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网球运动上旋发球训练方法研究

2019-12-23石婧萱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11期
关键词:大臂抛球小臂

□ 石婧萱(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1、中国网球运动发展现状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中国网球水平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双冠军的李婷、孙甜甜到中国乃至亚洲的第一座大满贯单打冠军奖杯李娜再到王欣瑜、王曦雨、吴易丙等冉冉升起的中国新生代的小花小草们,中国网球的进步带给国人一次又一次的惊喜。近些年来,网球特色校应运而生,网球人口不断增加,趋于低龄化趋势。

2、上旋发球

2.1、上旋发球的含义

上旋发球是一种在发球的击球瞬间增加了前臂内旋动作,发力方向为7点钟方向朝右上方约1-2点钟方向挥,以上旋为主、侧旋为辅的发球技术。使用上旋发球会有明显的过网抛物线的弧度。以右手持拍者为例,上旋发球在落地后会有明显的向外弹跳(即右手持拍接发球者的反手外侧弹跳),发球落地后会有强烈的前冲性。

2.2、上旋发球的重要性

上旋发球是青少年网球发球技术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它是保障发球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也是网球比赛中时常应用的战术组合之一。上旋发球技术对青少年来书不易掌握,青少年阶段的比赛中,拥有高质量的二发上旋发球,会大大提升对比赛节奏的把控以及更加清晰的技战术应用,它对比赛的胜负起着重要的作用。

2.3、上旋发球的作用

发球技术分为上旋发球、侧上旋发球、平击发球和切削发球。每种发球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比赛时,要将几个不同的发球有效地利用起来,使弹跳、旋转、落点不同的球运用到不同比赛情况下,给对手接发球增加难度。

3、发球技术

3.1、发球技术要素

(1)速度。

对于发球来说,发球速度是一击制胜的重要因素,但是光有速度也不可行,要把速度和落点结合起来。随着科技和人们身体素质的提高,发球速度有着显著的提升。

(2)落点。

落点是发球技战术中另一个重要因素,有时会使用改变发球落点来得分。发球落点分为内角、外角和追身。变换发球落点的目的就是调动对方,让对方在移动中回球,增加对手击球难度,使自己发球后成为主动控制节奏的一方。而控制发球落点的方法就是使用上旋发球。

(3)弧度。

弧度是保证进球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过高或者过低的过网弧度都会增加发球失误的风险。

3.2、上旋发球的基本动作要领

(1)握拍。

青少年运动员十岁前的网球训练以培养兴趣为主,10岁后各个技术要系统、专业的练习,对动作技术的细节要求极高。发球握拍有大陆式、东方式和大陆式与东方式之间的握拍方式,大多数运动员采取大陆式与东方式之间的握拍方式既易于初学者,又对发出大力上旋发球有着辅助作用。握拍不宜握的太紧,如发现握拍手的指甲呈非常明显的白色,就是握拍太紧,需要调整一下力度。握拍过紧会影响动作的流畅程度,使动作看上去更加僵硬、不灵活。

(2)准备姿势。

发球前身体侧对球网,上体可多向右转。

(3)抛球和引拍。

以右手持拍运动员为例,抛球向左约11点钟方向抛出,较平击发球略靠左后。抛球后身体呈弓形,上体后倾,双腿下蹲,跨向前顶。拉拍由身体侧面画一个弧线到肩上或直接拿起到肩上,肩部展开呈“一”字形,持拍手臂呈两个直角形状,即大臂和身体为一个直角,大臂和小臂为一个直角,抛球手臂与引拍手臂类似呈一个对勾形状,击球前完成转肩翻肘动作。注意做“骚背”动作时,手臂和肩要放松,拍头垂下来时,可从运动员手里抽出球拍。

(4)击球。

挥拍轨迹为7点钟方向朝右上方约1-2点钟方向,身体朝击球方向向右上方转动并挥拍击球。利用杠杆原则对球施加旋转,击球瞬间增加前臂内旋动作,使右左向右、由下向上擦击球的后部,向右随挥。

(5)随挥。

击球后转体随挥。起初球拍会向右侧随挥,运动员通过转体最终使球拍收到身体左侧,随挥方向为运动员所发出的线路。

4、上旋发球训练体系及方法

4.1、技术

(1)徒手刷球练习。

使用一根铁丝穿过球,使球可以在铁丝上旋转,铁丝横放在运动员的头顶前上方约20公分左右的位置。运动员正对铁丝,大臂向前上方抬起约150度,大臂与小臂呈直角,手心朝向前,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带动手腕,手腕带动手心由下向上做徒手刷球练习,使球在铁丝上纵向转动。

(2)球拍刷球练习。

在徒手刷球的基础上,使用球拍进行同样的刷球练习。使用大陆式或偏东方式握拍方法,握住拍子的拍柄中间或靠前的位置,拍面正对前方,大臂向前上方抬起约150°,大臂与小臂呈直角,球拍与小臂呈直角,拍面横向从下向上刷球,与上一练习操作步骤相同。熟练后,即可将握拍调整到正常大陆式或偏东方式发球握拍,使用正常发球握拍进行刷球练习。

(3)抛球练习。

手指托球,类似托酒杯的手型。抛球时手臂伸直,手臂沿着底线向上抛球,手臂大约到眉毛位置即可停止,切勿继续向后挥臂,防止抛球靠后。运动员站在底线后,底线向球网方向约25c m左右的位置放置一把球拍,使球拍横放在场地上,每次抛球使球落在球拍拍面上视为抛球到位;或抛起球,使胳膊停在原地,抛起的球落下时可以被接住,也视为抛球到位。

