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时代脉搏、书写时代经验、铸造时代经典
——“四川新时代诗歌创作研讨会”会议综述

2019-12-23本刊编辑部

星星·散文诗 2019年20期
关键词:诗人诗歌时代

■ 本刊编辑部

2019年5月14日至16日,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办、《星星》诗刊承办的“四川新时代诗歌创作研讨会”在成都市金堂县召开,来自全省40多位实力诗人共聚一堂。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朱霖,省作协党组成员、秘书长张渌波出席活动。会议由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主持。会议就当前诗歌创作中呈现出的诸多问题,新时代诗歌的内涵与要求,新时代诗歌表现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创新,新时代诗人的责任与担当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一、对当前诗歌创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呈示

对于新的议题的思考不能不立足于当前的现实。在正式讨论新时代诗歌之前,多位诗人就谈到了当前诗歌存在的如过度私人化、远离现实、格局狭小等问题。

李平认为:“我们大多数诗人似乎丧失了对当下生活现场的感知能力,忽视甚至无视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动成为了诗写常态,大多数诗作所呈现的生活经验与情感状态,不仅毫无时代气息,而且还在不断地重复前人甚至古人。笔墨与时代的疏离,导致诗歌越来越小众化、自娱化,这也极大地局限了诗歌语言的修辞与创新能力。”

周世通表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经典伟大的作品呈现还不够多,其主要原因是当下的写作者远离生活,缺乏热情和激情。他由此想到早期的革命根据地,创作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伟大作品,如《义勇军进行曲》《保卫黄河》《白毛女》等全国人民传唱热捧、且鼓舞人心,具有时代特征、时代烙印的红色经典。而当下诗歌创作中,一些诗人脱离时代,脱离生活,远离大众,不食人间烟火,完全沉沦在小我写作中,没有写出真正具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

马培松提到,当前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情感危机,在所谓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掩盖下的狂言雷语、怪力乱神的实质上的感情贫血、责任缺失现象值得警惕。

萧融对诗歌异常繁荣的表象下存在泥沙俱下的现象表示遗憾。她说:“有的诗歌越来越娱乐化,玩技巧比关注现实的多,虚空不接地气,导致与读者脱节。”萧融认为这并非读者储备不够,而是诗人的责任,如果对诗歌没有敬畏之心,就成了亵渎。

黎均平还特别谈到了当前散文诗创作中存在以下问题:“偏”(偏离主旋律、主基调)、“小”(格局狭小、格调低沉)、“狭”(题材狭、生活狭、技法狭),作者写作中存在取悦迎合媒体,机械模仿效仿权威,疏离时代与人民,以自我为中心等问题,需要诗人实现从“介入”到“深入”,从“浅尝”到“深植”,从“小我”到“大我”的突破。

二、对“新时代”诗歌内涵的多维探索与深层分析

在这次会议上,在场诗人们讨论最多、最热烈的话题无疑是关于“新时代诗歌”及其衍生出的其他诸如诗人的责任与担当,新时代诗歌的内涵,新时代诗歌的创作要求,新时代诗歌的意义何在等论题。在座诗人一致认为,新时代诗歌应当立足新时代的新经验,把握时代经验,反映新时代出现的新题材、新元素、新情绪、新现实,将个人的情感经验与人类的普遍情感经验相结合,写出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诗歌。

(一) 时代之“新”与诗歌之“新”

毫无疑问,新时代诗歌这一概念的出现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是分不开的。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诗歌与现实从来都是诗歌创作绕不开的一个问题,诗歌与现实紧密结合也是中国诗歌历来的传统。此次会议中,多位诗人积极探讨了新时代诗歌的社会语境,由此而引申出关于新时代诗歌应当如何有效有力地记录、反映现实等方面的问题。

童光辉对新时代的特征作了全面的概括。他说:“新时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励精图治、革故鼎新,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的‘新’表现为时局之新、境界之新、功业之新。新时代诗歌应当重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延续中华伟大文脉,重塑伟大国家形象,重写新时代中国人伟大心灵史,诗人要创作出具有崭新格局的‘大诗歌’。”童光辉谈到,所谓“大诗歌”,其中的内涵有三个方面,一是“正大之诗”,它要回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轨道上来,回到对真与善的本质追求上来,从社会现实生活中汲取诗情画意,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滋养创作。“大诗歌”的第二个内涵即审美之诗,诗歌要追求和谐、完整、统一。其三是筑梦之诗,新时代诗歌是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能够反映历史巨变、发出时代强音和振奋民族精神的伟大作品。

