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重构与实践

2019-12-23赵树果静丽贤张玉环

人文天下 2019年24期
关键词:人才发展教育

赵树果 静丽贤 张玉环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与各行业的创新已完全融合,高等教育模式应与时俱进,适时调整,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模式的创新逐渐成为高校的焦点所在与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针对目前大学生创新培养定位需进一步明确、师资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教育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重构了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并进行有效实践,为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

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要求,也是对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催生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机遇和挑战。区域的创新人才匹配度、创新能力和水平等将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占据中坚力量的地方院校,其创新人才的培养无疑为其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开辟了新的空间。各高校要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主动适应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变化,更新创新人才培养管理理念,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努力实现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新作为。

一、地方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

(一)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是“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创新人才培养展现出新态势,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创新型人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工程。

(三)符合人民对高质量、多样化教育的新期待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有学上”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更加突出,社会各界对高质量、多样化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阶段性的新特征和新变化,要求提高教育质量,要求学习内容、学习途径、学习模式多样化;要求提供更加丰富多彩、更加便捷的教育,要求对学校教育进行深化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党的教育方针的一贯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是教育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要达到这些要求,就必须不断在人才培养体系上作出新的努力和探索。

二、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肩负的重要使命,培养创新人才,教育必须创新。地方高校是服务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体,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源泉,其立足地方,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国情、世情、教情、校情发生的深刻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国家、社会、行业、学校及学生需求与期望。

(二)师资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部分地方高校对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是教育的主要内容,授课教师缺少对教学内容、手段与方法的改革研究。部分教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减少了对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等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培养。

(三)教育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创新人才的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学校需要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探索新模式,创造更加宽松的教育环境,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地方高校重视创新人才培养,但是缺少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方法。需要结合新时代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教育模式,形成有点有面、点面结合的局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重构实践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回归本科教学,注重质量导向。

贯彻“政策优先引导”原则,鼓励优秀教师潜心教学,构建“名师垂教”的师资队伍,创新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组建课程综合改革教学团队;建立评价考核体系,完善激励制度;健全培训制度,提高教师能力与素质。注重团队建设,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整体效能。结合课程改革工作,进行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推行资源共享课程立项、教学改革与创新立项,提供经费支持,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引导教师回归本科教学,回归教书育人,充分发挥高级职称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完善教学经费的投入和使用方向,加大教学、科研设施的开放及利用,加强教学信息化及资源建设。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各学科专业特点、发展趋势及社会对专业本科人才需求状况,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坚持“知识、素质、能力”并重,培养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建立以社会需求为驱动的、以辨识、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学科专业平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内外合作育人、校内共同育人、家校协同育人,拓展育人资源。加强校城融合建设,积极对接企业,搭建人才培养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平台,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创新培养模式。在地方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在教学机制的优化和改革上,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制定教学计划,以“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竞赛驱动和项目驱动”支撑创新培养模式,以“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及学生自主管理三融合”实现创新教育过程控制,以过程管理保障改革成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依照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厘清“培养什么样的人”,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人才培养的特色。落实“如何培养人”,确定培养理念,人才培养基本要求,优化设计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进程表、教学计划拓扑图、培养标准实现矩阵等相关规定并有效实施。坚持质量第一原则,不断推进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突出研究性课堂教学、创新性自主学习两个重点,实施研究式、项目式、探讨型、实践型、自主学习式课程建设,重点加强基础课程建设,实现课程建设品牌化、创新教育特色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四)强化培养过程,培养高素质的新时代新人。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联动,构建融知识传承、能力培养、素质发展、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以人为本,提高管理效率。实行单独编班管理,形成团结向上的班级氛围、班级精神、班级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独特的班级文化。实施“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及学生自主管理三融合”的特色管理模式,实施专职管理人员为主,以“授课教师、导师(学习导师和专业导师) 和学生”为辅的“专兼并举、主辅结合”的管理队伍。坚持导师制“四年一贯制”、学生专业联系人制,确保了学生的各项管理有效、有序衔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主渠道作用,将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拓展与延深,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拔尖创新型人才。

(五)完善质量监控体系,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监控就是在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积极认真的规划、检查、评价、反馈和调节,以确保学校的教学工作按计划进行,并达到学校教学质量目标的过程。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及课程大纲等,加强本科教学质量的标准建设工作,完善与建立按需分类管理制度,制定完善包括“计划-运行-控制-反馈-改进”在内的质量管理闭环,实现了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的有机结合,提高了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执行效果突出。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建立了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做到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及时反馈、持续改进、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通过例会、检查、宣传、督导等措施,结合自我评估方式,确保了教学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建立基地教学质量基本状态数据库,发挥数据状态作用,实施质量常态监控。

四、结语

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科学的培养机制需要不断地形成和完善,对于创新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地方院校核心竞争力以及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地方高校工科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进行研究,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使地方高校的教育思想、方式和体制更加趋向于与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相符合,引导和提升学生主动发掘自身潜力的能力,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人才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人才云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