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机理归因及相应防范措施研究
2019-12-23黄云郑州西亚斯学院体育学院河南新郑451150
□ 黄云(郑州西亚斯学院体育学院 河南 新郑 451150)
引言
学校开展体育训练项目,目的是不断增强学生的体魄,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但在实际展开体育训练时,却出现学生运动损伤的情况发生,并呈逐渐递增的趋势,甚至部分地区学校出现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猝死的严重后果。因此,我国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与关注。各校在开展户外体育教学时,应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的降低学生运动损伤概率,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提出新的研究课题。针对这一教学难题,若想有效获得相应的防范措施,首要任务应先追其原由,了解造成运动损伤机理归因,才可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
1、运动损伤概述
1.1、运动损伤内涵
运动损伤,指的是学生在参与体育训练过程时,因各种主观因素与不可预见的风险等方面原因,使他们的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而这种损伤,不仅来自与身体上的疼痛,同时,对学生的心理也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给予一定的重视,加强安全管理手段,尽量避免学生受伤的情形发生。
1.2、运动损伤种类
学校开展体育训练项目过程中,因不同的训练内容,会造成学生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损伤。常见的运动损伤种类包括肌肉拉伤、关节扭伤、腿部抽筋、筋骨拉伤、滑到摔伤、运动器材造成损伤、运动疲劳、重力休克、运动腹痛、中风等损伤。学校在开展体育训练时,出现这些不同层次的损伤,不仅给学生带来一定的伤害,同时,也对教师体育教学工作带来困扰。无论教师安排的较为舒缓的游泳课、不同体育器材运动,还是运动量相对较大的篮球课、足球课等,运动时若不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学生进行训练时都会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发生。
2、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机理归因
2.1、学生运动损伤防范意识较低
教师在开展体育训练过程中,虽对学生讲授相关安全防范措施,但部分教师只是一语带过,并未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导致学生对安全意识不够重视。而在实际训练过程时,学生也缺乏一定的自我保护的意识,随着自己的喜好进行训练。这样的训练形式,因学生自身对运动损伤防范意识未建立正确的认知,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受伤几率。特别是学生在高压的学习环境中好不容易获得户外活动的机会,加之学生性格不够成熟较为冲动,又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等等因素,都是造成运动损伤机理归因。当他们遇到自己较为喜欢的体育训练项目时,更会不分轻重的全情投入其中,对周围可能存在的风险而不自知,完全没有防范的意识。
2.2、体育训练过程安全管理意识浅薄
学生在参加体育训练时,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与学校的安全管理效果也有很大的关联。在传统教学理念下,部分学校对体育教学并为给予相应的重视,甚至有些学校会用其他学科替代体育课程。而国家近年来,一直倡导素质教育,应重视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学校为贯彻国家教学改革政策,逐渐开始重视体育教学课程,并向学生进行一定的体育训练。但基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开展体育教学,导致体育教师缺乏一定的安全管理意识。而学校也对教师缺少一定的培训,导致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运动时,不能全面、科学的对学生的安全进行管理。
2.3、教师教学理念理解偏差
我国教育领域内,因长期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导致部分教师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并为给予一定的重视,尤其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内容时,缺乏正确的教学理念。他们认为引导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只是为他们提供放松精神的机会,因此他们没有完善的教学计划去科学的展开体育训练教学内容。而基于国家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部分教师对这一教学理念,尚未形成清晰的认识,导致他们在安排相关体育训练项目后,就由学生自由活动,完完全全将课堂交给了学生。在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时,没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跟踪教学与指导,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学生因运动不当而受伤。
3、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防范措施
3.1、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学校在开展体育课程过程中,应重视加强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使他们生对其产生正确的认知,并能在参加体育训练时,逐渐形成自我保护意识。教师在开展户外体育运动开始之前,应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理论教学。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班级中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训练的态度,并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开展室内课堂教学。教师应运用有效手段使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体育理论教学中,并对其给予一定的重视,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开展理论教学目的。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着重向学生传递正确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在参与室外体育训练时重视自身安全,并令学生了解发生风险时可能造成的后果。教师在传达这样的知识内容时,可将一些发生风险造成身体损失的真实案例,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他们能对其产生深刻的认知,进而产生一定的安全意识。若教师只是单纯的讲授有关安全方面的理论知识,学生存在侥幸心理,不会对其产生正确的认识。倘若教师以图片的形式,将受伤人员的真实场景展现给学生,他们会更能直观化的看到运动不当造成严重的后果,进而提高其安全意识。
