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财产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9-12-21王艳芳
王艳芳
(中煤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一、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
经济体制改革使风险承担的主体发生了变化,为商业保险创造出巨大的市场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为产险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2018年,我国产险行业收入高达11756亿元,同比增长11.5%。全国88家产险公司,100亿以下规模财险公司占比为85%,而收入占比仅为市场的12%。千亿以上规模保险公司收入占比为64%,百亿以上模保险公司收入占比为24%,而100亿以下规模的保险公司,本文统称中小财产保险公司的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全年利润基本亏多盈少。在产险行业产品同质化趋势下,中小财产保险公司市场切入非常困难,要想生存,只能从特色与专业出发,细分市场,加强新险种开发,结合市场变化与需求,从内控管理上抓效率,出效益,突出重围,在行业站稳脚跟。
二、中小财产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不理想
目前,保险公司虽完成了公司内控管理的整章建制,建立了公司的内控制度,但大多中小产险公司只停留在了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留档报备上,有些公司管理层认为有制度就行了,甚至有些制度完全借鉴照搬,不合身无法执行而不自知,从公司上层管理到基层员工操作都没有认真学习,有效执行,加之内部监管部门胳膊拧不过大腿,工作缺乏独立性,企业现阶段风险识别和控制的情形堪忧。
(二)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
1、重制度,少监督
造成公司有内控制度而不遵守,违规操作,且缺乏监督。从近年来保险公司接受的罚单和勒令整改通报中,不难看出并非公司没有相应的制度建设,而是没有认真执行,之所以保险行业管理人员频繁被查,并不是公司没有相应的监管机制,而是执行者对制度的曲解与无视,违法违规成本偏低,造成制度执行时大打折扣。
2017年-2019年一季度,保险系统共开出2847张罚单,罚款总额4.53亿元,74位高管被撤销任职资格,81家机构被责令停止新业务,10家机构被吊销许可证,4人被禁入保险业,均是内控制度执行不力和各种监督约束失效的表现。
2、重规模,轻效益
承保亏损严重。公司管理层注重业务发展,高返还、高手续费、低费率等价格手段普遍存在,导致公司综合成本严重脱离行业水平,负债经营持续扩大,公司经营偏离发展目标,随着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强,会导致业务骤减,市场份额急剧下降,业务发展举步维艰。
3、重开拓,轻管理
理论上来讲,公司管理层都能认识到开拓与管理的重要性,没有业务,何谈管理;没有管理,业务怎么出效益。但在实际业务开拓过程中,大多宽口进入,管理制度一旦与业务脱节,损失发生时,理赔服务与人员专业度不能同时跟进,反倒会给公司在同业里造成不良影响。
(三)风险识别能力与防范化解措施滞缓
近几年,保险中介在保险市场上异常活跃,各保险公司在与保险中介合作过程中属于信息不对称中的优胜者,也是各保险公司争抢的香饽饽,利用信息优势,将利益最大化,有目的、有选择的优化合作的保险主体,从而达到代理公司利益的最大化。随着银保监办对保险市场乱象整治工作深入调查和整治,保险市场各种乱象等违法违规行为也暴露无遗,其中以保险中介机构虚列中介业务、虚列人员,虚列费用及虚构客户信息等行为最为突出,在中介行业清理整顿过程中,一大批保险公司及人员也因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银多财险公司因频越红线被通报,约谈,暂停车险业务的开展,反映了公司在面对风险时识别不足,从而对公司的发展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从2019年8月8日零时起,所有中小财险也开始切换手续费上线新标准,签发的商业险保单,均须实施监控,也就意味着,各保险公司报送给银保监办的手续费费用必须与实际执行的政策保持一致,行业统一手续费上线,不得以任何形式突破。行业监管高压下,中小财险公司的生存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业务受阻,收入累月负增长,反映了公司在面对市场监管调整时化解措施有限,导致公司发展陷入了困境。
(四)内控制度培训不完善,员工无意识违规现象普遍
公司内控制度的执行还是要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日常操作,由于培训不完善,员工工作中差错不断,有意无意地违规违法在行业内时有发生。最重要的是员工的内控意识和法律法规意识薄弱,导致部分员工对内控制度的遵守不以为然;人员更换工作交接欠缺,导致了公司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出现问题-再解决问题”循环过程中被动管理,各种违规办理业务、数据录入不规范、报表逻辑错误上报等行为屡禁不止,对员工缺乏考核与惩治措施,多数时都是采取补救措施既可。
三、中小财产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优化对策
(一)健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提高内部控制环境
健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是一个企业健康运转,持续经营的前提,正所谓有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而仅从制度层面建立内部控制,不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会造成内部控制的不适用和无法执行,生搬硬套别家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更不可取,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监管要求,借鉴他人之长,立足企业现状,依靠公司治理及内控建设专家建议,找准企业的控制点,从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理、循序渐进、不断整合,不断完善,最终形成公司自身高效而又切实可行的内控制度与体系。
