代艺术家一样,其早、中、晚期的画风与思想不断变化。他对虫草题材的追求长达50年,伴随着他辉煌的艺术生涯,从青年时期天赋才气的雕花木匠,到后来的艺术大师;从1882年对《芥子园画谱》虫鸟的专项临摹,到20世纪40年代高寿的白石老人;从早期精工的虫草画,到返璞归真的工虫与大写意的花卉结合,其艺术都来源于生活,取材于自然。

齐白石对鸟语花虫的观察细腻又独特,《齐白石全集》一书悉数录入了其花鸟、虫鱼题材画上的题跋,可知其一生涉及的花卉植物种类繁多,包括山茶花、兰花、月季、海棠等。细看这些题跋与创作,常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天真烂漫童心,仿佛幼儿时期的我们对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秉持好奇心和赤子之心。这也与他的出身及经历息息相关。齐白石成长于乡村,对大自然有亲密的接触,他曾在《白菜小鸡图》中题道:“世间无物,非诗画之料也。”他认为世间万物皆可入画,也因他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晚年的齐白石常喜爱以雁来红入画,其雁来红题材的作品不仅数量众多还独具代表性。历代绘画作品中雁来红题材并不算多见。雁来红这种植物可见明初《救荒本草》,名为“后庭花”:“人家园圃多种之,叶似人苋叶,其叶中心红色,又有黄色相间,亦有通身红色者,亦有紫色者,茎叶间结实比苋实差大,其叶众叶攒聚,状如花朵,其色娇红可爱故以名之。”由于每当大雁南迁的季节到来时,其叶片变红,故名雁来红。通常在秋冬季节植株生长发育成熟后,从自茎顶萌生出很多色彩鲜艳的叶片,甚为俊俏美丽,故又有“老来红”“老来少”“老来嬌”的隐喻,寄托了齐白石希望晚年身体康健长寿的心愿。历代也有许多文人墨客喜爱以雁来红做诗,如宋代方岳有《雁来红》:“是叶青青花片红,剪裁无巧似春风。谁将叶作花颜色,更与春风迥不同。”齐白石也曾亲自种植雁来红,并曾有诗曰:“四月清和始着根,轻锄亲手种蓬门。秋来颜色胜蓬草,未受春风一点恩。”说明齐白石的取材都出自日常所见、平日所喜的事物。

2 作品赏析

河南博物院收藏了两幅齐白石雁来红主题的绘画作品。一幅为齐白石国画《红蜻蜓图轴》,1947年作,纵69厘米,横34厘米。画面左上角有作者自题“戊子年八十八岁白石老人”,并有“木人”阳纹印记一方。画面右下方钤有“问君能有几多愁”阳纹压角印一方(图1)。另一幅是《老来少图轴》,纵133厘米,横33厘米。左上方有作者题款“白石山上有枫林,亭前予常种老来少,以补枫叶之无有也。白石”,另附“齐大”阳纹印记一方(图2)。两件作品可以在画中看到八大山人和徐渭大写意花鸟画的影子,均为齐白石晚年得意之作。

2.1 内容与构图形式

88岁的齐白石仍然处于创作顶峰时期。满纸的红叶象征金秋时节的生机勃勃。《红蜻蜓图轴》斜对角式的构图使画面得到平衡又赋予了画面动感,仿佛横空出世的几株红叶,主题突出。这样有趣的构图形式在齐白石的作品中大量出现,齐白石花鸟画创作中的构图常大胆自由,不受拘束,咫尺之间便能呈现出花叶繁茂的盛况。左下方枝叶交汇处红叶稠密,右上方出枝处疏淡,可看出三根枝茎间距离较远,面积分布较广以补此处疏落的笔墨,以求布局的平稳,不会因上疏下密而感到头轻脚重。红叶错落间疏密有致,意趣灵动,一只墨绿色的蜻蜓穿插其间,欲穿过这一簇红叶,位置极其考究,展现了齐白石经营位置的高超技艺。

《老来少图轴》的构图形式与《红蜻蜓图轴》略有不同,但殊途同归。此画同样是以三株雁来红入画,但与前一幅比较来看起始点不同,此画是由下而上垂直构图,前一幅画是自上而下倾斜构图。这种垂直构图也常见于齐白石的画作中。画中齐白石将落款与红叶一并作为画面主体构置于画面中,题款与三株雁来红形成了长短不一的竖线排列形式,自右方的两株略高的红叶到左方直降的雁来红,视觉也随之下降,再回到落款处的高点,起到了平衡画面的作用。观赏者视线随画面起伏而移动,画面呈现的节奏感呈现出运动之势,别有一番滋味。类似的构图在齐白石其他雁来红题材作品上也常出现,如《雁来红虫草图》《墨雁雁来红》等结合了斜线与垂直起伏的构图。另外,画中的蜻蜓与蝴蝶同《红蜻蜓图轴》的位置相同,被安排在画面左上角,仿佛被这一抹鲜艳的红吸引,刚从远处赶来。