麦笛认为多元、守正、开放、创新是新时代的基调,这也给这个时代的诗歌提供了从技术到内容更宽泛的可能。陈小平认为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是整个现代社会的大的时代特征。廖淮光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谈到,新时代就是生产力的全面发展,城镇化进程的逐渐饱和,乡村振兴的深入,社会生活更加多元、快捷、立体等等。

吕历认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新。每个时代都具有相对独立的精神样貌——精气神、真善美、正负值。他说,文艺是时代的风向标、温度计和牵引力,文艺最能生动呈现时代的性灵、气象、风采。每个时代都是一部史诗,拥有不同的经验、语境和经典。新时代必有新经验、新语境、新经典。如何抒写时代,如何有效鞭挞假丑恶、弘扬真善美、消解负作用、释放正能量,是每个诗写者无法疏离或绕开的课题,它涉及到每个诗写者的认知、修为、格局。把个体经验有效地外化为时代能量,把时代律动有效地内化为个体语境,多出精品力作,当是每个诗写者毕生的修炼。同时他充满热情地讲到,进入新时代,汉语诗歌写作充满了铸就“高峰”的无限可能性,新的伟大的时代也必将谱写出新的伟大诗篇。诗写者应当不忘初心,勇于担当,重振旗鼓再出发、再创新。

(二)对诗人的责任与担当的探讨

在座诗人有感于时代的变化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多方面成就,同时有感于百年新诗发展至今的曲折道路及其取得的丰硕成果,一致认为新时代诗歌创作中,诗人们要肩负起身上的责任和重担,要贴近现实,贴近时代,把握好主观想象的尺度,真诚地体验生活,真切关注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命运,如此才能更好地写出具有大格局的诗歌。

陈小平认为,当代诗人应当站在时代高度,把握时代脉搏、抒写时代精神。同时,也要坚守诗歌的艺术高地,纯洁文字、创造语言、升华灵魂,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要善于将个体经验变为人类共有体验,把握住时代的特点、痛点、敏感点,积极反映这个时代的需要以及我们对这个时代的期待、向往和憧憬。蒋晓青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她强调,新时代不是一味地赞扬,作为一名有担当的诗人,在歌颂时代的伟大繁荣的同时,也要敢于触碰时代的痛点,她说,“所谓宏大深刻的作品,其实是清醒的看见了疼痛、深刻的反思而生化出来的爱和眷恋。”由此写出来的诗歌才是真正有温度、能打动人的优秀诗歌。

倪宏伟、周苍林、高仁斌、黎阳等诗人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除此之外,他们还强调诗人应当进入诗歌现场,要真正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倪宏伟表示,诗人要勇于突破小我的情怀和格局,用善于发现诗意的眼睛去感悟、去抒写,打破固化封闭的自我。周苍林强调,新时代诗歌需要诗人真切感受和领悟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新变化新观念,用创新的思想和敏锐的眼光去思考和诗意呈现那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物象。高仁斌说:“创造语言之美,是诗歌的艺术追求,而提炼人类情感,是诗歌的文本使命。只有全身心地融入和体察时代发展,才能发现新时代之美,创作出人民群众满意的作品。” 黎阳说:“诗人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关注时代,关注现实生活,抒写带有生命体温的诗歌。要站在时光之河的新起点,以强烈的文化、文本自信,紧跟岁月潮流,反映民心,展现时代特征的诗歌作品。通过真实、真诚的时代书写,来唤起读者在情感上的共鸣。”蓝晓梅、邓太忠、赵晓梦等诗人还谈到,作为新时代的诗歌书写者,要真切关注民族、国家和人类的命运。