公司管理层转变对内控制度执行的认识,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严格自律,践行合规经营理念,狠抓各项控制活动的效率提升和服务改善,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业务持续、健康运营提供保障,为公司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二)强化内控制度的执行有效性,强化管理和监督
从根本上讲,内部控制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作为公司管理层,对公司内控制度执行有效性非常重视,也希望通过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增加工作业绩,提高市场份额,在行业或者集团内部突出重围,树立经营管理典范。有了制度规范和执行的动因,还需将内部控制与经营管理合二为一,坚守合规与自律,利用先进的控制机制,采取措施,合理防范和有效控制日常运营中的各种风险,保障公司安全运转。
随着市场监管环境和公司业务不断发展壮大,内部控制体系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优化创新,逐渐去适应新的监管政策,新产品的推出与新的流程更替,以形成质量和效益并重的良性循环过程。例如机构管理扁平化,条线管理垂直化、理赔服务特色化等。当然,新的产品、新的流程、新的制度需要提交董事会讨论与审查通过后方可执行,确保公司业务安全、有序、稳健发展。
(三)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
按照产险公司的业务流程,我国产险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产品定价风险、承保风险、应收保费风险、理赔风险、偿付能力风险、资金运用风险、电子风险及道德与逆选择风险。为了实现安全性和效益性的统一和平衡,对风险进行早期预警,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需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包括:
1、健全评价财务状况稳健的指标
包括收付系统的自动化,费控系统的集约化、财务核算的标准化、资金管理的垂直化、资产管理的安全性,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档案管理的完整性等,尤其是最低偿付能力指标的监控,保证公司经营保险业务时,要有与其业务规模相对应的偿付能力。
2、评估产品供给合理性
产品定价即保险费率,是指单位保额的保险费,是保险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工具,产品供给合理与否对公司的经营结果产生直接影响。如果产品定价过高,则会失去市场竞争力,没有市场,公司遭受损失;如果产品定价过低,则会使公司面临未来的偿付危机,虽然保险公司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缺少基础数据、风险因素复杂,但新的经济形势下,新产品的开发势在必行。因此产品定价过程中要强化精算模型的专业化,充分利用精算技术,及时监控准备金的预提充足性,评估新产品定价的合理性。
3、完善道德规范,强化风险防范
保险公司的道德风险主要产生原因在于保险交易信息的不对称,而道德风险的防范涉及保险代理人、被保险人、投保人及所有保险从业人员。进行道德风险防范的主要措施有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增加保险人与保险代理人的利益趋同性,加固保险人和投保人的平等地位,增加与被保险人的共保条款,实施风险共担,完善道德规范,明确道德要求,加强保险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培训与考核,树立从业道德典范,提升企业文化。
4、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质量
随着保险市场深度的挖掘,财险保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间的核心竞争力聚焦产险公司服务的专业化。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做“小而专,专而精”的区域性公司,将服务做深、做透、做强,告别对保险销售费用依赖,修炼好企业自身系统技术和承保理赔服务的内功。以业务品质和效益为中心,细化客户群组,配备专属人员做好大客户日常维护与服务对接,为客户提供保障与保险扩展服务;利用便利的社交方式,拉近与客户间的距离,贴心服务,强化企业文化与服务归属感;利用自身的风险管理优势给客户提供专属的安全防范培训和风险管家服务。
(四)加强内控制度培训,完善员工考核机制
员工也是公司的一项资源,也需要其不断地学习和提升,加强内控制度培训和职业安全教育,保障其专业与能力并重,素质与技能俱佳,互相监督,部门之间协同合作,建立有效的评级晋升机制,为公司网罗优秀人员,储备后备力量。有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和职业素养才能把公司的各项制度有效执行,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服务。
四、结束语
中小财险公司作为保险行业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获得长远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要发挥特色不断创新抢占市场,更得从内控管理和执行上出效益,转变管理模式,完善内控制度、营造内部良好控制环境,优化资源配置,建立风险机制,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培训与提升,进而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