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露地春茬西兰花栽培技术①

2019-12-22刘道霞

热带农业工程 2019年5期
关键词:分苗花球西兰花

刘道霞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响水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江苏盐城 224600)

西兰花又名绿菜花,是十字花科芸苔属甘蓝的变种,西兰花可食部分较多,营养价值高。近年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高品质西兰花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直接促进了西兰花种植产业的发展。结合江苏省响水县的气候条件,积极发展露地春茬西兰花栽培,有利于西兰花提早上市,帮助农民群众获得更大的收益。但在露地春茬西兰花栽培中,很多农民一直沿用传统种植模式,导致西兰花产量与品质难以提升,经济效益普遍较差。因此,要不断加强先进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西兰花产量与品质,增加种植户经济效益。

1 育苗

1.1 育苗基地选择

西兰花是十字花科类蔬菜,育苗基地应该选择3~5年未种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田园。育苗前应该将育苗基地的田园土与优质的有机肥混合均匀,有机肥比率控制为30%,然后添加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药剂按照1∶1的比例混合。然后将制作完成的2/3的育苗土撒播到苗床上,播种结束后,将剩余的1/3的土壤盖在种子上。

1.2 科学播种

结合市场需求,当地种植、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西兰花品种,常用的西兰花品种有‘玉冠’‘绿岭’‘大丽’等。春季露地栽培西兰花应该在2月中下旬播种,可以选择撒播或条播,通常每公顷使用种子225~450 g。播种前先将育苗基地透水灌溉1次,水下渗后,在育苗地上方撒播一侧过筛细土,然后将种子均匀的撒播在苗床上。播种结束后,在种子上方覆盖1层0.8~1.0 cm消毒土壤。如果采用条播种植模式,按照行距6~7 cm开挖1个0.8~1.0 mm的播种沟,然后将种子均匀地撒播到播种沟内,覆盖土壤。

1.3 育苗管理

春季西兰花通常在日光温室内育苗,西兰花播种后应该调整好温室内的温度,白天温度控制为20~25 ℃,不能低于15 ℃,否则会影响西兰花出苗。在适宜的温度下播种2~3 d后,西兰花即可出苗,幼苗出土后应该保证温室内的温度为18~20 ℃,这样有利于幼苗生长培育壮苗。在整个育苗期间,为了防止地温突然下降,通常不再灌溉。

1.4 分苗管理

当幼苗生长出2~3片真叶后,应该及时分苗处理,分苗前透水灌溉1次,以便起苗时减少对根系的损伤,起苗后按照12~15 cm见方移栽到分苗畦中,移苗结束后应该立即透水灌溉1次,同时每公顷追施尿素100.05 kg,3~4 d后灌溉1次缓苗水。为了加速分苗后的幼苗生长,分苗结束后可以在上方覆盖1层农用薄膜,起到保温增湿的作用,度过缓苗期后逐渐接触薄膜,2~3 d后松土保墒。在整个苗期通常不需要进行追肥。分苗结束后,白天温度控制为23~25 ℃,夜间温度控制为12~14 ℃。定植前1周先降低苗床的温度,3~4 ℃后炼苗。幼苗45 d生长到5~6片真叶后即可移栽定植。

2 适时定植

2.1 选地整地

用于种植西兰花的种植地和苗床选择原则大致相同,应该保证种植地连续3~5年未种植过十字花科类作物,否则很容易导致某种病虫害的传播蔓延,不利于提高西兰花的产量与品质。通常应该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土壤耕作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不存在污染物的种植地。选地结束后做好整地工作,深翻土壤20~25 cm,以打破犁底层为主。犁底层较浅的种植地应该进行1次深松作业。结合整地还需要做好基肥施入工作,每公顷追施完全腐熟的有机肥34 500~39 000 kg、磷酸二铵150~225 kg,硫酸钾75 kg。西兰花种植中禁止施入硝态氮肥。施肥结束后做畦,确保畦面宽1.2 m,也可以按照垄距60 cm起高垄,垄高15 cm左右。

2.2 定植

西兰花定植前1 d苗床透水灌溉1次,保证起苗后根部土壤不松散,减少根系损伤。定植中,株行距按照40~50 cm×60 cm的规格定植,通常每公顷定植33 000~37 500株[1]。具体定植密度可以根据品种的生产性能,早熟品种适当密植,晚熟品种适当稀植,定植后应该立即透水灌溉1次,保障田间湿度适宜。

3 田间管理

3.1 中耕除草

西兰花定植后,可以结合前期追肥及时进行中耕培土,植株分行后停止中耕,避免伤害到根系。为了省工省时可以在定植前先将畦面喷湿,选择1 500 mL/hm2的拉索或者900 kg/hm2的都尔均匀喷洒到畦面上,然后定植西兰花,并保证畦面湿润,不要翻动土壤,在一段时间内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减少人工投入[2]。

3.2 水分管理

定植后及时透水灌溉1次,7~8 d后灌溉1次缓苗水。幼苗度过缓苗期后应该进行蹲苗,蹲苗时间控制为7~10 d,结合田间墒情,及时进行灌溉,确保土壤水分适量。当西兰花的主花球生长到3~6 cm后[3],应该严格观察田间的墒情,避免出现干旱,否则会影响到花丛生长。此时要保证田间灌溉充足,灌溉均匀。对于主侧球兼收的西兰花品种,在主球采收后不能立即灌溉,避免因为田径湿度过大,导致花茎顶部出现开裂,影响到侧球的生长。

