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①
2019-12-22王建
王 建
(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河南驻马店 463700)
玉米产量提升有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但在实际种植中需要与气候、土壤、自然环境等因素进行紧密结合,并且还会受到种植技术与病虫害的影响。因此要提升玉米产量,就要推广新技术。
1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1.1 选地与整地
玉米根系十分发达,因此适应能力较强,无论土地贫瘠还是肥沃,其生长态势都比较良好。但玉米的茎杆十分粗壮,根系分支较多,生长中需要的水分与养分较多,提升了对土壤的要求[1]。因此在种植玉米时,要保证土壤肥沃,利于排水,这样才能提升玉米产量。由于河南地区容易发生干旱,因此在耕种土地时要保证覆土,同时选择疏松的土质,努力构建适合玉米种子萌芽与生长的外部土壤环境。在种植玉米前,加强土壤耕作[2]。
1.2 挑选种子并进行有效处理
玉米种植中,精选种子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需要剔除病虫粒。选择优良的种子会对玉米产量产生直接影响,在选择优良玉米品种时要以具体的农业状况作为参考依据。通常,选择种子包括粒选与穗选。粒选是根据种子大小选粒,保证玉米能正常出苗;穗选是清除病虫害与发育不完全的玉米穗,选用优良种子进行种植。选择晴天晒种,能提升种子的吸水性能,提前出苗,使玉米出苗齐、匀、全、壮,降低种子的发病率[3]。另外,经过晒种的种子发芽率高,利用清水进行浸种能促进发芽,保证出苗整齐。浸种通常使用冷水或温水浸泡,经过浸泡的种子不能在阳光下暴晒,要保证种子通风,若有需要还要进行化学处理。
1.3 播种玉米的方法
由于种子存在差异,玉米苗的高度明显不同。影响玉米播种的因素较多,例如土壤条件、气候等。在播种时可以适当提升播种量,保证能出壮苗,种植密度取决于播种方式、气候条件等因素。早熟品种生长周期较短,因此可以选择密集种植。由于玉米品种产量存在差异,因此种植密度也明显不同。另外,灌水条件的差异也会对其产生影响,缺水时要保证灌溉的及时性,这样种子才能正常生长和发育。播种时,要注重覆土厚度及播种深浅[4]。施肥中要保证种子与化肥的距离,避免直接接触而影响种子的发芽甚至烧死种子。
1.4 田间管理
进行田间管理时,查苗与补苗十分重要,如果缺苗情况严重,可以通过带土植移的方式进行补种,对根部浇水提升存活率。在苗期对玉米进行有效管理能促进苗情转化。做好壮苗工作,根据玉米的品种选择适宜的留苗密度。如果条件适宜,要适当松土避免土壤板结,及时清理田间出现的杂草。
1.5 收获
玉米成熟后要挑选合适的时机进行采收,提升玉米产量。最好的时机为玉米表面发白同时裂开。玉米收割后要进行晾晒,使玉米水分达到水分含量标准以下。在乳熟期进行玉米收割会降低玉米产量与品质,因此要在乳熟期后进行收割,提升产量,减少收割以后产生霉变。农户在进行收粮时要尽量散开保持通风。玉米成熟后要及时收割,否则与地面接触会产生霉变,不利于玉米产量与质量提升。因此在收获时要选择适当的时机[5]。
2 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2.1 病虫害类型分析
2.1.1玉米螟
玉米螟是一种钻蛀性害虫,在实际生产中十分常见。玉米螟会在玉米苗上留下许多小孔。玉米螟自身具有特殊性,可以蛀穿玉米苗的心叶,当玉米抽穗后,害虫会直接洞钻玉米的雄穗,基部会因此折断。害虫吃掉刚刚结出的籽粒,取食玉米后,在大风天气容易将玉米吹断,对玉米的质量与产量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2.1.2大斑病
玉米叶面的主要病症危害为大斑病,严重危害玉米叶鞘与包叶。在病情初期,叶片表面会有一些较小的灰色斑点,随之会影响到玉米的叶脉,最后玉米叶片中间发生褐色与黄褐色大斑。若在空气湿润的地区产生这种病症,大斑会进行迅速蔓延,逐渐扩散在叶片上,叶片就会逐渐变黄甚至枯萎,也会影响到果穗与包叶。大斑病在湿润的地区发病率明显更高,尤其是温度高的地区更加容易产生这种疾病[6]。
2.1.3玉米病毒病
玉米生长时十分容易感染矮花叶病,玉米出苗期到七叶期是玉米生长最关键的阶段,但这个时期也是矮花叶病高发时期。若发生这种病症,花叶上会存在绿色的点和条,扩散后存在于整个叶面,整个叶片发生黄绿色或黄色的条纹。一旦发生这种病症会对玉米的生长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与正常生长的玉米相比,其高度差距十分显著。
2.2 玉米种植中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2.2.1物理防治
为了提升玉米的产量,在种植玉米时要以预防为主,以治理为辅的原则。在选择玉米种子时,要选择抗病能力强的玉米种子,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玉米病虫害的发生率[7]。在播种玉米前,应该通过药剂拌种,这样能显著提升玉米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施肥时,要提升玉米钾肥的用量,可以在平常用量基础上多施用一些,这样能提升玉米自身的抗病性能。另外,及时清理玉米植株中的残体与枯心苗,避免病虫害进一步传播与扩散。如果玉米植株中存在病变苗,应该及时铲除病变苗,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避免发生病虫害的传播。
2.2.2化学防治
玉米在种植中,玉米斑病、玉米红蜘蛛与玉米螟都是十分常见的病虫害。当玉米植株抽雄后,容易产生玉米斑病,一旦产生病害则会造成大面积发病,玉米植株中超过1/5 的叶片会发生斑病。可以利用浓度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配置成500 倍液的防治作用更加显著。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以将浓度为75%的药剂配置成700 倍液,通过玉米喷液进行防治。每隔7 ~10 d 对玉米植株喷洒1 次,连续喷洒3次就能显著提升防治病虫害的效果[8]。当玉米成长到心叶期,可以通过辛硫磷颗粒剂进行防治,每亩玉米地使用1 ~2 kg,浓度保持为2%。当玉米成长到打苞期,利用溴氰菊酯乳油(浓度为3%)配置成1 000 倍液,进行虫害防治。可以利用蘸滴花丝方式对二代玉米螟虫害进行防治,当玉米发生玉米红蜘蛛虫害后,发生初期可以利用甲拌磷颗粒(浓度为5%)进行防治,每亩使用1.5 ~2.5 kg 拌干细土15 kg 撒施土表。如果玉米红蜘蛛虫害比较严重,可以通过索朗乳油(浓度为5%)与哒螨灵乳油(浓度为20%)配置成2 000 倍液进行植株喷洒,间隔1 星期进行1 次喷洒,这样能获取非常好的防治效果。
3 结语
玉米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种植范围十分广阔,其产量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玉米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是一门十分复杂与系统的工程,从选地整地、选择良种、播种到防治病虫害,每个环节都十分重要,需要在种植玉米时严格操作规程。因此需要对高产技术进行积极探索,提升对玉米病虫害防治,实现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的目的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