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调内涵建设 突出特色创新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的体会与思考

2019-12-23刘世红黄振原范金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针灸考试技能

陈 文,刘世红,黄振原,汪 洋,范金华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北 荆州 434020)

2015 年,我校针灸推拿专业(简称针推专业)被遴选为湖北省特色专业。我校对此高度重视,根据《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品牌和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管理办法》(鄂教职成[2015]9 号)的相关要求,按照立项方案进行针推专业建设,在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等教学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强调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创新,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圆满完成了既定目标,并于2018 年9 月验收合格。现将专业内涵建设方面的体会与思考汇报如下。

1 专业内涵建设

1.1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建设期内,对行业背景以及各级医疗机构针推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研、分析,形成针灸推拿专业调研报告,明确专业定位。中医临床专业群建设委员会于2016 年召开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专题会议,修订完善了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构建了与传统“2+1”“师承制”并行的“1.5+1.5”人才培养模式。在“产教融合、医教协同”的引导下,基于学校—附院利益共同体,共建中医临床学院,也为校院双导师制的实施创造了条件。“1.5+1.5”人才培养模式:第一阶段(第1—3 学期):学生在校内学习基本素质与能力、职业基础知识与能力模块课程并见习,对所学专业和将来从事的工作形成一个初步认识。

第二阶段(第4—6 学期):第4 学期在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学习临床专业课,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理论授课、见习、床边教学、实训室“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等方式,使理论知识学习渗透到实践能力训练中。第5、6 学期为顶岗实习阶段,为期10 个月。

通过毕业生调查发现,利用寒暑假临床见习的学生,适应岗位所需要的时间明显短于其他学生,实行“1.5+1.5”人才培养模式后,这一效果更加明显。

1.2 发挥职业导师作用

聘请医院医生担任职业导师,充实教师队伍,实施校院双导师制。职业导师既是学生的人生导师,也是专业导师,具有双重身份,履行课程思政的相关职能,能充分发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1.5+1.5”人才培养模式和校院双导师制,实现了校内教学与校内实训、校外教学与实习基地临床实践一体化管理,有效地把针灸推拿专业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开展“一对一”因材施教,使学生早临床、多临床,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

2 教学改革创新

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紧紧围绕岗位技能,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以临床思维培养为目的,强化技能,使学生岗位技能得到明显增强,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1-2]。

2.1 培养针灸临床思维

从2009 年起,依托省教育厅课题“针灸专业学生针灸临床思维模式的启发、培养与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针灸教学探索”,我校着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及临床技能,对经络腧穴、针法灸法、针灸治疗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旨在培养临床思辨能力强、技能突出、思维与技能并重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通过模拟病人、立体化教学等方式,了解针灸临床思维与现代医学思维的不同,针灸临床思维与中医临床思维的不同,在面对病人时,第一反应是以经络学说为核心的针灸诊疗,进而通过针灸或其他方法,对疾病进行合理治疗[3-4]。我们从新生入校开始,通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课程,以及有针对性的讲座等对学生进行启发,通过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临床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针推临床思维[5-6]。

2.2 提升操作能力

针推专业对临床技能要求高,因此在校期间的技能培养与训练至关重要。本专业在设置之初就确立了突出临床技能这一人才培养原则。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逐步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提高技能操作、实践实训课时比例,针法灸法、推拿手法等课程的实训课时比例甚至达到60%以上,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进入临床就能操作。

在确定专业课程技能考核项目及标准时,我们加大操作技能考核所占比例,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课程总分,如针法灸法、推拿手法课程操作技能考核成绩的比例达到40%甚至80%以上。

2.3 以赛促学,检验教学改革成果

我校在岐黄针推协会支持下,每年举办两次专业技能及理论竞赛,即上学期举办推拿技能大赛和理论竞赛,下学期举办针灸技能操作大赛、画经点穴比赛和理论抢答赛。这些比赛,极大地激发了本专业及其他专业学生学习针灸的兴趣。

我校在2011 年11 月由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中医药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一届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技能大赛针推技能大赛上,获得团体二等奖;在2014 年10 月举办的第二届针推技能大赛上,取得高职组总分第二名以及健身功法集体项目第二名,15 个单项奖的优异成绩。在2016 年10 月举办的第三届全国针推技能大赛上,我校代表队更是一举夺得高职组总分第一名以及健身功法集体项目第一名。

3 专业特色

3.1 建设“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注重教师素质提高以及教学团队建设。针对入职3 年内的教师,指定骨干教师带教,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鼓励专业教师参与“512 人才培养工程”,发挥楚天技能名师和客座教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经过多年努力,教学团队建设已见成效。以本专业刘世红老师为负责人,以针灸推拿教研室为核心的教师团队,于2016 年被评定为湖北省职业教育针灸推拿专业刘世红名师工作室;2017 年12 月底,本专业教师团队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首批201 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之一,这也是湖北省唯一一个被认定的高职院校教师团队。

3.2 依托国家级技能考试基地

2017 年,我校在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省医学考试中心等机构关心下建成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中医类别)。该基地是湖北省仅有的两所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之一。在依托学校中医临床专业群资源承担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同时,该基地也为学校(包括针灸推拿专业在内)中医临床专业群建设做出贡献。通过建设集教学、培训、考核功能于一体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保障了我校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实践教学所需。专业建设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尽早、尽快熟悉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程序和要求,提高考试通过率,我们进行模拟考核;在课堂上对考试相关内容,如病例分析、针灸推拿操作等进行重点讲解;充分利用基地资源,结合实践技能考核要求,进行技能训练,为学生临床实习及考证打下坚实基础。

4 结语

3 年来,本专业按照设计方案及计划进行建设,在培养学生针灸临床思维,提高操作技能的基础上,“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完善校院双导师制、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完成国家级技能考试基地建设的同时,发挥名师引领作用,建设“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当然,本次省级特色专业建设过程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办学经费不足,应增加专业建设经费投入,实行激励机制。而建设数字化校园,全方位开展信息化教学,建设以针灸推拿康复为主,以学生为治疗师主体的全仿真医院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针灸考试技能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针灸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画唇技能轻松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