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CE主导的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探究
2019-12-23孙联伟程东阳胡婧赫
孙联伟,林 杰,程东阳,胡婧赫,谢 蕊,杨 岚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执业能力、提高专业素质和训练专业技能的主要场所。我校于“十二五”期间建成国内一流的护理专业实训基地,教学效果显著,提升了服务社会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实训教学、实训基地管理中成为必然趋势。根据学校“十三五”期间的重点任务,我们不断加强高水平职业院校实验室建设,强化实训教学环节,对护理实训基地进行高标准、高质量的硬软件升级,实现实训教学资源共享,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互动,进一步推动实训教学改革,提升护理实训基地信息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水平。
1 护理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必要性
《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1]指出,“以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为重点,进一步更新管理理念、完善制度标准、创新运行机制、改进方式方法、提升管理水平,为基本实现职业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发挥管理工作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引领和保障作用,不断提高职业院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2]指出,“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际”,强调“要加强教师培养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要建立与行业企业技术要求、管理规范、设备水平同步的实习实训装备标准体系。特别是要强化教科研对教学改革的指导与服务功能”。根据文件精神,作为培养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卫生行业技术人才的职业院校,改善实训教学环境,及时更新实训设备,规范管理,建立与医疗机构同步的实训教学标准体系,并加强专业教师信息化设备应用能力培训,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科学进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健康需求的人才的基本保障。实训基地要建设一套先进、可行的智能化综合管理体系,为一线教师、设备管理人员、实训教师、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估人员提供一个共享、互融、互通的交流平台,全方位提高实训教学、设备管理、实训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资源管理水平。
2 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的界定
2.1 信息化管理的定义
信息化管理是实训基地为达到实训教学目标,根据教师授课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和手段,有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的过程。信息化、智能化是管理手段,合理运行是关键,实训教学过程优化或创新是核心,实训基地的使用价值最大化是最终目的。信息化管理是通过信息化带动实训基地实训教学以及设备管理的创新,站在院校和专业发展的高度,可以借鉴长年积淀的学校文化、教学理念、管理机制、组织结构,将信息技术融入实训基地管理中。信息化管理是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实训基地内外部环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实训基地管理的信息化系统也要与之相适应,应是一个循环的动态过程,这一动态过程与学校的总体目标、教学环节、流程紧密联系在一起。
2.2 信息化管理的方法
信息化管理的核心是集成信息,其要素是数据平台和数据的获得,其中对已有数据的精确核准与深度挖掘至关重要。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把实训基地的实训室、授课时间、授课对象及数量、授课内容、应用设备及模型、消耗品应用及数量、实训准备负责人、实训课管理等进行集成,将获得的信息资源与相关专业、学科教师、授课对象共同分享。同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确定上课班级相关信息,有效支撑实训基地管理系统,达到高效应用教学空间和教学设备、降低实训耗材、提高实训室使用率、提升教学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的目的。在信息化管理中,进一步实行扁平化管理和网络化管理,实现面向专业学生进行教学服务的集成化管理目标。采取扁平化管理方式,重新配置每个教职员工、每个教学环节、每个部门的数字化资源,要求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实训基地管理人员可随时调出实训教学、设备采购与应用、教学耗材等所有数据,既实现资源共享,又实时监控实训管理各环节,防微杜渐,及时纠偏。优化实训基地的管理机制与流程,使校际、系部、学科、教师、师生之间的信息传输更为便捷,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使教学管理者与教工、实验教师与授课人员的交流和沟通更直接,管理效率不断提高,管理成本逐年下降。在此基础上,开展实训基地智能化管理。
2.3 信息化管理制度
学校信息化管理设备、设施以及教学用信息化交互系统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任何人不能挪为私用,确定信息设备管理负责人。为确保实训教学高效、高质量完成,需制定详细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如明确网络管理人员的任用条件,熟悉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有较好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信息处理能力并能制作网页、维护网站安全,具有协作和奉献精神是首要条件;其次是工作认真负责,有开拓创新精神。建立计算机设备管理制度、操作员安全管理制度、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教学监控设备管理制度、信息化教学设备管理制度、智能化教学交互系统管理制度等,保证信息化管理设备为教学所用。
3 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内容
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实训基地工作人员的管理、OSCE考核系统管理、智能化教学交互系统管理、实训教学设备、模型及材料管理等,具体如下。
3.1 实训基地工作人员的管理
