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体育武术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2019-12-23何会权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沧州06100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9期
关键词:人格武术大学生

□ 何会权(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北 沧州 061001)

学生是我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储备力量,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从某种程度来讲学生决定着我国的未来。培养出拥有健康人格的学生一直是我国高校努力的目标,更是我国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学生群体,大学生拥有健康人格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发展。在新时代下的大学生们拥有很多压力,很多大学生以此患上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因此,为了培养出拥有健康人格的优秀大学生,高校体育武术教学很重要。高校体育武术教学是一种新颖独特的教育体系,与在教室教学不同,学生在武术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加强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互动,教师可以在进行武术教导的时候充分发挥出体育教学的优势,对学生们进行素质教育,让学生们了解并领悟武术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们的健康人格。

1、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标准

第一,拥有正确的自我认知。拥有健康人格的大学生能够充分的进行自我认识,在接受自己的情况下评价、检讨自己、进一步完善自己。他们拥有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看法,懂得如何控制自己,坦然面对失败压力,能够及时调节心态,并且拥有明确的目标值得他们去奋斗。

第二,拥有很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健康人格的大学生适应能力强,能够和社会很好的相融在一起。他们知道社会消极的一面,但他们更注重社会发展积极的一面,在社会道德规范面前他们遵纪守法,富有社会责任感,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他们会不断提升自身行为、思想能力,以此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第三、拥有开阔的胸襟。具有健康人格的大学生,在与人交往中懂得换位思考、懂得尊敬包容,善于倾听沟通,他们胸怀开阔、诚实守信、与人为善,且富有同情心和爱心,能够和他人建立友好的相处关系。

第四,拥有团队合作精神。拥有健康人格的大学生懂得在竞争面前放下个人荣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让他们将自身融入集体,与他人进行有效的团队合作,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第五,拥有高雅的审美情趣。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内涵与修养,帮助大学生建造健康人格,间接影响到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世界观的塑造。

总而言之,拥有健康人格的大学生即理性又感性,激情与理智共存,完整与平衡一体,他们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2、高校体育武术教学进行健康人格培养的现状

学校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健康人格培养和塑造方案中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处于青春期后期的大学生们已经拥有辨别好坏是非的能力,此时正是大学生人格定型的关键时刻。这时有了学校教育的培养,大学生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接受到的不良教育都会被引导改正,养成健康的人格。然而在如今的社会里,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溺爱下长大的他们缺乏独立自主意识,不懂得宽容分享,也不懂得坚强勇敢。很多不健全人格的特征出现在这群被标签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身上。而即便不是独生子女的大学生也因为学业、家庭、不幸遭遇等问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健康人格,实行高效体育武术教学进行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迫在眉睫。

3、高校体育武术教学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养成的作用

高校的体育武术教学集身体活动、心理活动和情绪体验为一体,能够有效对大学生的健康人格进行培养和发展,为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提供了一个有力平台。

3.1、打造健康体魄为大学生良好人格打下基础

众所周知,适当的体育锻炼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一切的基础。为了打造健康体魄和完美身材,很多大学生都开始追求运动健身,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武术作为科学体育运动的其中之一,能够用更科学的方式来锻炼大学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为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打下了基础吗,让学生能在后续的武术学习中实现人格的良性发展。

3.2、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武术教学并不是只给学生传授武术技能,教师还需要利用其自身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培训,让学生得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当今社会,团结、友爱、刻苦、尊重等一系列优良品质都需要弘扬传承,在体育武术教育这个团体环境下,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同学之间的互动,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培养健康人格,从中找出更准确的自我定位。

3.3、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协作精神

高校的体育武术教学是一种集个人与集体于一体的活动,在武术学习中,学生能够从个人训练和集体合作中认识到团结集体的重要性,在竞争中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在团体合作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能力的有限,明白只有通过交流合作,大家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完成任务,由此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协作精神,树立正确的集体意识,培养乐于助人的优良品德,成为拥有健康人格的优秀人才。

