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外科护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
2019-12-22程爱娟张秋丽刘春霞
程爱娟,张秋丽,刘春霞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274000)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指示[1],为传统专业课程教学当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作为培养时代需要的医务工作者的医学院校专业课教师更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2],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为“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本文探索外科护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深入挖掘蕴含于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这个“盐”溶解到专业知识这个“食物”之中[3]。
1 外科护理学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1.1 课程简介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能运用科学的护理程序和方法,对外科各系统疾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为护理对象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健康、保持健康的服务。该课程寓人文关怀教育于专业教学过程之中,是一门兼顾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素养和人文素质的实践性课程,对护生的培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2 时代背景
目前有部分医学生特别是高职护生存在重技能、轻素养的倾向,认为只要掌握了专业理论和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就可以为患者的健康服务了,这一偏见主观上弱化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而课程思政的建设恰好是弥补思政素质教育短板的良好途径[4]。课程思政的内涵主要强调[5]:高校所有课程必须具备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高校所有教师都要深入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注重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贯彻全程多维度育人[6],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确保所有专业课都上出“思政味”,每位教师都担起育人的责任,切实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延伸。
2 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教师对思政教育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一方面,目前有部分教师思想价值呈多元化趋势;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对思政教育认识不足,存在重专业知识传授、轻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学无关联,只需要把专业课教好,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由思政课教师进行。这容易误导学生重视专业知识学习,轻视思政教育,为走上工作岗位后处理医患关系埋下了隐患。
2.2 缺乏系统地挖掘、组织和应用
以往在外科护理学的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中有课程思政的运用,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根据课程内容融入部分思政内容,但没有进行有效的挖掘、组织,没有形成系统的教案并进行应用,导致课程思政建设内容的滞后。
3 课程思政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融入点举例
3.1 结合教学内容,融入爱国精神、思想道德教育
绪论中讲授外科护理学发展史时,结合我国外科的发展,通过讲解夏商、周代、汉代、唐代、明代相关文献中对外科疾病内容的记载,让学生在了解我国悠久灿烂文明的同时,增加文化自信,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我们还在课堂上介绍了中国器官移植之父夏穗生的事迹,他面对在事业中创造了很多个“首次”“第一”,却微笑着说:“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唯愿不负国家培养。”借助名人的先进事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德才兼备、人格健全的时代新人。
3.2 结合教学内容,融入职业素养教育
如在讲解低钾血症患者进行静脉补钾时必须遵循静脉补钾原则时,引入案例,告知学生,护士不仅要有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重点开展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作风、职业态度的教育,把工匠精神、敬业精神贯穿其中,引导他们努力成为技艺精湛、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大国工匠,培养其良好的职业素养及职业责任心。
3.3 结合教学内容,融入社会责任意识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及环境和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肿瘤发病情况也发生了变化,如肺癌已成为兼发病率和死亡率均第一的恶性肿瘤,大肠癌的发病率亦呈逐年上升趋势等。对此,适时适当地引入相应的疾病医疗、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公众健康;开展第二课堂,指导学生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单、微视频,深入社区宣传癌症相关预防和早期症状知识,通过增加学生的参与感,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为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4 结合教学内容,融入创新精神、团队精神
结合临床实际案例,例如如何指导乳腺癌患者术后进行功能锻炼?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和意义是什么,分组讨论具体如何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进而解决问题:各小组通过查阅文献、参考教材和网络教学平台自行设计功能锻炼操。通过案例参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5 结合教学内容,融入法治意识教育
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医护人员的诊疗护理应该以患者为中心,在患者与医院的医疗服务合同中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地位是平等的。期间患者具有生命健康权、知情同意权、隐私权、诉讼求偿权、平等的医疗权等,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对患者有说明告知的义务、保护患者隐私的义务、诊疗的义务等[7]。外科护理学应紧贴临床实践和日常生活,结合课程专业知识,引入相关医疗事故、社会热点问题,如器官移植、问题疫苗、世界基因编辑婴儿等事件,要求医护人员具备法制意识,医疗行为中兼顾患者的利益和医院及医护人员自身的合法权益。了解行医和科研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法律责任和义务、学术道德和行为准则,用法律法规约束和规范自身的行为。
3.6 结合教学内容,融入生命教育
医学生未来承担的是拯救生命的工作,其生命意识是否明确对其今后从事工作将产生直接的影响。课堂中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生命观,具有仁爱之心,对待患者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尽一切可能救护患者、善待患者、关爱患者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如在肠造口患者护理的教学中,教育学生不歧视患者,多关心体贴患者,指导患者及其家属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护理方面的新进展,树立与疾病斗争的勇气。
通过生命教育让学生深刻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完善生命[8],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
4 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及对策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高职教育价值的理性回归,专业课教师开展思政教育易发挥近因效应,提高沟通效果;也易发挥光环效应,提高教育效果。但如何把思政元素和职业素养融入课堂,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难点所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予以解决。
4.1 提高教师思政认识
一方面,师资协同,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建立教学团队,集体备课,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专业思政教学规律、教学要求的内容与主题的思政教学标准和教学方案;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如参加学校开设的思政理论的讲座、外出学习等途径,努力学习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
4.2 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结合点
教师在强化课程思政意识的同时,将社会热点和临床案例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融入思政元素。
4.3 “盐”性溶解结合点
用身边的事例、用生动的语言及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把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将思政内容精准、有效地渗入教学过程,实现隐形教育与显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痕”融入[9]。
以上为我们对外科护理学课程思政进行的初步探索,虽然在实际操作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需不断完善。我们将继续努力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