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心理分析及教学对策

2019-12-23白砚吉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体育教研室云南昆明6501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9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育锻炼体育教师

□ 白砚吉(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体育教研室 云南 昆明 650100)

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如火如荼的发展,我国国民的综合生活水平以及国力正在日益的提升,在这种背景之下,我国大部分的人们身体素质却在逐渐下降尤其以大学生为主,很多大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较差且不能达到国家高校的体质健康标准。而大学体育课的不断展开可以较为有效的遏制上述大学体育教学情况的继续发生。简单的说,大学体育课程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并可以促进学生们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以此来让学生们达到体质健康的标准并可以全面的发展。但是根据多年的调查发现,我国多数大学的体育课开展不容乐观,学生们大多对体育课的兴趣不足且产生一种抵抗心理,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对大学生的体育心理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到目前大学体育教学的一些缺点和不足,然后积极寻找解决的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而来全面提升我国大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以及大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1、阶段性体育心理特征

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大学体育教学而言,教师们大多只关注大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而且也开展了许多的体育教学活动来达到提高学生们身体素质的目的,反而对学生们心理素质以及心理状态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他们完全忽略了对学生们心理状态的了解以及对于心理素质能力的培养,这就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造成了仅仅以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作为衡量他们体育成绩的重要标准,而并没有对学生们的心理状况进行系统化的分析。这就导致了学生们在生活之中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些问题都会极大的影响大学体育教学的质量。以下是现阶段我国大学生所存在的体育心理状态的特点。

1.1、求知心理

伴随着当前我国社会和时代如火如荼的发展和进步,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和标准也在逐年增高。针对这种情况,当代的大学生们就不能只掌握基本的书本知识,而是要全面的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以及身体素质等。对于刚入大学的学生们而言,他们对于大学生活的一切都很陌生又充满新奇,所以对于大学的体育教学会充满好奇以及求知的心理。此外,因为大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较为发达,所以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会更加的仔细深入,而且会把所学的知识联系在一起以便未来的学习。虽然学生们在刚接触大学体育的时候会有极强的好奇心,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会严重降低学生们的体育积极性,同时因为大学课程过于繁忙复杂,学生们对于体育教学的兴趣以及对其的求知欲甚至会完全消失。

1.2、无助心理

拿我国目前的大学体育教学来说,大部分的大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甚至有很多的学生们对于体育知识了解的非常少。很多大学生们对于体育运动的真正内涵以及一些体育运动无法真正的了解并掌握,这也就使得他们没有办法把所学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恰当的应用于生活中的体育锻炼之中,这就导致了他们生活中的体育锻炼会得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除此之外,对于大学的体育教学而言,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少之又少,进而造成了学生们在体育锻炼之中的无助,心理就会对体育锻炼产生抵触的感觉。最后还有一些刚入大学的新生们,因为对于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却又不了解,所以在一个陌生的体育教学环境之中也会感到无助。

1.3、交际心理

大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并都汇聚在不同的大学之中,而大学生活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恰达的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不仅可以为学生们收获到更多有用的信息以及交到更多的好朋友,而且人际交往也可以发展为人际活动,这些活动都会为大学生的生活增光添彩。每一个大学生都有渴望交际的心理,因为人际关系的不断扩大不仅可以为学生们增添一些好朋友或者有用的信息,还可以为以后的发展和工作之中带来许多的便利。而学生们的交际心理在大学的体育教学之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因为体育运动就是一种很好的交际方式,大家在体育锻炼之中进行交际,不仅可以使体育学习更加的轻松有趣,而且还可以收获到真挚的友谊并逐渐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1.4、健身健心心理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大学生活会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他们也会相对的更加自由,而高中甚至初中因为学生们的学业较为繁忙,导致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所以在大学之中因为有大量的空闲时间,学生们就会选择大多数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甚至健身,以此来逐渐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并塑造完美的身形和形体。但是有些大学生们因为大学的事物较为繁杂或者其他的一些事情,导致他们不能合理的分配时间,无形之中会产生较大的生活压力且无处释放。所以想要有效的释放学习与生活中的压力,大学生们就可以通过适当的体育活动来积极的提高自己的身心健康,进而不断的把压力转化为学习和面对生活的新动力。