3.2、加强运动安全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措施
教师在开展体育训练过程中,除应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更要在课上加强运动安全管理,从而尽量避免学生运动受伤的情况发生。在我国教育领域中,从事体育教学的教育工作者,为预防学生运动损伤事故,通常会运用相应的手段,从而降低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同时,较为看重学校对体育训练的安全防护教育。学校在日常理论教学中,应不断向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这是学生有效开展体育训练的基础条件。教师在开展体育训练过程中,也应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的时,应先让他们进行相应准备活动。针对不同的体育训练内容,系统化、全方位的做好相应的准备活动。保障其内容覆盖全身,从不同层面加强学生的热身活动,尤其针对较易受伤的关键部位。例如,教师在开展游泳训练时,应令学生加强对肩关节、髋关节、以及腿部上的热身运动,这样他们在实际进行体育训练时,才不会造成肌肉拉伤等受伤情况的发生,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振臂、压腿等相关运动,使学生的身体可充分适应接下来的游泳训练。同时,教师开展体育训练对学生施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天气的变化、以及季节的变化。倘若是在炎热的夏天,教师应尽量安排较为舒缓的体育训练,避免学生因剧烈运动产生不适,造成运动损伤。
同时,教师针对不同性格特征的学生,应给予不同程度的关注。对于那些较为活跃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指导,避免他们胡乱运动造成损伤。此外,教师若想最大化的提升安全管理效果,应科学安排体育训练内容。在课程安排上应遵循由简入难、循序渐进活动原则,不可急于求成。且在学生实际投入到体育训练时,教师要进行合理分组。将身体素质相近的学生分到同一组,并根据每组成员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间歇时间。当学生在同一体育训练项目中,逐渐适应训练强调与节奏后,教师再科学的提高其运动难度指数。且在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时,应提醒男同学不可出现耍狠斗勇的情形发生,应互相帮助,相互协作,共同进步。
3.3、提高体育教师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
我国教育领域不断进行深化改革,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但在实际贯彻与落实过程中,教师应对这一教学理念建立正确的认知。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开展教学,是为了使学生能更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氛围中,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形式的发生,而不是任由学生自由发挥,教师放任不管,这样的教学思想是错误的。尤其是体育教师,他们在开展室外体育训练课程时,应强化其主导作用。首先,教师个人应对体育课程建立正确的认知。学生参与体育训练,是为了帮助学生身体得以健康的发展,有效贯穿国家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政策。因此,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应不断提高教师的责任心、以及教学能力。而这里所说的教学能力,一方面包括传达正确的体育理论知识的能力,体育教师应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有效提高学生体育训练的安全意识。而另一方面,学生在实际参与相关体育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熟知相应器材的使用标准、运动技巧、以及在某种运动中可预见的风险,并善于采取有效措施,去降低运动损伤发生几率。只有教师熟知安全管理内容,才可保障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尽量不受伤。其次,还应不断拓展教师的体育安全教育内容,在开展体育训练课程之前,教师应懂得如何检查体育器材、对不同年龄特征的人采取怎样的训练方式。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懂得对训练场所安全指数进行预判,能分辨风险因素,并有效排除,从而降低风险系数。例如,教师在训练场地发现相关体育器材发生损坏、或是年久失修,教师应改变体育训练内容,不可让学生再使用这些器材。教师并能以高度的责任心,去将相关情况及时上报校领导,令相关人员进行及时的维修与更换,并与校领导进行合理沟通,使其能对体育训练场地等给予一定的重视,促使校方加强体育安全建设。
4、结语
总之,本文通过对运动损伤内涵、以及运动损伤种类的概述,并深入分析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机理归因,深刻认识到在开展体育训练项目时,科学的教学手段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因此,体育教师应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运动安全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措施;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为安全的体育锻炼环境。使学生不仅在体育训练中,得到精神放松,产生愉悦的心情,并使学生身心都可得到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