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白杨无性繁殖育苗试验技术推广应用①

2019-12-22次仁卓玛

热带农业工程 2019年3期
关键词:温棚苗圃侵染

次仁卓玛

(西藏山南地区林业局园林局 西藏山南 856000)

银白杨(populus alba linn)属杨柳科杨属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绿化造林树种,具有耐寒、抗旱、病虫害少、树体美观、高大、材质好、适生性强的特点。西藏山南地区主要分布在拉萨、林芝等广阔地区,被广泛用于防风固沙,做建材、薪材、家俱、雕刻工艺品等,使用价值高,倍受当地群众青睐。但由于受到无性繁殖、扦插极难生根的影响,阻碍了银白杨的大量繁育与该苗木的快速发展。

山南地区现有银白杨天然林面积约133 hm2,每年采伐量为150 m3,而需求量为2 000 m3以上,供需矛盾日益激化,为缓和供需矛盾,满足山南地区造林绿化与“两江四河”绿化工程的种苗需求,大力开展银白杨无性繁殖(扦插)育苗试验,探讨其无性繁殖已势在必行,山南地区林业局中心苗圃2015 ~2016 年连续2 a 对银白杨的无性繁殖技术进行了试验,为全区的银白杨发展优良无性系培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过试验,现已初见成效。

1 试验目的

经过初步试验,不断扩大推广繁育面积,加速繁育速度与提高质量,确保当地乡土树种的特种价值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为大力发展当地乡土树种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进而解决银白杨难于繁殖、不易生根的难题。

2 试验材料

银白杨种条来源:山南地区中心苗圃周边林卡(东经91°45′,北纬30°20′)内银白杨优树采集一年生萌条。试验地点为中心苗圃塑料温棚内,面积约为0.133 hm2。

3 试验内容

于2015 年3 月5 日开始试验,对采集的银白杨种条进行插穗前处理,将种条按长度16 ~18 cm,粗度1.5 cm 的规格剪取插穗,以50 根为捆整齐摆放于处理池内,以备药物处理[1]。种条处理是将剪好的种条按1 ∶1000 的生根液、水的比例浸泡8 ~10 h。整地按常规办法进行土壤处理、施肥整平做畦(畦长可根据温棚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按南北行为宜)。扦插是将处理好的插穗按株行距20 cm×20 cm 的宽度扦插,上端露地3 ~5 cm,插后立即灌水,每亩扦插株数15 000 株。按中等管理水平进行苗圃管理,7 月底温棚揭去塑料,10月底苗木落叶后进行调查验收统计。银白杨当年生苗高1.8 m,地径1.5 ~2 cm 以上,当年扦插成活率为90%,2015 年扦插苗木成活率为92.5%,2016 年扦插苗木成活率高达93.8%以上,当年生平茬苗高2.5 m,地径2.5 cm;2 年生留圃苗高2.8 m,地径2.5~3.0 cm,且生长健壮速生抗病虫害(锈病)[2]。

4 试验结果

通过试验证明,银白杨在中心苗圃的无性扦插繁育试验技术是成功可行的,尤其是龄级为一年生的种条,其种芽的饱满度、生根数极高,扦插成活率均为85%以上。通过试验对比,该树种与新疆杨、北京杨等树种在抗病虫害方面表现极强(锈病、腐烂病等),且生长势呈中上等水平。银白杨树种属西藏当地树种,无需大量引进驯化培育,成本低,只需掌握该树种的繁育技术,大力推广栽植,就会解决当前苗木供需之间的矛盾。特别要注意的是掌握好种条插穗的处理,扦插时间以及大棚温度,种条扦插初期温棚气温应在35 ℃左右,夜间温棚封闭,白天保持温棚通风状态,促进扦插种条愈合组织的尽早发育,保证扦插成活率的提高。

西藏地区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对该树种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客观影响,成龄树群中极易发生银白杨流胶病,该病是潜伏侵染真菌病害,具有突发性、多发性和毁灭性等特点,可引起树皮裂、坏死。主要以银白杨高龄树木病为多[3],发病初期,在光皮树干患病部位渗出褐色或灰色半透明树胶,当寄主衰弱和空气温度较大时,病组织迅速坏死,树皮松裂、脱落木质部显露,周围出现隆起的。即为流胶病,此病病原为侵染性和非侵染性2 种,侵染性流胶病的病原为Cytospoya.sp.属半知菌亚门的真菌。非侵染性主要是由霜害、冻害、病害、雹害、机械损伤、施肥不当、土质黏重、排水不畅、遭受旱涝、日灼等引起。防治方法:①用刀将病部的坏死部分刮除可深达木质部,然后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或1 ∶1 ∶30 波尔多液等杀菌剂,药液干后再涂上一层生桐油或清溪,对病部进行封闭;②加强管理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注意造林密度,营造混交林;③改善林地周围环境卫生状况,清除带病植株,刮除病斑,并做好提前预防。因此要严格控制其病害发生蔓延。

5 效益分析

5.1 温室育苗详情

2015 年温室育苗面积约0.133 hm2,所需种条30 000 株,按20 cm×20 cm 株行距扦插,当年出圃苗木25 500 株,成活率90%,苗木损失率5%,大田移植面积约0.333 hm2;40 cm×40 cm 株行距移栽定植。

2016 年温室育苗面积0.133 hm2,所需种条30 000 株,需平茬银白杨种条4 200 株,7 根∕株。当年出圃苗木26 365 株,成活率92.5%,苗木损失率5%,大田移植面积约0.333 hm2。

5.2 温室经济效益

2015 年扦插0.133 hm2,成活率90%,成活株数为25 500 株,每株按3 元计,即76 500 元。成本投入:管理费37 800 元,水、电、肥料、农药等700 元,塑料薄膜6 500 元。2015 年产值76 500元,成本费45 000 元。

2016 年扦插0.133 hm2,成活率92.5%,成活株数为26 365 株,每株按3 元计,即79 095 元;扦插成本投入:管理费37 800 元,水、电、肥料、农药费700 元,塑料薄膜6 500 元,共计45 000 元;2015 年两年生留床苗产值138 450 元,成本投入:管理费18 900 元,管理面积0.333 hm2,水、电、肥料、农药等1 750 元,2 年生留床苗木成本投入为20 650 元,两项产值合计21.76 万元,成本合计6.57 万元。

5.3 社会效益

加大乡土树种的繁育与推广,进一步增加和扩大了适生乡土树种的培育面积,保持生态平衡,突破了银白杨无性繁育技术的难关,填补了银白杨乡土树种无性繁殖在山南地区的空白,进而对改善环境,增加收入,提高人民身心健康有积极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温棚苗圃侵染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花生黄曲霉侵染力
林业苗圃设计与苗圃管理分析
种植苗圃抢先机 解决好这些问题
大白菜苗期根肿病抗性快速鉴定方法
枯萎镰刀病菌侵染西瓜幼苗的过程特征
曹永华
村姑
车顶苗圃
连阴天气下温棚内逐时降温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