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意涵的四个向度*

2019-12-23陈祝华丁成际

关键词:文化自信伦理民族

陈祝华, 丁成际

(1.安徽大学 图书馆,安徽 合肥 230601;2.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总书记再次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1]将“文化自信”提升到与“三个自信”同等重要的位置,将“三个自信”变为“四个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次理论完善和升华,表明中国共产党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及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因此,塑造并不断提升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勇气和力量,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如何完整地理解文化自信,大致离不开四个方面,即:何谓文化自信、为何文化自信、何以文化自信、如何文化自信,也就是说,要完整地理解文化自信,就要全面理解文化自信之内涵、文化自信之缘由、文化自信之根据、文化自信之举措等四个具体的方面。

一、 何谓文化自信

何谓文化自信?不同的学者试图对之进行界定,展示了文化自信的不同内涵及其不同的理解向度。有的学者将文化自信界定为文化主体通过对文化客体批判性认识、比较性反思之后从而形成的文化认同的过程,从而达致对本土文化生命力与价值肯定的一种积极的稳定的心理状态。特别在文化冲突与文化选择中,文化自信展示为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可与依赖,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情感上高度认同的心理特征[2]。与上述理性的认知心理不同的是,有的学者强调的是政治情感的心理认同,认为文化自信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来自于政党、国家、民族对自身理想、学说、价值观等发自内心的敬畏和尊崇[3]。有的学者从民族文化的价值来概括文化自信的,文化自信表述了对本民族的文化价值的肯定及其发展愿景的信念,承载着本民族的道德取向与价值追求,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血脉与活的灵魂,凝聚着一个民族对历史与现实的认知与感受,并体现于一个民族大众的日常生活行为准则与行为规范之中[4]。这里文化自信的定义突出强调的是文化生命力,其深层次要求在于人的精神追求方面。有的学者是从文化自信的内容来认识的,认为文化自信应包涵四个方面的内容: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革命文化的自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以及外来文化兼容并包的自信[5]。无论从民族文化政治的还是心理的方面解读,无疑都是有偏面性的,没有从根本上与整体上来阐述文化自信的涵义。从整体上来说,文化自信是指由文化主体、文化客体与文化精神等方面的有机统一而形成的文化生命力的自信。其中,民族国家是文化自信的主体,文化主体在文化选择过程中的价值诉求,文化自信的客体是指对文化内容的自信,主要包涵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内容,文化自信的核心是文化精神的自信,文化精神是文化的灵魂,文化精神是文化价值选择的体现。

二、 为何文化自信

从历史上来看,文化传统是国人的情感寄托于中华民族统一与复兴的价值保证、精神支柱。从文化传统到文化自信,是历史之发展与时代之所需。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是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与文化帝国主义的迫切要求,是巩固与发展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的现实需要。

首先,从外在性方面来说,西方的文化帝国主义与文化霸权主义依然存在。文化帝国主义与文化霸权主义主张普遍意义和普遍价值的主题,这是以西方文化为普世价值来衡量一切的主张,以西方文化作为现代文明体系的标识[6]136。也就是说,以西方文明作为范型人类社会的“理想类型”。到现代社会,西方社会的“理想类型”日益走向“成熟”,以“全球化”成为其概念的表述形态及其精神本性。进一步分析来说,“全球化”的概念不仅仅是指向经济、科技与政治方面,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全球化”,其意义与价值的普遍性更为指向文化的“普遍性”或“全球性”,把全球他国纳入到所谓西方文化所指向的现代的文化模型,以西方文明的特殊性为普世性来建构世界,其强调“文化认同”是以西方的文化为“文化类同”而成为全球“文化大同”,西方文化最有“权力”具有普世性或“普遍意义与普遍价值”,其实质上是“文化帝国主义”或“文明帝国主义”,实质上是“文化霸权主义”,它的演变的逻辑套用黑格尔的范式来说就是:如果说“绝对精神”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幼年时代”,那么,“理想类型”则是它的“青年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壮年时代”,而“全球化”则达到它的历史发展的“成熟”和“完满”阶段——“老年时代”[6]143。可以看出,西方学者的思想核心是西方的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霸权主义,以西方的单一的文化模式为全球文化学习与模仿的样本,试图取消文化的民族性特点。若以这种西化的思想与方法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模式,中国的文化自信就难以真正地确立起来。

