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医学影像专业实习带教中的创新应用
2019-12-23张显文
张显文,李 红,李 娜,陈 娟,冯 苏
(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三峡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0)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培养和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较为科学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于医学影像专业教学,可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临床实习是医学影像专业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纽带。但近年来受医学生自主择业、考研等因素影响,实习生实习积极性发生较大变化。教学医院每天接收的患者就是案例教学的最好素材。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知识和能力结构与影像学科发展相适应,以满足社会对医学影像专业人才的需求。
1 医学影像专业实习教学安排
现代医学影像实习教学内容主要有X 线诊断学、计算机体层成像、磁共振成像、超声学、介入放射学等。影像诊断学实习内容多,学生实习时间相对较少,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一直是授课教师的研究重点之一。按检查设备划分,本科室影像诊断学实习内容包含CT、MRI、普通X 线和特检、超声影像。每部分实习时间3 个月,按照3 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理论讲授,即对实习内容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回顾与总结;第二部分为影像报告诊断室内观摩学习;第三部分为书写影像报告。其中第一部分的侧重点是对理论知识进行梳理与复习,为接下来的观摩和书写报告做准备。第二部分主要通过教师对整个影像诊疗过程进行演示及讲解,使学生熟悉影像诊断工作流程,了解所观摩疾病的影像特征及临床表现,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第三部分注重对所选案例进行报告书写,通过科室PACS 报告系统完成,由带教教师点评修改,使学生掌握影像报告书写基本技能及认识和解决常见病、多发病能力。
2 案例教学法在医学影像专业实习教学中的作用
2.1 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案例教学法的引入为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契合点。案例教学法扭转了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无法有效接轨,或者实践课程教学结束后学生只对某一方面的图像有一个浅显认识的局面。医学影像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拍摄的影像图片对病变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病变的出现原因和发展形态,揭示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对医学影像的学习和研究需要有大量的影像资料作为支撑,并对各种图像进行分析和对比,观察疾病发展趋势。医学影像教学就是让学生将对图像的感性认知升华到理性判断层次。教师通过精心挑选的来源于实际的典型病例(来源于医院临床一线,经过确诊的病例及资料),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架起桥梁,使学生可以系统、全面地对某一系统、器官的病变进行综合分析,提高探究式思维能力,培养诊断思路。
2.2 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使其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前提。目前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要求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扎实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创新,教师围绕学生关注的各种问题选择案例,并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分析,以学生为主体[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感受理论的魅力,认识到学好理论知识对工作的作用,从而在内心真正认同这一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2.3 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思维能力的锻炼。案例教学中教师提供案例,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对大量原始资料和信息进行判断与分析,这种“思维体操”既有效地锻炼了学生逻辑思维与综合分析能力,又增强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自觉性。(2)表达能力的提高。案例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案例讨论,发表观点,并进行辩论,这对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十分有利。(3)创新意识的培养。案例教学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为前提,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自学、思考、研究、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案例教学中,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非寻找“标准答案”,倡导发散型的思维方式。在带教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4)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检查的时候可以在PACS 病例库中挑选一部分案例图像,考查学生实际读片能力[2]。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病情,从病史、临床表现、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等方面入手,正确诊断疾病,并将其与相关疾病进行比较,锻炼实践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案例教学法在医学影像专业实习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3.1 案例库的建立
案例教学实施的关键在于案例库的建立。案例库内容必须依靠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筛选。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从医院得到大量、完整的案例资料[3]。完整的病例资料包括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查资料以及病理学资料。案例库资料的分类:(1)按照检查方法进行分类,如X 线、CT、MRI 和超声;(2)按照系统进行分类,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骨骼系统等;(3)按照影像表现和特征进行分类,如典型病例、疑难病例等。对案例库资料进行合理分类,有利于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紧扣教学大纲,根据教学重点、难点,从案例库中挑选那些能有效达到教学目的且与教材相结合的影像资料实施现场教学。我科将历年得到手术病理确认的典型病例装订成册并出版成书,同时不断更新病例库,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让学生没有重复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2 案例教学准备与实施
完成某一系统理论知识讲授后,在学生具备一定读片能力的基础上,教师可选择适当案例进行教学,使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教师应提前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案例,在课前仔细研读所选病例,如依据病史、临床资料等,推论患者影像学检查方式及实施手段,并利用病例中CT 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验证。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想法、依据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就某些方面如诊断方向、特征表现、基本病变等进行讨论。在一些疾病的鉴别诊断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种疾病的影像学表现,还要与影像表现类似的其他疾病相鉴别。教学实施原则是先单一方法,后多方法综合;先观察,后分析综合;先讨论,后总结。每周一至周五早交班有固定的集体阅片时间,主持教师事先挑选好读片案例,以往案例图片均由教师发言、学生听,改进后先由学生发言,分析病例,根据自己所学表达意见,而后由不同教师分析讲解,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发现自己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医生的诊断对图像进行综合分析,这样学生在分析图片的过程中也能了解到报告撰写方法,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4]。
3.3 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与评价
完成案例讨论及分析后,撰写报告以及提出诊断建议是整个案例教学的最后一环。该环节既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又能促进其提高综合能力。案例分析报告不同于普通诊断报告,其主要方向是对所描述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所以要求每位学生把自己的分析结果表达出来,并对观察到的影像形态给予具体描述,为最后的诊断结论提供依据。报告内容要精炼,尽可能客观地评述问题,以提高报告的质量和说服力。报告完成后,带教教师全批全阅,并在规定时间内将结果反馈给学生,指出好的方面与不足的地方,注重正面评价、积极评价。对学生报告中反映出来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可集中解答。同时,还可将实习课上学生的表现及案例分析报告作为考核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案例分析不是单纯地复述所学知识,而是要将案例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抓住要点,言之有据。目前,各实习科室的软硬件配套设备完善,资源丰富。实习生若遇到问题,可以随时通过任何一台工作电脑的PACS 系统、文献库、病理查询系统、检验系统、电子病历系统查阅随访病例、手术记录等,以解决疑难问题,了解疾病动向。
4 结语
在医学影像本科实习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活跃教学氛围,使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5]。我们在案例教学法创新方面做了一些探讨,积累了一些经验,实践发现这种教学法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学生在学习某个病例时,若研究不够全面,不利于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及提高对常见病的认识;病例多涉及CT、MRI 等检查结果,不利于学生学习最基本的X线诊断学,需要通过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补充,因此,要合理分配这两种教学法的比例;选取的病例难易程度、代表性都会影响教学效果,病例如果太难,会大大降低教学成效,选取的病例最好带有一定争议性并对学生有启发作用,如疑难、误诊、少见、漏诊、同病多样化的病例。因此,后续我们还需不断完善和创新案例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