3.3 适时追肥

西兰花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对养分的需求十分旺盛,需要有充足的肥料供给。通常整个生育期间需要准备2~3次,第1次追肥在定植后的15~20 d内进行。第2次追肥在西兰花顶花球出现后进行,选择施用氮磷钾复合肥225~300 kg/hm2。西兰花对硼钼等微量元素的需求十分敏感,如果缺少上述微量元素,很容易引起花球表面黄花和基部空洞,导致叶片失去光泽很容易老化,不利于提高西兰花的商品价值。因此,可以在西兰花生长关键时期选择施用0.1%~0.3%的硼砂以及0.05%~0.10%的钼酸铵溶液,在花球形成期进行叶面喷施,连续施用2次,每间隔10~15 d施用1次,7~10 d后再次进行追肥。进入生长后期,主花球收获后可以根据侧花球的具体生长情况,适当追施复合肥,此时应该严格控制氮肥的施入量,以防发生腐烂病。

4 病虫害防治

西兰花病虫害防治中,应该坚持科学用药。如果在西兰花栽培中长期施用单一的农药或者性能相似的农药,病虫害很容易产生耐药性,导致多种药物的防控效果逐渐变差,不得不增加用药次数,提高用药浓度,加大农药残留,不利于提高西兰花品质与商品性能[5]。因此要合理轮换施用农药,避免上述现象发生。在西兰花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主要包括霜霉病、黑腐病和蚜虫等。在病虫害防控中,应该始终坚持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当田间病虫害达到药物防治标准后,科学选择药物进行防控,保证药物防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4.1 霜霉病

霜霉病是西兰花栽培中很容易产生的一类病害,该种病害主要危害西兰花的叶片,多从植株的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先是在叶片上产生较小的褪绿色斑块,随后斑块中央逐渐呈现灰褐色坏死,病斑逐渐扩大,形成不规则的坏死病斑,当田间湿度较大,温度适宜时,会在病斑的背面产生大量的白色霉菌层,此后多个病斑相互连成一片,导致整个叶片枯萎死亡。为防止该种病虫害传播流行,应该从选种、播种、栽培管理等方面入手,坚持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优选西兰花品种,确定合理的育苗周期与播种日期,在播种前应该做好种子消毒工作,可以选择施用25%的甲霜灵可湿性粉剂进行药剂拌种,实行科学轮作,前茬作物收获后对土壤进行深翻处理。另外还可以合理密植,做好土壤管理,科学施肥,严格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当田间发病率达到防治标准后,可以选择施用70%百德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霜脲锰锌(克抗灵)8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霜霉毖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杀菌王水溶性粉剂1 000倍液,喷药液900~1 050 L/hm2,隔7~10 d喷施1次,连续防治2~3次。对克露、甲霜灵锰锌产生抗药性的可改用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

4.2 黑腐病

西兰花黑腐病主要危害西兰花的叶片与球茎,当叶子感染黑腐病后,形成水渍状的斑块,迅速枯死或向其他叶片蔓延,真叶染病有2种类型,病菌由水孔侵入的,引致叶缘发病,从叶缘开始形成向内扩展的V字形枯斑,病菌沿脉向下扩展,形成较大坏死区或不规则黄褐色大斑,病斑边缘叶组织淡黄色;从伤口侵入的,可在叶部任何部位形成不定形的淡褐色病斑,边缘常具黄色晕圈,病斑向两侧或内部扩展,致周围叶肉变黄或枯死。防控该种疾病,应该重点做好选种与轮作工作,科学育苗。当田间病虫害达到防治标准后可以选择施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或浓度200×10-6的新植霉素或浓度100×10-6的氯霉素或27%铜高尚悬浮剂700倍液,采收前5 d停止用药。

4.3 蚜虫

西兰花蚜虫是西兰花生长中比较常见的虫害,西兰花蚜虫种类多,繁殖速度快,适应能力强,其成虫、幼虫均能以刺吸式口器在植物中以吸食汁液为生,不仅使植物生长受阻,枯萎,还传播病毒病,造成一定的危害和损失。因此,当田间出现蚜虫危害,应该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控。检查作物,收获后应该及时清理残株败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芽虫虫源。当田间发病率达到防治标准后,可以选择施用70%艾美乐1 500倍液防治,安全间隔期10 d。

5 结语

在春茬露地西兰花种植中,要提高西兰花产量,应该在育苗阶段、定植阶段、栽培管理阶段重点做好各项管理工作。确保西兰花生产中有充足的养分供给和水分供给,重点做好关键时期的病虫害防控工作,降低病虫害对西兰花生长造成的影响,保障西兰花产量与品质,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蔬菜的需求。

猜你喜欢

分苗花球西兰花
彩色西兰花绘就七彩乡村经济
蔬菜播种、分苗的方法
秋冬季节茄子辣椒的分苗技术
星级大厨
西兰花
漂亮的毛线花球框
七彩花球
采用花球提高乒乓球搓球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再试一试
温室蔬菜幼苗移栽后死苗原因及对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