其次,从内在性方面来说,文化自信比其他“三个自信”更具有历史性与现实性,也具有更大的普遍性与普适性。文化自信强调的是对民族的历史与传统的自信,要求人们从民族固有的特点出发来思考,从历史传承中来求索,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与民族精神。相较之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强调的是当下的制度设计、秩序安排、利益平衡,其途径主要是通过利益博弈与制度设计来实现的。从形而上的层面来看,“四个自信”折射出对人的存在方式与形态上之不同理解: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的形上之基础是将人当作理性人、政治人、社会人来对待的,而文化自信是把人当作文化人来对待的。文化渗入到社会生活现实的各个方面,理论、制度、道路自信的确立有其特定的文化基础,如果缺乏与不遵循文化规律,道德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失去了根基,难以真正地有效建立起来。从现实形态上来看,民族是文化的主体与载体,伦常习俗对人民的生存与生活影响广大,它是社会制度、社会道路、社会理论的思考前提。从动态上来说,文化自信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提供支持系统与动力发展系统。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是中国人的精神所依之家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革命文化,指明了中国特色的社会道路发展的必然性,历史道路及发展目标,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是按照西方化的模式来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对中国历史与传统的东西予以尊重,对于历史道路与发展道路的评判,离不开文化的支持,离不开文化传统与文明类型的标准。文化自信能使理论自信更有理性,道路自信更有行动,制度自信更有保障,只有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才能更加深入地说明历史道路与政治道路的正确性,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自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坚定社会主义的发展自信。

三、 何以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有其深刻的客观依据、多样化的可用资源与其强大的适用价值。

首先,文化自信有其深刻的客观依据。其一,文化自信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对中国与世界发展的深刻研判之结果。当今之中国,经济总量、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得以极大地改善与提高,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没有得到相应的满足与提高,精神生活仍相对滞后,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二者之间出现了不和谐,国人的精神生活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许多伦理上的规范难以得到认同,道德冷漠现象比较普遍,如何提高与加强国人的道德情感与伦理价值共识,俨然成了一个时代严峻的时代问题。文化自信的及时提出,有助于国人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与民族伦理精神的认同感及凝聚力,从而提高与增强国家凝聚力与向心力。其二,文化自信与文化兼容并举。文化自信是民族的觉悟以及民族自信心的需要,文化自信首要的是以民族为主体的文化认同,但并非排斥外来优秀文化,文化自信需要有包容心与兼容并蓄的姿态,在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的同时,汲取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来提高与丰富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自信并不等于文化自闭与自大。

其次,文化自信有着多样化的可用资源。文化自信资源主要有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先进文化这个三个方面。就传统文化来说,文化自信植根于五千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赋予优秀的传统思想以全新的时代价值,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的有机统一。为了有效地抵制去中国化的思想与行为,我们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家庭、进校园、进单位,从而让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单位的组织文化和制度规范之中。我们要敢于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进行文化交流,讲好中国传统的优秀故事,阐释好中国传统的文化特色,传播好中国传统的“好声音”,从而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喜爱,增强中国人民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自豪感。就革命文化来说,文化自信传承于百年来伟大斗争的革命文化,伟大斗争的革命文化是巩固文化自信的基础和动力,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和升华,更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文化创造精神的生动、集中体现。就先进文化来说,文化自信发展于60多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先进文化,其具体包括市场经济条件下及改革开放时期所凝聚的反映时代进步的文化。