3.4、让学生在挫折中磨练人格,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体育武术教学会让学生花费长时间来学习和训练,而长时间付出不一定就会有回报,在武术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需要学生自我克服困难,在挫折面前正确认识自己,重新对胜利发出挑战。在武术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意志会得到充分的磨练,他们会从中明白坚持就是胜利,只有艰苦奋斗才是走向成功的优良精神。而在体育武术教学里,教师起到的作用就是对学生鞭策引导,让学生能够用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用勇敢迎接挑战,最终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力和健康坚定的心理。

3.5、树立大学生的法规意识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武术教学同样有自己的规则,需要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时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不能有触犯规则的行为,只有在不触犯规则的前提下,学生才能进行自由民主的活动,而触犯了规则的人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拥有健康人格的大学生,懂得什么事遵纪守法,什么事社会公德心,在这个法律法规的投影下,大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能够会得到很好的培养,从而树立起大学生的法规意识和执法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4、提升高校体育武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教学效果的相关措施

4.1、加大对武术教学内容的优化,增强学生学习乐趣

就目前的高校体育武术教学分析,武术教学缺乏专业教材,很多高校甚至只有武术课堂没有教材书籍。而武术教学内容和方式呆板乏味,难以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这也导致了武术教学难以对学生真正的实施健康人格培养计划。所以要想提升高效体育武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教学的效果,学校就必须首先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专业武术教材,让教师能够在授课的时候结合书籍对武术进行更为直观的教学。教师可以收集一些武术相关的历史故事和武术动态演练视频,在武术理论课上通过多媒体想学生展示,让学生们能够感受到武术的文化魅力,以此增强学生们学习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时常开展一些武术比赛和表演活动,让学生们能够获得更多的武术交流和参与感,提升学生们对武术的兴趣度,促使学生能够在主观意识的引导下学习武术,发扬武术精神。

4.2、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因为学生众多,一个教学方案很难让每个学生都理解适应,接收到教师想要传授给大家的知识。所以教师在进行体育武术教学的时候需要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进行分析,思考出适合每个学生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因材施教是个很大并且很麻烦的工作,教师需要花费很大的心力和时间想出对策,之所以需要这么做的原因是这种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且全面的对大学生们进行健康人格培养,从而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培养出健康健全的人格。例如,一些学生不爱运动,在课堂上的状态也不怎么积极,那么教师就可以针对这类学生传授给他们简单易懂并且具有一定美感的武术动作;而一些喜欢武术热爱运动的学生,教师就可以教给他们一些实用性强、孔武有力的武术,进一步带动这类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还有一些喜欢表现的学生,教师就可以组织一些武术比武活动,满足这类学生的表现欲和切磋欲,同时在武术比武中还能让学生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向老师虚心求教,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武术中不断成长,从而培养出健康全面的人格。

4.3、完善武术教学场地,丰富器材等物质条件

目前,高校体育武术教学还是没能完全达到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目标效果,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我国高校的武术场地、器材等物质条件无法满足体育武术教学的需求。虽然目前国家已经加大了对学校公共设施的建设,但单单对于武术教学来说各方面都很局限,首先,很多高校并没有设立专门的武术教学场地,教师每次上课需要四处找空地来进行武术授课,直接影响了武术教学的授课效果,武术教学开展之初就被场地难题束缚住了;其次,武术教学器材缺乏也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武术器材作为武术的一部分,是不应该缺失的。没有相应的器材供学生们使用,空手比划体验感差,这样很难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武术的魅力所在,也很难让学生享受武术带来的乐趣。所以为了增强学生们的体验感,提升学生们对武术学习的乐趣,高校需要尽快规划出武术教学的场地,丰富武术器材等物质条件,确保体育武术教学能够正常开展。

5、结语

大学里的大学生们正处在稚气还没有完全褪去,社会心态还没有完全成熟稳定的状态,这个时候正是大学生们重要的人生转折时期,也是塑造大学生们健康人格的黄金时期。高校应该合理利用这个黄金时期,将高效体育武术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大学生们进行体质和人格塑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出拥有健康人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人格武术大学生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从武术传承方式看武术的发展战略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