彝族诗人阿炉·芦根和羌族诗人王明军谈到了少数民族诗歌的创新问题。阿炉·芦根说:“彝族诗人的文本触角要大胆地回到现实,回到内省时刻,坚持与时代同步伐,用少数民族诗人独特的视角观照新时代,从而融入新时代大家庭,积极促进传统的真气与新时代的地气交相贯通,创作出呈现独特气韵、传扬时代新风的优秀作品。”王明军说:“作为一名少数民族诗人,新时代诗歌应当在继承民族性书写的同时,用新视角在新的时代视野中找寻新的语境。同时,更要注重于情感世界、精神世界的新发现,呈现的新情感,新精神。”

李自国有感于中国辉煌的诗歌成就说到:“中国既是一个文明古国,更是一个诗歌大国,一部中国文学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中国诗歌史。中国文学发源于诗,发展于诗,发达于诗。诗歌是灵魂的火焰,是我们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中国诗歌过了漫长久远的路,才进入到今天的新时代,作为一个多年在《星星》诗刊岗位上工作的副主编,置身于新时代的诗歌大潮当中,更应当增强自己的把关意识、守土意识,不断推出有筋骨、有深度、有情怀,经得起时间淘洗的精品力作,诗人是社会的良心,是人类的母亲和摇篮。作为一个诗人,我们更要自觉地站在时光之河的新起点,面对新形态下的新诗创作,要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去抒写新题材,揭示新现实,记录新诗境。要永无止息地去追求真理,坚守正义,终身善待诗歌,敬畏诗歌。”

敬丹樱也讲到,新时代诗歌写作者应当对诗歌充满敬畏,她说:“新时代诗歌书写要把握住时代的脉息,抒写大地,抒写自然,抒写躬身于大地的人物个体与群像,记载他们的悲欢与命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在时代背景下发声,写出烙印鲜明,触及心灵的作品。”

(三)对诗歌创作容易陷入的误区的警惕

印子君强调,新时代诗歌创作不能流于表面,他说:“书写新时代,绝非简单配合、草率陪衬、随意应付,否则就会流于表皮化、表浅化、表面化,就无法具体、具象、具化。唯有沉下去、卧下去、贴下去,才能对新时代进行深层呼应、深刻领悟、深邃呈现,最终让‘我’抵达‘我们’,汇入社会群体,在新时代大坐标下突显出全新的‘我’的闪光点。”

干海兵认为,以往的诗歌过多地把“现实性抒写”“时代抒写”局限在意识形态的概念化上,从而让诗歌作品高蹈虚空、脱离了生活和群众。一个优秀的诗人,应该善于从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中,找到生动的具有强烈象征意味的抒写对象,不管宏大还是微小,它都有明确的时代指向意义。

曾鸣同样表示,由于过去“假大空”的影响,许多诗人对主旋律写作仍心有余悸,并由此带来发现迟钝与审美疲劳。要破解这一难题,首先要破除旧观念,用真诚之心贴近新时代,使之成为“我们的新时代”,写出“我们的诗”。只有用心走进新时代,才能与时代共振,与人民共情,也才能更加敏锐地捕捉生活中的感动和诗意。

郭毅基于对百年新诗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当前诗歌复杂的诗歌环境,他谈到了,诗人要有鉴别诗歌真伪的能力,要从自我的浮躁中沉淀下来,用诗歌去书写现实与真实,以大悲悯大情怀大道德大仁爱等传统精神,把这个时代的苦与乐、悲与欢、恶与善、丑与美,通过艰苦的思考,以睿智的笔触深入作品内部,挖掘出启迪人、打动人的情感,写出不一样的优秀作品。

李斌从把握住时代精神的角度分析,新时代诗歌创作的重点应落在时代上,把握住时代精神,才能够创作出符合新时代新的艺术要求的诗歌,否则,所谓的创新就只是形式的新,精神向度就会留于生活表面。他举例说,当下对苦难的抒写就是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写苦难本身,容易让精神沦为伪抒情,缺少面对苦难、战胜苦难的勇气、决心、信心。新时代诗歌需要充满力量的作品。

亚男认为写作是一个人最内心的事,作品呈现的是自己所想所思,但当下诗歌创作缺乏创新,我们不是在复制自己,就在复制别人的作品。创作意在“创”,“创”的意义在于发现。只有深入到时代的血脉里,才可以同时代共呼吸,写出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只有某种事物触动了内心,才能写出好的、个性化的作品。