其实自宋代起,款识就被画家运用并设计在画面适当的位置,落款的位置与形式也成为为画卷增色的一部分。至吴昌硕、齐白石“金石画派”一代,他们将款题与画作的结合发挥到极致。南齐谢赫与唐代张彦远在画论中都提到经营位置的重要性,张彦远又指出“经营位置为画之总要”。齐白石的这两幅作品是雁来红形象的高度提炼、概括与剪裁,没有复杂的事物和堆砌的构图,留白处彰显韵味,逸笔草草间将雁来红的形貌、神韵、质感等刻画得盎然天趣,跃然纸上。

2.2 笔墨色彩

中国传统观念中红色本就象征吉祥喜庆,红色也给人以温暖和希望。晚年的齐白石和其他老人一样对红色格外喜爱,除了雁来红题材的绘画,齐白石极其善用红色入画。中国画中最难的便是设色的搭配,虽然中国历代画论中对于色彩的用法与设色的理论到清代才有一些详细的记录,但是没有刻板的规定,对于色彩运用搭配在画面中呈现的效果取决于画家的笔墨技法。高手作画,即便是相传五代荆浩《画说》“青间紫,不如死”的画论口诀,也能绘出焕然一新的新意来。关于红色的配色口诀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中也有部分涉猎,如“红靠黄,亮晃晃”“红间黄,喜煞娘”“红搭绿,一块玉”等。总体来看,红色的热烈在画中呈现的效果是耀眼灿烂的。

画中构图越简单,对笔墨技法的要求越高。细看《红蜻蜓图轴》,蜻蜓结构精准,细致入微;红叶浑朴稚拙,匠心独运,寥寥数笔便形神具备。红叶轻重、浅深、隐显、阴阳起伏之变,神采奕奕,引人入胜。植物茎叶用洋红色湿墨淡彩施展,再以重墨勾画叶子的轮廓和叶脉,笔法老练,轻松自如,流动的线条、笔间的飞白都能令人有沁人心脾之快。这幅画的纸张因年代的变化略泛黄色,整幅画面洋溢着秋季的暖调。工笔细描与写意的碰撞、墨与色的对比冲击承载着齐白石笔墨与性情的表达,整幅画从布局到设色极富感染力,呈现了栩栩如生的趣味性。虽然齐白石在1928年之后有言不再画工笔虫草,自说:“余平生工致画未足尝机,不愿再为,做诗以告知好。”但实际上他还是不舍陪伴其成长并早已得心应手的工笔虫草,这些虫草穿插于大写意的笔触间,形成了一种新时尚,也成了晚期出彩的画风。

《老来少图轴》运用了不同层次的红,水红色与橘黄夹杂洋红色的叶子,更显秋意,也丰富了画面层次,充满了自然天趣。中国画中素来有“五色六彩”。“五色”即是黑、白、青、黄、红。“六彩”指的是墨色的“浓、淡、干、湿、黑、白”。齐白石的雁来红题材就是墨彩的结合,对墨色之六彩的讨论其实是以黑色颜料为例,其实理论通用于任何颜色,无论是墨还是彩都是通过笔运展。齐白石笔下的雁来红可谓红墨以笔立骨,笔以红墨传神。红色的雁来红与落款的墨色以及白色纸张形成热烈的对比,使画面的色彩纯净明朗。

齐白石对红色的执着不仅体现在雁来红题材。河南博物院收藏的齐白石花鸟图轴《白菜萝卜图轴》和《荷花图轴》中的白菜和萝卜都使用了冷调的红与墨色形成直接对比,墨不碍色,色不碍墨,用红色作为主色,实现从水墨到色彩的运用。另一方面,齐白石的用色体现了他对民间工艺的汲取,他笔下的牡丹、荷花、桃子等都色彩浓郁,大红大绿的配色却不流俗,又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符合大众审美,可谓雅俗共赏。

雁来红这样如此纯美的色彩跟齐白石对材料的讲究,不仅是绘画颜料还有绘画工具的选择都有直接关系。他作画时要求水碗和瓷碟保持清洁,以保证调和色彩的鲜明。另外,他所用的颜料许多都是自己亲手制作而成,这种严谨的匠心源于他出自民间工艺人的身份,只有对颜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详熟于心,才能绘制出动人心魄的红色。