最后,文化自信有其强大的适用价值。文化自信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发展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自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实践运动,也可以说是中国人的价值追求与理想愿景的逐步实现的结果,其动力来源于多方面,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与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而形成合力,给中国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与资源,汇聚而形成了中国文化的根本。三者的合一,有效地避免了中国人的悲观失败感的不良情绪,不断地推动着中国人对中国社会制度改革与社会创新,从而坚定中国社会发展的自信。正如有的学者所言:文化自信夯实了中国民族自信的基础,从而有效地增强了民族自信的话语“底气”,增强了民族自信的前进“勇气”,增强了民族自信的磅礴“大气”[7]。

四、 如何文化自信

如何建立文化自信或者如何构建文化自信?从文化主体上来说,需要加强的是对文化认知、人的主体精神与本质力量等方面的自信;从文化客体方面来说,需要的是增强文化交流与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来发展文化自信。

首先,就文化认知来说,文化自信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当代文化的判断与文化未来的把握。从直接的文化形态上来说,文化自信源自于人的主体精神的自信[8],是人对自己本质力量的自信,是人的积极追求与主动创造的精神结晶,这构成文化自信的根本。文化凝聚并体现了人的主体精神,人若没有主体精神的自信就难以有对自己本质力量的自信。从文化的结构功能及动力系统来看,文化自信是基础性与动力性的自信,同时也是目的性的自信,有着重要的社会角色,其关键的作用在于维系着文化的产生与创造。从文化自信的核心要素来看,伦理精神自信①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一个民族对自己伦理的自信,是一个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的集中体现,就此而言,伦理精神自信是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根本。“尊道贵德”和“志道据德”以及弘道扬德的价值认识和价值追求,这是伦理自信的必然要求,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天下为公”、“为天下负责”是一种伦理担当与伦理使命意识的统一,从而激励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众苍生为时代、民族与国家贡献自己勤劳、勇敢、智慧和力量,从而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其次,提升文化自信需要凭借多种资源。首先,培育和提升文化自信,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论从内容特质、时代价值,还是国际影响力方面看,都彰显了独特的魅力,是我们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石。无论从内容特质、时代价值,还是国际影响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彰显了独特的魅力,是我们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理性和生存智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次,文化交流能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文化交流能消解狭隘的文化心理,文化交流的关键在于掌握文化话语权。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目的是为了发展民族的文化,增强文化的竞争力,与本民族文化特点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五、 结 语

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从提倡、培育到树立与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面对着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强调文化自尊,肯定文化自信,意义是十分巨大的。文化自信需要放在历史、现状及未来的宏观视域中来展开,需要从文化自信的“何为、为何、何以、如何”多个维度来具体地理解。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大、自负、自卑、自夸、自傲判然有别,文化自信蕴涵着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文化的主旨之一是解决人们的精神家园问题,文化自信的核心是民族伦理的自信。为了树立中华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培育伦理精神自信,并以伦理精神自信来推进和支撑文化自信。社会统一性的制高点在于达成价值共识,这是社会统一性的基础,而价值共识有其伦理基础,其中国文化形态表现为伦理道德型的文化形态,这也是重整社会的统一精神生活基础。当代中国文化依然是伦理型文化,社会的主体依然是有伦理、不信教,人际关系的调节方式主要依靠的是伦理,人们担心与焦虑的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伦理道德文化的沦丧。文化的沦丧是一个社会精神堕落的标志,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民族得以存活的最显著标识。树立文化自信,加强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迫切的任务。

注释:

① 伦理精神自信是伦理精神对自身意义和价值的高度肯定,指谓人们在道德生活中依据一定的标准和认识对于自己力量、精神和品格所作出的一种理性判断和肯定性评价,表征着人们道德主体性的确立并构成人们主体能动性的内在源泉。参见王泽应的论文《伦理精神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和根本》一文,发表于《道德与文明》2011年第5期。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伦理民族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华语科幻电影中的“伦理性”想象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