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写在陈创天院士纪念特辑出版之际
2019-12-23李如康
陈创天院士是国际著名的晶体材料学家,硼酸盐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我国非线性光学晶体事业的领路人。
陈创天先生1937年2月18日出生于浙江奉化, 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历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北京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主任。1990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陈创天先生长期从事无机功能晶体材料研究,取得了多项世界级成果,引领着国际非线性光学晶体学科方向。他提出的“非线性光学阴离子基团理论”,已成为国内外同行公认的从定性转向定量的探索这类材料的理论依据;发明了低温相偏硼酸钡(BBO)、三硼酸锂(LBO)和氟硼铍酸钾(KBBF)等“中国牌”非线性光学晶体,BBO和LBO获得了商业化应用,KBBF则将激光拓展到了深紫外波段,为激光领域提供了迄今为止性能最优异的紫外、深紫外变频材料,促进了激光技术的发展,在国际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在科学上的突出贡献,陈创天先生一生获得了众多的荣誉和奖励: BBO 晶体1986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1987年获第三世界科学院化学奖;LBO晶体1991年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特别是由于在非线性光学晶体领域的重要贡献,陈先生2013年获得国际晶体生长协会最高奖之一——Laudise奖,为我国科学家首次获得国际晶体生长协会最高奖。陈创天先生是我国人工晶体领域的泰斗,为奠定我国非线性光学晶体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做出了杰出贡献,在非线性光学晶体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陈创天先生一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以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为己任,以社会整体利益为价值取向,始终践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唯实求真、淡泊名利,强调团队精神,报效国家、服务社会。陈先生曾多次拒绝国外的重金邀请,继续为祖国的材料研发孜孜不倦,病重住院期间依然关心我国的科研事业发展。他以非凡业绩和高尚品格,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尊敬和爱戴。同时,陈创天先生几十年如一日教书育人,他治学严谨、诲人不倦,为国家培养了包括两院院士、杰青和百人计划在内的一大批基础人才,为祖国的未来科研种下希望,犹如白昼流星。
2018年10月31日,陈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作为陈先生弟子,追随先生数十年,受益于先生无数教诲。先生走后,每一次思考,总能唤起对先生的回忆,也是对我们时刻保持科学创新的支撑。在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悉闻《人工晶体学报》出版陈院士纪念特刊,十分欣慰!这个特殊的时刻,仿佛陈先生又回到了我们中间,他的音容笑貌、谆谆教诲就在我们面前。他的办公室还继续保留着,正如同他的精神将伴随着晶体事业的发展而永存,这是我们后辈的宝贵财富之一,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我们首先要学习陈先生热爱祖国、忠诚党的科学和教育事业的精神。他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国际上表现出的民族气节令人动容。第二,要学习陈先生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陈先生青年时代遭遇特殊时期,改革开放后才迅速、系统地开展工作,其后的短短几年内就取得了世界级的创造性成果。陈先生六十岁以后又孤身北上,一手建立中科院北京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开创了先生事业的第二个春天。陈先生在生命最后几年身患绝症时仍呕心沥血,关心中国的晶体事业,可以说他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科学和教育事业。第三,我们要学习陈先生坦荡做人、淡泊名利、与人为善的优秀品格。陈先生个性率直、心地善良,胸怀坦荡。他常带着孩子般的天真,在沉思与大笑交替中与我们后辈交流、争论,也与我们一起高兴和畅想。最后,我们要学习陈先生提携后学的优良风范。知识需要传授,智慧需要启迪,思想需要导引,陈先生的学术研究涉及了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等多学科,他在许多学术领域都具有独特的认知和直觉,惠及许多青年学子。他培养的众多人才将成为我国晶体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石。
陈先生为世界及中国非线性光学晶体学科发展做出的贡献,永远铭记在广大晶体人的心中!让我们共同缅怀陈创天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