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树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①

2019-12-22于立增

热带农业工程 2019年3期
关键词:间作行距杨树

于立增 方 芳

(天津市宝坻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天津 301800)

宝坻区位于天津市中北部位置,临近渤海湾,拥有北温带良好的大陆性气候,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开展各种农林项目。近年,宝坻区大力贯穿执行国家林业发展相关政策方针,希望加快区域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优化丰富林业资源,确保林业产业发展始终蓬勃向上。

1 杨树人工造林发展现状

宝坻区根据杨树生长迅速的特点,建立了多处杨树速生林。当地选择的杨树树种材质好,抗压力强,造林后生长快速,能起到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农田防护等重要作用,且它也是当地最著名的“四旁”树木(村旁、路旁、宅旁、水旁),为当地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杨树成林可作为木材提供给建筑行业,进一步提升地方杨树造林的经济价值。当地5 ~7 年的杨树平均胸径达到25 cm 以上,树高达到13 ~17 m,亩年平均生长量为1 万m³,亩年平均木材纯收入达到100 万元。

近年,杨树造林发展陷入迟缓,植树后生长发育慢且容易出现病树,植株成活率从90%降低为60%,原因是当地杨树造林中出现了严重的病虫害,暴露出当地林农栽植管理技术不到位。

2 栽植技术要点

2.1 苗木选择

北方地区可选择生长速度快、材质优良且抗逆性更强的小黑、小青系列品种,同时可采用无性繁殖苗,并配合扦插繁育苗木。

2.2 整地

杨树造林在整地方面采用“四大一深”栽植技术,利用大苗、大穴、大株行距,施大肥并深栽,整个过程可有效提高成活率,保证杨树根发育良好,同时也能不断强化其抗风、抗旱能力,利于培育圆满通直的无节良材。造林中也要结合细致深翻整地,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杨树根系对深层土壤的水分吸收利用能力。

2.3 密度规划

结合当地杨树人工速生林培育的材种,传统林农的杨树造林密度有误,导致在过密环境中病虫害的肆虐发生。发现后,当地林农调整了造林栽植密度,无限倾向于对大径级林材的有效培育。例如在1 个轮伐期内不主张间伐疏伐操作,采用稀植技术,配合农林间作,确保每株杨树都能充分受光。当地使用6 m×6 m、7 m×7 m、8 m×8 m 规格的株行距,保证间作5 a,行距10 m,株距4 m 的规格进行间作,保持大行距为25 m 左右,小行距为3 m 左右,间作农作物为6 ~8 年。该密度下,杨树轮伐期为10 ~12 年,成材胸径大约为50 cm 左右,立木蓄积最高为250 m³/hm2。这样可解决传统杨树人工造林密度偏大问题,合理节约造林费用,生产出更多木材径阶较大、价格较高的林木品种。

2.4 杨树造林的创新方法

杨树造林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的创新方法,在80 cm 的大穴中回填1/3 耕作层土,将苗木放入大穴中扶正,标直,再填入1/3 深坑土,此时轻提苗木,确保苗木根系完全舒展,踩实,浇足量定根水后等水完全渗透再填入最后1/3深土并踩实,最后封土培起蓄水盘,完成造林播种耕作工作[1]。

3 杨树造林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3.1 食叶虫的防治措施

食叶虫是杨树常见虫害,防治措施遵循“预防优先、科学防控、合法监管、强化责任”的原则,强调以营林措施为基础,结合生物制剂、仿生农药以及植物性杀虫剂为导向,再协调当地人工、化学、物理等方法展开一系列防治措施[2]。当地采用人工措施防治食叶虫越冬,翻耕土壤,收集落叶,减少越冬食叶虫蛹的基本基数。同时采用杀虫黑光灯杀灭成虫羽化盛期的食叶幼虫,大规模降低下一代食叶虫数量。

3.2 溃疡病的防治措施

首先,可在分身孢子器成熟开裂前对其发病部位采用刀刃配合化学农药进行刮涂与喷涂,化学药品包括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200 倍液,喷涂1 次/周,连续喷涂3 次。其次,在树干部涂白,并在冬季上冻前对树干涂抹石灰豆浆硫磺混合液,避免由冻伤引发杨树溃疡病。选用优质苗造林,保持苗木含水量,提高杨树造林苗木的整体成活率与生长态势。最后,及时剪除病梢部分,将其烧毁或深埋,避免溃疡病病菌传播[3]。

4 结语

笔者以天津市宝坻区为例,深度探讨了当地的杨树造林病虫害防治策略,希望以此优化地方杨树造林发展态势,提高林业发展效益。

猜你喜欢

间作行距杨树
不同间作物对连作葡萄生长影响初探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辽宁不同生态区行距配置对玉米形态、光合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间作黄豆、花生对核桃幼苗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缩行扩株”对重庆丘陵山区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跟踪导练(五)
种植密度和行距对荞麦田杂草及荞麦产量的影响
杨树山漫画作品欣赏
果园实行间作套种的优势与模式
杨树上为什么会有许多“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