(4)跪式发球练习。

以右手持拍运动员为例。右膝单膝跪地,左腿支撑,侧对球场,引拍动作为两个“L”形(即大臂与小臂呈直角,小臂与手掌呈直角),转肩翻肘,进行击球练习,随挥挥向身体右侧。注意抛球与正常平击抛球不同,抛球要多向左后方抛。

(5)徒手掷球练习。

运动员发球姿势,站在底线后,右手持球,做出两个“L”形引拍动作,即大臂与小臂呈直角,小臂与手掌呈直角,使用发球挥拍动作向远处掷球(也可把球换成矿泉水瓶或网球拍)。

在场地对面放一标志物,运动员抛球尽可能朝标志物抛,这样可锻炼运动员的抛球准确性。

(6)上旋高度练习。

运动员站在高度为4-6m左右的铁丝网前约35-45c m左右,从两个“L”形引拍开始,用夸大击球点的方法,使击球点更加向左向下移动,进行上旋发球高度练习,使发出的上旋球越过铁丝网,以保证发球的出球高度。

(7)完整动作发球练习。

使用多球练习可巩固发球动作,从质变到量变,使运动员发球达到动作自动化阶段,提高发球的稳定性。

利用辅助器材提高发球精准度。例如,发球区摆放四个标志物(一区内角和外角,二区内角和外角)。

以右手持拍运动员为例,在运动员左脚前25-30c m处摆放一把网球拍,每次击球后,要跳到球拍的前面。

4.2、体能

网球发球技术的上肢动作属于典型的鞭打类动作,但在完整的网球发球技术动作中,上臂的鞭打动作只是将身体各环节所积蓄的力量通过持拍臂最终作用于球拍来完成挥拍击球。然而研究表明,发球时的力量并非完全来自于躯干和手臂的爆发力。一个完整的动作所产生爆发力传递至整个链条系统,是借由腿部蹬伸动作产生的地面反作用力,自下而上传递至腰髋、肩部、手臂,最后至器械击球。由此可见,在研究网球发球力量训练时,应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强调训练的整体性。

下面是分别从力量、协调性、弹跳力、柔韧性等方面来探讨运动员上旋发球的各个要素。

(1)核心力量与协调性练习。

核心强大是保证运动链上的力量传递,使整体力量发挥应有水平的保证。核心力量训练是整体力量训练的第一步,从核心向四肢进行放射性力量训练,以提高整体运动能力为目的的力量训练必须包括核心肌群的参与。当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进行大力发球时,强大的核心肌群既能帮助身体协调发力,又能预防伤病的发生。青少年阶段是力量增长最快的阶段,发展核心力量练习在训练中尤为重要。例:平板支撑、仰卧起坐、团身两头起等都可以发展运动员的核心力量。

(2)弹跳练习。

原地纵跳摸高练习,立定跳远练习,收腹跳练习等这些练习有利于青少年运动员身体发育时期的弹跳力提升,对提高发球时的击球高度有着重要影响。

(3)上肢力量练习。

使用毛巾辅助进行“搔背”动作的练习,一人辅助固定毛巾在后背腰部位置,练习者拉住毛巾向上按发球挥拍的动作向上发力挥臂,练习者小臂挥到头部位置,辅助者即可松手。这项练习可以练习运动员的肱三头肌,有效地增加上旋发球的击球力量与挥拍速度。也可使用弹力带,哑铃等器械进行“搔背”动作的练习。

(4)肩部柔韧练习。

肩部柔韧性可使身体—肩—大臂—小臂构成发力的动力链条,在发球引拍、转肩翻肘与击球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4.3、战术

根据比赛中的实际情况选择追身发球、发对手反手侧或者变换发球落点,与发球后的前三拍战术组合。根据单双打比赛类型不同调整发球站位。双打比赛中,发球站位可协助进行i式站位和澳式站位的比赛战术。

4.4、心理与智能

比赛中,发球要使用上旋发球技术、侧上旋发球技术、切削发球技术和平击发球技术组合使用,让对方猜测发球的速度、旋转和落点,造成对方的判断错误和击球失误。理暗示训练法。教练在发球训练中使用心理暗示训练,可以巩固提高青少年运动员发球的稳定性,以锻炼青少年运动员面对关键分、“顺风球”、“逆风球”等的心理抗压能力,增强青少年运动员比赛自信心等。

比赛视频分析法可培养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对比赛的理解,清晰战术思路,培养勤反思的习惯,主动分析自己比赛中击球合理与不合理的情况。

5、结语

上旋发球技术是发球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比赛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技术不易掌握,所以在训练中我们要从技术掌握能力、身体素质能力、战术运用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多方面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进行分析,辅助其系统的进行上旋发球的学习。

猜你喜欢

大臂抛球小臂
自控飞机气缸销轴受力分析及疲劳校核计算
食品搬运机器人小臂的静态分析与优化
运用排球攻防技术培养学生战术意识的教学策略
做四肢保健操, 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
拨车机大臂俯仰系统去液压改造
抛球机的介绍及运用方法庞见维
爱上抛球运动
爱上抛球运动
螺旋卸煤机旋臂优化设计及改造方案
少林三十六式擒拿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