2、大学体育教学中体育心理分析

通过对我国目前多数的大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之后得出了以下的结论:当前大学体育教学对于学生们身体素质的提高已经得到的十足的重视。现在大学每年都会对学生们进行体质健康标准的检测,但是这种检测即使在一些方面有效的加强了我国部分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以及身体素质,但是却完全忽略了大学生们的心理素质状况对于体育教学的严重影响。当前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大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教师们往往把学生们身体素质的好坏作为体育教学的评判标准,进而忽视了学生们心理素质的提高,这就导致了学生们不仅不能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而且还会导致大学体育教学的效果较差且不利于学生们未来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想要有效的解决这种问题,在大学的体育教育之中就要多加关注学生们的心理状况,然后可以在学生们的体育心理素质的基础上来制定较为科学的大学体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此来保证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良好发展。

3、大学体育教学体育心理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对策

大学体育教学与以往的所有教学科目都大有不同,它不仅仅是为了向学生们传授一些书本上的知识,它最重要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们掌握一些必要的体育锻炼的技巧方法并养成一种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以此来让学生们在繁忙的大学生活之中得到心灵的放松。而大学体育与心理联系较为密切,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更可以让学生们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3.1、了解学生的心理障碍,寻找正确的突破口

大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把书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们,而是要让学生们了解并掌握到体育锻炼的相关技巧并养成一种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在大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们不能仅仅只在意体育的书本知识以及基本的体育技巧,更应该注重的是对于学生们体育心理状况的了解和培养。对于实际的体育教学而言,体育教师们要学会和学生们进行良好的沟通并成为好朋友,以此来不断帮助学生们减少无助的心理状况,此外还要全面的了解学生们的心理障碍并可以及时制定出全新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们勇敢的面对并克服体育教学中的多种困难,以此来全面提升学生们的综合能力以及身心健康。

3.2、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体育教学不仅需要脑力的运行,更需要体力的支持。而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一些放松活动仅仅是一些集体性的游戏,然后通过这种集体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以及团结的精神等。而对那些心理有些障碍的学生们来说,教师们一定要积极的引导这些学生们并给他们充足的关注和鼓励,积极帮助学生们重新对生活充满热情。为此,体育教师们可以采取体育知识理论与一些体育的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而提升大学体育的教学效果,然后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进一步使得学生们拥有良好的健康心理。

3.3、合理安排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大学体育教学之中会有一定量的学生们无法跟上教学的脚步,这就需要体育教师们可以及时的发现学生们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障碍。大学体育教师们要对每一个学生们都全面的关心,积极帮助他们解决体育心理的障碍然后根据学生们的体育教学情况来合理安排体育课程和教学方法,进而提升学生们的积极性和身体素质。

3.4、整合教学手段,缓解焦虑心理

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之中,学生们会受到社会以及学校家庭的多种方面的原因影响,导致学生们会产生多种多样的心理问题,而许多的学生们都会持续的处于这种焦虑的心理状态之中,此时体育教师们一定要全面的了解学生们的心理状况,然后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一些相应的缓解学生们心理状况的体育活动来放松学生们的心理压力,或者也可以通过较为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来调整学生们的运动量并逐渐完善教学的方式和方法。除此之外,体育教师们还要根据课堂的进展以及学生们的接受情况来进行相应的教学模式的调整,然后综合学生们的身心健康以及心理状况的发展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进而突出体育教学的效果。比如说体育教师们可以在教学活动之中设置一些太极拳的课程,让学生们在这个古老的运动之中来达到全身心的放松,然后在较为轻松的教学氛围之中逐渐感受到这种传统体育活动的魅力和思想,然后逐渐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并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4、结束语

大学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身心健康且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然后通过一些必要的体育锻炼活动来让学生们养成一种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并在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全面的放松自己的心情以及心理状态。对此大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们的体育心理问题一定要引起所有教育部门以及教育人员的高度重视,而大学体育教师们要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之中采用较为有效的科学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们心理素质的培养并对学生们的心理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然后把心理教育和大学的体育教学进行完美的融合,以此来不断的强化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状况,进而极大的提升大学体育教学的效果以及体育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体育锻炼体育教师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锻炼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