时代的变化不仅仅表现在时代环境的巨变上,同时也鲜明地表现在不同代际的人的生活方式及精神状态上,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他们对于诗歌的理解和认识,也是对于新时代诗歌的新的极有意义的一次思考。

任皓谈到,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的一代,对于80、90、00后来说,信息化时代的快节奏与物质丰富的现实生活使得年轻一代在获得空前便利的“物质享受”同时,也在失去“精神深潜”,幸福感和满足感在减少,焦虑感和空虚感在增长。年轻一代的诗歌创作中,有些诗歌在题材和表达上只流于表面,写诗成为一种“流行物”或是“时尚标签”,而失去了诗歌的“精神性”。由此她认为对于年轻一代诗人来说,精神性对生命鼓舞生气是非常重要的。诗歌创作应该保持对诗歌的敬畏,不只是对见证现实的坚守,还应该是抵达一种崇高境界的桥梁,它滋养、完善着高洁人格,时刻对世界保持着温暖,散发出光芒。

马林从读者的角度谈到了对新时代诗歌的理解。她说,作为读者,她十分期待完美的诗歌语言,也真诚热爱真正有温度有重量的诗歌,希望能通过诗歌去接触高贵而伟大的灵魂。同时认为,好的作者和读者是相互成就的,读者不断更新的阅读经验也在给作家提出挑战。她也满怀信心地表示:“新诗百年的历程中,我们用新的语言艺术以及思想建构了当代新诗的历史,它是现在进行时。我相信我们的新时代诗歌会在历史进程中升华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里程碑。它不断处理更加复杂的当代经验,不断挑战和创造新的审美形式,也能成就更好的诗歌本身。”

三、对新时代诗歌诗艺创新的设想

新时代诗歌,不仅要有新的内容、新的气质、新的格局,还要不断挑战已有的审美经验和诗歌艺术手法,如何用诗歌语言去展现新时代的种种现实,对于诗人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此次研讨会上多位诗人谈到了这一挑战。

李龙炳认为,诗歌技巧是诗歌的基础和关键,我们应当在诗歌的范围和尺度内去评判一首具体的诗歌,一首好诗只有经过繁复技巧的锤炼之后,才会达到具有高度的朴素。由此他想到,诗人们是否可以考虑将新时代出现的新的场景、元素用“陌生化”的手法将之融入到诗歌语境之中,写出具有新时代元素、新时代气质同时又带有个人气息和温度的诗歌。他认为诗歌终归是要表达诗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新时代诗歌就是新时代一位作为文明人的诗人所表达和立足的基本态度和立场,如此写出的新时代诗歌才会有底气、有重量。

蒋晓青认为,在诗歌语言的创新上,可以用古典文学的精神写现代诗歌,发现语言在现代语境里另一面的光芒,赋予语言鲜活的时代色泽和情绪。

周春文同样重视中国传统诗艺,他认为新时代诗歌是可以继承中国诗歌自古以来就讲究音乐美、建筑美,讲求意象和张力的传统的。

廖淮光表达了相似的看法,他说:“新时代要对新事物赋予新内涵,面对新的冲击要有新的定力,通过新的角度抒写新发展,在创新的基础上合理创造,从语言、结构、意象、表现手法,取立自我的诗写价值,传递正能量,创作出真诚、担当、温暖的诗歌。”

《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对这次研讨会的成果给出了很大的肯定,他表示,这次研讨会的举办不仅给诗人们带来了新的课题,同时还将很多“老生常谈”的问题重新纳入到了诗人们的创作中,需要大家在新时代的诗歌创作中去不断地反思,并热切期待着各位诗人有力度、有深度的优秀作品。

身在其位才能深刻体会到一项事业的艰辛,“四川新时代诗歌创作研讨会”仅仅是一个开端。我们相信,新时代诗歌是一项伟大而光荣的事业,每一位参与到当代新诗建设进程中的诗人、评论家和办刊者、读者都是值得我们尊敬和钦佩的,我们热切盼望着诗歌的创新、突破与提升,尽管路途坎坷,但我们依然对新时代诗歌充满信心。

猜你喜欢

诗人诗歌时代
诗歌不除外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诗歌岛·八面来风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诗人与花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