实训基地工作人员是学校在编职工,统一由学校人事处和教务处两个部门管理,人事处对职工的基本信息、职称评定、工作业绩以及奖励情况进行管理,而教务处进行工作业务管理。对学校全体职工实行信息化管理,每学期均需在教师信息管理平台和教学管理平台登录,完成本人各种信息的更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逐渐信息化。人事档案是工作人员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领导考察、评价和使用人才的主要依据[3]。学校档案信息化管理为实训基地人员管理和人才培养提供可靠的数据。
3.2 OSCE考核系统实现考核和实训的智能化管理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护理专业实训教学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机械模仿阶段,教师演示,学生在模型上机械模仿;第二阶段是情景化演示阶段,教师给出情景,播放操作视频,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情景进行操作;第三阶段是智能化阶段,利用标准化病人、智能化的护理交互式模拟系统、完备的OSCE考核系统,完成实训教学任务和技能考核及评价。
3.2.1 OSCE考核系统 OSCE考核系统即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其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考核方法,而是提供一种客观的、有序的、有组织的技能训练与考核框架,在这个框架中每一个医学院校、培训机构或考试机构可以根据教学计划、考试大纲,设计相应的考核内容、考核方案和具体方法。OSCE考核系统是通过模拟各种临床场景来测试考试者的临床能力,是集知识、技能和态度于一体的临床工作能力测评方法。其特点一是测试目标明确、评分表项目具体,二是考站的一致性设计、标准化病人和病例的应用,三是模拟临床场景考核临床能力,四是包含知识、技能、态度考核。
3.2.2 OSCE考核系统管理平台 OSCE考核系统管理平台对实训基地的所有资源(教师、评委、考生、标准化病人、房间、设备、模型)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具备资源调度、智能化排课和排考、数据存储分析等功能。其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组织机构管理方面:充分考虑系统的扩展性、易用性、分布性,可以自由添加不超过3层的组织机构,提高管理、搜索效率,组织机构以树形结构显示,可展开与折叠整个组织机构,也可编辑、删除已存在的组织机构内容。强大的用户信息管理功能使记录用户详细信息、批量导出或导入用户数据、设置组织机构、批量设置密码、修改用户角色、用户查询与选择考试等具体管理工作便捷而准确。
(2)资源管理方面:主要包括设备管理,监控、摄像和录播管理以及房间管理。OSCE管理平台对设备进行分类管理,支持设备信息维护、统计等;自由设定多层分级目录,提高设备查询的速度和效率;支持设备添加、批量导入、修改、报损、删除管理;平台通过对摄像头管理,使实训教学回放、考试录播等成为可能,节省师资力量,有利于教学项目的研发。OSCE管理平台可设置房间的基本信息、考站类型、摄像头列表等,也可对面积超过20 m2的房间设置子房间,子房间可单独作为考站使用,提高实训室利用率,便于实训室整体调配。OSCE管理平台根据资源调配情况动态生成排考规划,支持智能化自动排考,支持预排,最大限度合理分配各种资源,能自动生成排考表,也可以按照房间或学生查看排考表,导出排考表;不限考站内容,不限考生数量,科学合理地分配设备模型、标准化病人、评委等资源,最终达到时间利用率、人员利用率最优化。
(3)成绩管理方面:具备客观化记录功能,可以将每个考生考试音视频信息、详细评分表、实际成绩等同步关联,并存储到考生独立账户中,使得考核及评价可追溯。
(4)实训教学方面:可以日历形式浏览实训授课预约信息,可查询申请、审批情况以及资源使用情况等。具体内容包括授课内容、申请房间、学生信息、授课教师信息、标准化病人信息、申请设备信息等,根据授课需求分配具体设备。可查询库存及各设备的状态,自动检测并处理资源冲突、人员冲突、时间冲突,对冲突进行智能化提示,提高排课效率和管理能力。
3.2.3 管理价值 利用计算机对学生、考生进行管理,不但能快速有效地提高实训室管理水平及效率,也可大大减少管理人员工作量,更高效、更快捷、更准确地完成实训教学排课、日常实验室管理工作,为实训教学设计和决策提供支持。这改变了传统人工管理模式,实现了实训基地管理数字化及自动化,从而进一步优化人员管理、教学资源配置、教学课程安排,为学校的长足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3.3 智能手机在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网络与因特网的结合、无线网络的全覆盖以及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4],手机交互式信息处理能力为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手机教学软件如蓝墨云班课、随时考、课堂派等应运而生,便于在教学过程中检查学生学习状况、出勤率以及课后反馈、答疑辅导等,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广泛认可。实训基地充分利用智能手机的多方交互式信息分享功能,协调授课排课、实训室管理、设备维护、学生课后学习、技能训练指导、社会服务等。视频、语音、文字的随时传送与分享,使实训基地课程安排更合理,实训教学设备和模型准备更规范、标准。实训基地志愿者通过微信群直接与指导教师沟通、交流,分享服务过程的不足与缺憾、收获与成绩,增强合作意识,同时培养志愿者实训室管理和有效沟通能力等职业素养。
3.4 实训教学设备、模型及材料的信息化管理
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基层单位,是完成实践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的最基本载体[5]。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医护人员岗前培训制度的建立,大型仪器设备、智能化模型、实训教学仿真系统、三维动画操作考核设备等相继应用到实践教学中,但存在仪器设备重复或配置不合理、存放分散、管理人员不明确、使用率低、独享专用、利用率低等问题。虽然OSCE系统能将一些实训教学设备进行集中化、共享式、智能化管理,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学设备和模型不适合添加到OSCE系统中。因此,实训基地要建立一个覆盖所有设备模型及材料的管理信息平台,并对不能添加到OSCE系统的设备模型进行专管共享;实行二维码信息录入制,通过扫描条码可追溯设备的详细信息以及存放地、保管人、适用范围、目前性能状况等,并把设备信息发布在管理平台供院系共享。实践证明,设备模型信息化管理是立足于基层、实现大型设备模型等资源共享的基础,能完善实训基地设备模型管理体系,发挥设备模型的使用效益[6],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4 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的成效
实训基地通过近两年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实践,提高了仪器设备和模型的使用率、共享率,每个设备模型从进入实训基地到报废的全程使用情况记录齐全,责任人明确,维护保养清晰可追溯,为实训教学设备模型的合理采购提供可靠依据。
综上所述,实训基地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智能化移动信息设备,能提高管理质量,是实训基地科学化管理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