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形成中的国际贸易新体制:管理贸易

2019-12-22路涵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进出口国际贸易贸易

文/路涵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国际贸易中管理贸易得到重视。自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管理贸易形成后,其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中,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2 管理贸易定义

管理贸易(Managed Trade),就是指在贸易自由化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基础上出现的从贸易保护制度转向国际贸易的管理贸易制度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逐渐出现管理贸易制度,希望借此管理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管理贸易制度,通过对内控制,加强对对外贸易法规、法令的研究,制定谈判协定和条约,其具有加强贸易国之间联系的作用。该体制与传统贸易、自由贸易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管理贸易与历史上的自由贸易程度、范围、方式都存在一些不同。自由贸易政策,就是国家不干涉企业进出口贸易,企业可以与其他国家进行自由竞争,以此获得商品进出口权力。管理贸易,则是在国家政策或者相关条令的保护下进行贸易。贸易过程,有专门工作人员控制。虽然市场仍发生作用,但是会受到一些局限。第二,与传统贸易存在一些不同。首先,传统贸易与管理贸易两者的指导思想不同。传统贸易的指导思想,是以国家政策为基础,在此之上,对贸易进行管理,以此保证本国市场经济稳定。管理贸易,则是通过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商,对进出口商品进行控制与管理,以此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其次,发展目标不同。传统贸易进出口活动,主要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管理贸易则是为了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能够在提升经济实力,提高竞争力。第三,传统贸易与自由贸易政策制定方式主要由企业竞争力决定;管理贸易则是通过协商与谈判的方式确定,能够保证权力与义务平衡,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受到各个方面的控制与管理。实际运行中,管理贸易主要有四种形式:第一,单边协调管理。我国立法部分、关税部门等等,会采取单边管理的方式,进行控制与协调,具有加强的保护特色。第二,双边协调管理。该管理方式,就是通过不同部门的协商,签订协议,根据协议内容进行工作。第三,多边协调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是由区域性经济集团管理,能够保证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第四,国际协调管理,是最高的管理模式,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3 管理贸易产生原因

3.1 形成内在原因

3.1.1 资本主义生产与市场矛盾

在资本主义历史发展中,生产与市场矛盾是一直存在的问题。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这一矛盾不仅没有被解决,反而被激发,逐渐出现生产过剩的问题,应将经济整体发展。在二战后,出现经济危机问题,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有繁盛变为萧条,进出口贸易逐渐较少。西方国家为了解决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提出保护政策,对促进供给过剩问题出现。由于种种矛盾与问题,导致国际贸易新体制出现。

3.1.2 资本主义国际贸易发展不平衡

在世界第二次大战爆发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带头者,其工业生产占据世界工业生产的一大部分,出口量占据三分之一。但是在经济危机后,美国经济出现膨胀的情况。随着经济危机发展,西方诸多国家出现经济萧条,对外贸易年失衡的问题出现。为了解决经济问题,提高各个国家经济效益,衍生出管理贸易这一新的体制。

3.1.3 利益相关性

在上个世纪,随着各个国家经济发展,逐渐认识到世界经济体稳定的重要性。这也是衍生出管理贸易的重要原因。各个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力与利益,对贸易出口的重视程度住家提高。国际贸易新体制的出现,可以保护各个国家经济利益。

例如,在中美贸易战中,可以利用管理贸易,维护我国经济稳定发展,避免外界因素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过大影响。通过对我国经济贸易进出口的控制,各个部门的协作,可以发挥我国出口优势,降低贸易战对我国科技进口的影响,进而促进我国经济长远健康发展。

3.2 形成外在原因

3.2.1 区域经济集团发展

区域经济集团,以共同的经济利益达到某中经济合作而建立的制定或者规划某一经济项目的统一性规范的经济组织所制定的规范在起区域内有效,如欧盟。区域集团的成员国,则是通过内部协调,对现有资源进行调配,借此促进国家经济贸易发展。

3.2.2 跨国公司发展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跨国企业已经上万余家。随着跨国公司发展,不仅推动国家经济之间的联系,同时促进贸易进出口。跨国公司发展,改变传统工作模式,贸易行为不再受局限,通过对不同管理方式,推动企业经济发展,促进世界新体制发展。

4 形成中的国家贸易新体制:管理贸易影响

4.1 对发达国家发展的影响

管理贸易的实施,环节资本主义国家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其出现不仅加强进出口国家工业生产压力,同时避免经济危机再次出现。通过多方协调与控制,能够消除发达国家中存在的生产与市场营销矛盾,同时能够促进落后产业发展,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4.2 对发展中国家影响

第一,发展中国家应用管理贸易政策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不同方面部门的干预,可以保证进出口质量与工作效果,其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可以促进国家经济效益提升。第二,在国际市场上,发展中国家非常容易受发达国家影响。由于经济问题,发展中国家会受到企业经济的影响,导致进出口贸易面对很多问题。

5 管理贸易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策略

5.1 参与多边贸易体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在WTO中参与度越来越高,我国与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越来越深入。在管理贸易下,应增加与多边贸易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多边外界事务贸易商谈中,为国际合作奠定基础,以此提升国家经济。

5.2 支持区域性经济贸易安排

区域性贸易安排工作,可以增加区域性集团成员国,能够消除贸易中存在问题,可以提高各个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具有贸易创造的特点。贸易创造,是关税同盟建立后,成员国之间以新创造的来自同盟内伙伴国的进口,替代原先的国内生产的状况。其效果是由于内部关税取消,不再为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国内生产提供保护,以来自伙伴国的低价进口取代高价的国内生产,使消费者提高了福利。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成员国低成本的商品代替本国高成本的商品。不仅控制出口成本,同时能够提升生产质量。

5.3 推动双边贸易发展

双边贸易可以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同时能够实现资源优化,可以丰富国家经济结构。世界上,各个国家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都会考虑自身经济政治发展情况,贸易国经济政治发展情况,根据此制定针对性的管理策略,以此推动贸易工作开展。国际经济安全与政治情况,是我国管理贸易制定中研究对象。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实力。

5.4 建立适合国家贸易发展的组织

我国贸易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法律制度,无法根据相关法律进行科学管理工作。为了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转变思维,制定完善管理制度,为国家贸易发展奠定基础。第二,发挥商会协调出口秩序作用,提高国家影响力。第三,保护自身权益,避免出现贸易问题。

5.5 支持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主要组成部分,其是提高国家竞争力与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在实际工作中,应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在管理贸易中,加强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出口的作用,引导中小企业参与贸易发展中,以此提高工作质量。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多哈会议批准我国为正式成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成为该组织第143个成员国。自从中国加入WTO后,对中小企业发展带来很多机遇。为了维护我国经济效益的稳定,应为企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以此推动后续工作开展。

例如,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中小企业应通过此,发展自身优势,参与国际贸易中,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通过管理贸易,解决就业难的问题,避免出现产生过剩与供求不足的情况。一带一路的建立,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是一次机遇,是参与国际贸易,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日常工作中,通过国家政策与补助,拓展自身经营面,增加竞争力,为后续发展提供保障。

6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应重视管理贸易的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为国家经济贸易发展奠定基础。通过管理贸易发展的影响的分析,希望可以发挥其作用,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

猜你喜欢

进出口国际贸易贸易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