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临床药物学教学案例库的建立及应用
2019-12-22郑利光赵电红施祖东沈曙铭
郑利光,赵电红,韩 蕊,施祖东,沈曙铭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北京 100081)
口腔临床药物学是国内多所口腔医学院校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是现代药学与口腔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其主要目的是应用药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的理论指导口腔临床用药实践,总结口腔临床应用药物的经验和规律,推进口腔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1]。该课程的教学以理论授课为主,学生容易感觉内容枯燥。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将抽象的课本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在国内医药学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得到了不断的应用[2-3]。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选用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讨和探究的方法,可以对学生产生最直观的效应[3]。近几年,笔者在口腔临床药物学教学中,尝试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掌握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口腔临床药物学教学案例库的建立方法及应用、管理情况报道如下。
1 教学案例库的建立方法
1.1 教学案例选择原则
(1)案例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相关性好的案例能够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可以调动学生思维,巩固所学内容。(2)案例的典型性。典型案例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3)案例大小适中。案例太小往往不能说明问题,较大案例的优势在于可以全面系统地说明一个问题,但课堂时间有限,所以案例大小要适中。(4)案例的真实性。采用真实案例,学生的讨论才有现场感,讨论结果才有实际意义。(5)案例的趣味性。趣味性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的课堂学习。(6)案例的融合性。案例结合相关图片资料,增加案例的直观性,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7)案例的复杂性。教学案例应较为复杂,有一定的难度,才能启发学生更多的思考,但也不能过于复杂,如超出学生已学知识范围太多,会让学生望而生畏。
1.2 教学案例来源
国内口腔医学院校口腔临床药物学的授课教师通常是由药师和口腔医师担任的,有的院校以药师为主,有的院校以口腔医师为主。口腔临床药物学的课程内容既包括口腔疾病的药物治疗学知识,也包括口腔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内容。因此,需要多途径收集药品治疗有效、无效、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等案例,再结合教学内容,剔除与教学内容无关内容后,整理出可用于教学的教学案例。教学案例可从文献数据库、权威性官网、本院患者病历、本院医疗管理部门、网络及新闻媒体等途径获取。
1.2.1 文献数据库 国内外文献数据库中可检索到大量与教学内容关系密切的案例。比如,在讲授医师处方权限时,为强调处方权的重要性,从文献《一起民营医疗机构违规使用抗菌药物案例的调查和处理》[4]中,提取了1例违规使用抗菌药物被行政处罚的案例。该文献报道的是某医疗机构一名未取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违规开具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结果该医疗机构被卫生行政部门处以警告并处罚款人民币6 000元的行政处罚,同时责令该医疗机构立即改正违法行为。该案例以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行政处罚案例,提醒学生注意医师处方权限的重要性。
1.2.2 权威性官网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监部门官网中往往会发布一些药品使用信息,比如,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官网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专栏中,就报道了很多药品不良反应的信息[5]。这些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内容都很详实,有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发展、处理、预后等多方面内容,便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将教学内容涉及的药品不良反应案例收集起来,即可供讲授相关药品的不良反应时使用。
1.2.3 本院患者病历 病历中有很多药物治疗信息,包括给药方案和药品疗效、不良反应信息,把相关药物治疗信息提取出来,即可成为反映临床用药状况的案例。比如,可从口腔颌面外科住院病历中提取抗菌药物使用案例,供讲授口腔颌面外科抗菌药物内容时使用,让学生对照教学内容中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标准,从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给药时机、给药剂量、给药频次、用药时间等方面评价教学案例中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1.2.4 本院医疗管理部门 医疗管理部门存有本院所有的医疗纠纷信息,包括与药品使用相关的医疗纠纷信息。比如,有患者投诉使用口腔局麻药注射造成舌神经损伤,投诉长期使用某种药导致肝功能损害,投诉服用含糖颗粒剂致血糖升高,投诉拔牙后发生间隙感染,投诉术后移植骨皮瓣未成活,投诉医保药品只开一周药量等。医疗管理部门还存有因处方量超过规定限量、超医保规定适应证开药等造成医保药品费用拒付等信息。根据这些资料整理的教学案例能给学生以很多用药启示,比如,药物治疗不仅要关注药品的治疗作用,还要关注药品不良反应;长期使用有肝、肾毒性的药品需定期监测患者肝、肾功能;需注意口腔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不足的问题;需注意急性病处方不超过3日量,慢性病处方不超过7日量的处方限量问题;要按照药品说明书和医保规定适应证开具医保处方,对于患者违反医保规定的处方要求,需要向患者做好医保药品使用政策的解释工作等。这些鲜活的案例提醒着学生,如果在临床用药中不注意相关规定,就可能造成医疗纠纷、医保药品费用拒付等不良后果。
1.2.5 网络及新闻媒体 网络及新闻媒体报道了很多在社会上反响很大的药物使用案例,比如,有媒体报道“18个月幼儿服用泡腾片致死”[6],“开错药致男童身亡”[7],“29 岁医生牙疼引发败血症不幸离世”[8],“女子小诊所拔牙感染去世”[9]等。根据这些报道整理的教学案例,可得到很多用药安全启示。比如,需要了解药品的剂型特点,根据剂型正确使用药品;医师开具处方,药师调剂处方,均需注意看似、听似药品可能引发的错误开具、错误调剂问题,否则可能产生严重甚至致死性的用药后果;牙源性感染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口腔颌面部感染,医师需仔细检查感染的严重程度,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采取及时的局部和外科处理,并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治疗;牙拔除术需对患者做术前检查与评估,充分了解患者口腔颌面部局部病况、全身状况、既往病史等情况,对拔牙后可能出现的诸如出血、术后感染等情况要有充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2 教学案例库的应用
2.1 应用于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讲理论知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很快就会下降,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差,不能坚持完成课堂学习。若在理论内容讲述过程中和之后适时导入相关案例,通过教师启发、提问及学生讨论和总结,既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及时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和运用,达到融会贯通。
2.2 应用于课后组织小组讨论
教师在单元理论教学完成后,给出一系列教学案例,提出需要思考的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鼓励他们积极研究案例提供的信息。教师掌握讨论的时间,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一个代表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或一个组汇报后,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更正,以节约讨论时间。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总结。这种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口腔临床药物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应用于试题考核
医学生考试通常都有包含病例的分析类试题,以测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案例可作为试题题干,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和应用能力。这类试题既可用于期中、期末考试使用,也可供教师日常教学测试、作业,学生练习使用。因教学案例库为出试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可以根据不同难度的教学案例选出不同难度系数的试题,在丰富试题库的同时,也降低了试题重复的概率。
3 教学案例库的管理
教学案例库建立和应用的过程也是案例资料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学案例库中的教学案例需要不断补充和更新,案例数量应不断增加,以扩大教学知识点的覆盖面,同时也提高案例的可选择性。为方便教学案例的管理和使用,所有教学案例均对应口腔临床药物学相关章节的教学知识点,按照课程内容建立索引,实行电子化存储,便于教师在讲授相关章节时从中直接挑选使用。
总之,口腔临床药物学教学案例库为口腔临床药物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