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临床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的启发
2019-12-22许晓敏
许晓敏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为进一步推进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临床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医患沟通技巧,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卫生教育专业委员会自2017年起主办了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技能大赛。2018年11月,我校参加了第二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技能大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此,结合临床技能大赛,浅谈对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1 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而临床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是指导临床实践活动的基础。无论是案例分析还是技能操作,都离不开临床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支撑。如进行胸膜腔穿刺术,学生除了需掌握具体操作流程外,也应知晓其适应证、禁忌证、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相应处理原则等。我们应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临床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这样才能在临床实践活动中运用自如。
2 强化无菌观念
无菌术是临床实践活动的基本操作规范,无论是手术,还是各种穿刺、插管、注射及换药等诊疗操作过程中都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却常常发现学生无菌观念不强,如戴无菌手套时,没有戴无菌手套的手触碰到手套的外侧面;戴好无菌手套后不自觉地摸鼻子、推眼镜;抽取麻醉药时,针尖碰到瓶口;操作过程中,跨越无菌区进行物品传递或直接拿取无菌区以外的物品等。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应首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无菌术的重要性,其次要让学生明确无菌操作规则,不断加以练习,并进行有效考核,这样才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无菌观念,使其牢固掌握无菌术,并贯穿于临床实践活动的始终[1]。
3 注重细节训练
仔细阅读本次大赛的操作评分标准,不难发现对操作细节尤为重视,如操作前需核对患者相关信息,向患者解释操作的必要性,取得患者的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操作结束后要整理用物、垃圾分类处理、记录操作过程等。以测量血压为例,测量前应让患者在安静环境下休息5~10分钟;血压计袖带松紧应以恰能放进一个手指为宜;血压测量完毕,应将气囊排气,卷好袖带并平整地放入血压计中。这些无不是细微的、容易被忽略的环节。常说细节决定质量、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往往就是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应在规范化操作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细节训练,让注重细节成为一种习惯[2]。
4 注重人文关怀,切勿将技能操作变为表演
目前临床实践教学多采用模拟方式进行,设立相应实验室,在医学模拟人上进行各种诊疗操作。但医学模拟人并非真正的“患者”,很多学生在进行操作时动作粗暴,省略沟通或仅是生硬地背诵对话,缺乏关爱体恤,或是表情夸张,表演痕迹严重。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地模拟临床情景,告知学生模拟人不是“物品”,而是“患者”,在操作时要注意表情自然、动作轻柔,要有爱伤观念,将人文关怀融入每一项技能操作中[3]。有条件时还可引入“标准化患者”,既能考核学生技能操作,又可锻炼其医患沟通能力[4-5]。
5 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提高心理素质
良好的精神面貌可以给评委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往往对比赛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绝不是一两天就练成的。我们应时刻提醒学生要注意保持衣着整洁、仪态大方,口述时要口齿清晰、语言流畅。临床技能大赛不光比技能操作水平,也比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不佳常常会影响到选手的发挥。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多鼓励学生,使他们增强信心,还可多组织技能操作考核,以考代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甚至有意设置一些“障碍”,以考验学生的应变能力[2]。
6 早期接触患者,建立临床诊疗思维
本次大赛病例分析之一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根据病例摘要学生不难做出诊断,但在回答进一步检查时,不少学生没有考虑全面,写下“内镜检查、X线钡餐检查”。这两项检查是诊断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手段,但对于上消化道穿孔患者是禁忌,这就是学生缺乏临床实践经验的缘故。而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临床诊疗思维的建立与训练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应让学生早期接触患者,进行床边教学,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书写病历和开立医嘱,参加科室查房、病例讨论,观摩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处理,获得感性认识,以培养临床思维能力[6]。
7 重视教师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与提升
临床技能大赛既是学生的比拼,更是教师水平的检验[7]。教师临床实践经验以及技能操作水平的高低,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临床医学专业教师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与提升,如利用业余时间或脱产进行临床实践,学校也可定期组织教师临床技能大赛,以促进教师技能操作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临床技能大赛是展示的舞台,更是检验与交流的平台,“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应是其不变的宗旨。以大赛为契机,及时发现临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不断总结与改进,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理论知识基础扎实、临床实践能力较强并富有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