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穴位按摩护理对乳汁淤积症的改善作用
2019-12-23兰玉凤
兰玉凤
(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卫生院,山东青岛 266200)
乳汁淤积是女性哺乳期由于腺叶乳汁不能顺利排出,导致积存在乳房中而形成。 乳汁淤积的主要表现是乳房内有肿物,在临床诊断中容易误认为是乳腺肿瘤[1]。 此肿物一般开始多见于单侧乳房,在乳腺周边分布,形状为圆形或者椭圆形,表面光滑且边界清晰,可稍微活动,有轻触痛,属囊性。 乳汁淤积症发病原因较多,如喂奶姿势不正确、乳头发育过小等,特别初产妇的乳汁中会有许多脱落的上皮细胞,容易造成乳管堵塞,继而发生乳汁淤积[2]。 乳汁淤积一般发生在产后的第3~7 d, 如果未妥善处理, 则可能引发急性乳腺炎。 因此,采取恰当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可帮助产妇排出乳汁,消除肿块,减轻其不适感,避免引发其他并发症。该研究以2017 年5 月—2018 年6 月为研究时段,主要探讨中医穴位按摩护理对乳汁淤积症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0 例有乳汁淤积症的初产妇, 该院治疗随机分组,对照组40 例,年龄21~37 岁,平均年龄(28.2±3.4)岁;观察组40 例,年龄23~36 岁,平均年龄(28.4±3.6)岁;所选产妇乳头发育正常,未产生其他并发症,产儿正常,经过Apgar 评分,得分在8~10 分,产妇此前未使用其他催乳类产品或者药物, 产后第3 天~第8天乳房出现红肿和热痛感,局部产生硬结,有压痛,乳汁无法顺畅排出, 需治疗。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1)对照组使用热敷和吸奶器吸奶的方式护理。帮助产妇取合适体位, 使用温度在39℃~45℃的热水将毛巾浸湿,敷于患处10 min,再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30 min/次,如此反复操作。 每天操作的次数根据乳汁淤积多少决定。
(2)观察组采用中医穴位按摩方法护理,具体护理如下:按摩时,需注意保持治疗者双手温度适宜,可在手部涂抹润滑油以起到润滑的作用,防止按摩时擦伤乳房表皮。 按摩时,可先热敷患侧乳房,帮助增加血液循环,缓解产妇紧张情绪。 ①自额头起,右手伞形张开,从神庭穴渐移至百会穴,再移动到风池穴,注意力度适中,反复按摩5~8 次。 ②双手拿两侧肩井2 min。③使用温度在39℃~45℃的热毛巾敷于患处3~5 min,单手托住患侧乳房,另外一只手3 个指头并拢,在乳头和乳晕处轻柔按摩,刺激排乳。 然后在乳头旁至乳头处进行轻柔按摩,可采用不同的按摩手法,如指摩、指抹、指梳等,直至淤积的乳汁排出,肿块消散。 ④将患侧的胸大肌拿捏3~5 次。 ⑤弹拨极泉穴3~5次。⑥点按以下穴位各5 次:天池学、乳中穴、曲池穴、乳根穴、神封穴、少泽穴、合谷穴、庸窗穴。
1.3 观察指标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疗效判定:治愈:一次治疗后,产妇在24 h 内基本症状全部消失,乳房无肿胀和红痛等情况,乳汁可顺利排出。 显效:一次治疗后,产妇在24 h 内乳房的红肿胀痛等情况有明显改善,局部硬结变软。乳汁的排出明显比之前改善。有效:一次治疗后,产妇局部症状有基本好转,乳汁可以排出,但仍然不顺畅。 无效:一次治疗后,患处乳房症状无特别改善,乳汁排出比较困难。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如下。
护理后,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3 讨论
乳房肿胀主要是乳房内的体液、乳汁以及血液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一般多在产后两三天内发生[3]。 乳房内的乳汁不能及时排出, 容易在乳管内形成淤堵,产妇便会产生沉重感和胀痛感。 有些年轻的初产妇缺乏哺乳经验, 分不清正常乳汁充盈和乳汁淤积的区别,在哺乳期,没有喂养产儿时,乳汁只产生却没有排出,乳房乳汁充盈,产妇的乳房会有发涨的感觉,这种情况不属于乳汁淤积[4]。 乳汁淤积是各种原因所致的乳汁无法正常从乳管排出,即便喂哺后,乳汁淤积部位仍感觉不适,并且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
从解剖学角度来看,乳汁是在乳腺的腺泡内产生的,从末端乳管流到主乳管,流至乳头方向,最终经乳孔排出,乳管的管径是逐渐增宽的,能够减少乳汁淤积情况的发生。 若因一些原因造成乳管内径有所改变,则可能产生乳汁淤堵,如乳管先天性异常、乳管局部狭窄、乳管扭曲、乳管内有物质沉淀等。 也有产妇乳孔处存在异常,有局部的溃疡或者损伤等,也容易造成乳汁淤积。 另外,乳汁的成分根据乳房的不同侧位、不同乳孔及时间差异,具有不均一性。 临床中,有些堵塞物是沙粒状的,不仅小而且坚硬,也有堵塞物细长且比较粘稠,这些不同状态的物质都容易造成乳汁淤积。 一般许多产妇在发生乳汁淤积后,会认为淤积主要是乳房硬块造成,所以单纯使用毛巾热敷,但此方法只是让硬块暂时变软,而乳房内的淤堵并没有得到清理,因此当硬块处再次涨奶后,硬块的硬度则会增强,硬块面积扩大。 也有产妇使用吸奶器吸奶,但吸奶器和婴儿吮吸存在差距,它吸奶时会使乳腺受力不均匀,再加上有些产妇使用方法不当,甚至将乳晕部分吸肿,更容易滋生细菌,增加了发生乳腺炎的可能[5-7]。另外,有些产妇会盲目大力进行按揉,并且按揉时不按照乳腺走向进行,这样不仅不能促进乳汁的顺利排出,反而会使淤堵加重。 因此,按摩时必须请专业的催乳师。 该研究主要探讨中医穴位按摩护理对乳汁淤积症的作用,在研究中,对照组产妇使用毛巾热敷加吸奶器吸奶的方法护理,观察组产妇采取中医按摩的方式进行护理,乳汁淤积发展到一定程度容易产生乳腺炎,在中医学中,将乳汁淤积性乳腺炎称为:乳痈。 治疗时主要是疏肝理气、通乳散肿,通过治疗,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乳汁淤积产妇进行中医穴位按摩,临床疗效良好,此方法可在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