2.3 落款、印文

齐白石不仅是民间艺人,更是文人艺术家,他的存世作品中没落款印的绘畫作品罕见。当前市面上有大量齐白石的伪作,这时候其款印就是鉴定其作品真伪的一个重要标志。于绘画之外,齐白石认为自己的篆刻才是第一。齐白石画中的印章和落款常常耐人寻味,带有玩赏的趣味性,又往往直击灵魂。齐白石有许多堪称古灵精怪的款印,作为倾诉感情、寄托理想的一种表现形式。

《红蜻蜓图轴》中落款为“戊子年八十八岁白石老人”,另有“木子”朱文小印,画面右下角还有一方“问君能有几多愁”朱文印。《老来少图轴》落款为“白石山上有枫林,亭前予常种老来少,以补枫叶之无有也。白石”,另附“齐大”阳纹印记一方。“木人”和“齐大”是齐白石的别号。出身木匠的齐白石,木刻技术娴熟于心,刀工及对印面结构的设计都游刃有余。齐白石篆刻自成一家,他的印文和其绘画布局彼此呼应、疏密相间。这两方别号印文上密下疏,刀法与章法完美结合,巧中见拙。《红蜻蜓图轴》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朱文印,线条刚健,痛快淋漓,极为泼辣。可想一幅画结尾,撂下笔,按上此印,长舒一口气,带着88岁老者的思绪与感怀,像一篇美文画下了圆满的句号,同时升华画面的内涵,增加了浪漫气氛。齐白石偏爱这样的玩赏闲趣之印,有“麓山红叶相思”的秋景之印,也有“故里山花此时开也”的春景花押,印画结合犹如题诗其上。《老来少图轴》便没有这样的闲趣之印,可能因为已有题款点明中心。河北的白石山秋色迷人,山间枫林尽染,与白石山的岩石形成鲜明的颜色搭配。这样如梦如幻的场景,齐白石没选择枫林却选择了雁来红入画,想必雁来红在他人眼中是山间枫林的配角,可在齐白石眼中却是丰富白石山色彩、弥补枫林色彩的重要角色。虽然枫叶也是他笔下常见之物,但是那些他触目之所及的他人认为的平凡之物也都成了笔下的灵魂。前文提到齐白石曾亲自种过雁来红,所以齐白石在了解了雁来红的生活习性、生长规律、结构特点等之后能信手拈来,意在笔先。

齐白石是“金石画派”代表人物,其书法取法秦汉碑版的古朴之美,行书又饶具古拙之趣。诗书画印的结合,相互影响,相得益彰。

除上述两幅作品,齐白石常以雁来红表现秋景,如《求生秋色图》《雁来红虫草图》等作品都映射着他晚年的成功与辉煌。宋代释永颐《感雁来红》中的“对此忘吾老”以及宋代释行海《陪一胡府冬日山形》中的“雁来红叶我容老”等诗句,都能看到和齐白石同样的感情,大概也是齐白石的心声。齐白石有一颗不服老的心,他说:“老年人喜欢有人称他为红颜,这是健康长寿的象征。”

齐白石笔下的雁来红构思新颖,笔精墨妙,生动鲜活,也得益于齐白石“衰年之变”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他受到陈师曾的引导,对吴昌硕大写意花鸟画进行研究与学习,对于花鸟画的创作与领悟有了新的突破,与早期也呈现出了较大的差异,笔墨韵味的丰富,特别是设色上努力探索“红花墨叶”的表现手法,这也是写意花卉的一种特殊画法。用饱和色彩入画,将画面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发挥到极致,画风的灵动增加了画面的审美情趣。将大写意花卉与精工的草虫相结合,是其绘画最可贵和玄妙之处,追求生拙之趣。

齐白石在师法古人的基础上,也注重写生和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雁来红是具有鲜明色彩又能反映出生活中点滴的朴实绘画题材。他用画传达自己的外在生命,用炽烈的红渲染自己的晚年色彩,雅俗共赏间完成了花鸟虫草画在历史发展中的升华。

参考文献

[1]一鸣.醉美深秋一片红——赏齐白石的“雁来红”系列作品[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8(11).

[2]白莹.齐白石工笔虫草画艺术研究[D].渤海大学,2013.

[3]牟建平.简与繁:齐白石绘画的构图[J].收藏,2019(3).

猜你喜欢

齐白石红色
齐白石画虾
拜门
齐白石画蝉
红色在哪里?
齐白石画螃蟹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齐白石的半截虾
什么东西不应该是红色的
追忆红色浪漫
什么东西不应该是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