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英语阅读课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12-21纪海燕安徽省池州市第十中学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7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思维能力文本

文/纪海燕,安徽省池州市第十中学

1 引言

《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地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为此,笔者从文本阅读前、文本阅读中和文本阅读后三个方面着手,在阅读课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了一些尝试。

2 文本阅读前的巧妙引导——开启学生思维

2.1 借助文本中的插图

插图是文本的浓缩,承载着大量的知识信息,衬托文本的内容和情节。《英语》(人教版)教材每个单元中都有色彩鲜明、生动活泼的插图,它是一种直观的视觉信息,传递着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信息,是教材内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利用插图资源,设计“Look and talk”活动,在学生通过联想,回答有关“Where did Jane go ?”的问题。然后,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How did Jane feel?再次提升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2.2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现有的知识、能力和兴趣是一切学习地出发点。英语教科书中很多素材可以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当教师把英语融入现实生活的时候,学生会发现英语无处不在。教师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3 I’ 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Sect ion B 中的一个导课片段。教师对学生说:“In our life we have m any good friends.They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our life.Do you have any good friends? Please describe them.Now you can discuss them in groups.”学生非常感兴趣,他们激烈地讨论起来。

3 文本阅读中的巧问——发展学生的思维

3.1 巧设问题链,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问题链”是指,教师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针对它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困惑,紧紧围绕学习主题,将教材知识转化一组有中心、有序列、相对独立而互相关联的教学问题(刘忠保,2017)。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已有的语言知识、生活经验设置问题链,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阅读、分析、比较、评价、归纳等思维活动,培养想象能力。

例如,在教授Unit6“ I’m watching Tv”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问题链:What special day is it? Where is Zhu Hui now?What is he doing ?这三个问题紧紧围绕文本内容,意图明确,思路清晰,层次推进,具有内在的逻辑,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把握文章的布局,逐步深入挖掘文本,进而理解并掌握语篇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策略,又提高了他们的想象能力。

3.2 适时追问,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追问”是一种启发式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恰到好处的追问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到他们求知的内驱力,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以上的“问题链”与学生交流之后。接着,教师适时追问:

T:What are Zhu Hui’ s family doing ?

S:His mom is making zongzi.

S:His dad is wacthing the boat races on TV.

在阅读教学中,适时追问不仅能有效的挖掘文本的内涵,而且进一步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培养了他们的逻辑能力。

4 文本阅读后的延伸----拓宽学生的思维

4.1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活动正好给学生提供了 说和做的机会,也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化理解、交往运用、提高能力。如人物采访:教师可以在阅读后引导学生通过问题细化或添加想要了解的 问题,设想主人公的回答。并通过人物采访的形式表达出来。或故事角色体验:选取文本中一些片段,让学生扮演里面的人物。在表演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加入自己的语言和创造,然后在交换角色进行表演以加深体验效果。

4.2 小组创作故事

首先,模仿复述故事,让学生感知语言。在学习了一篇课文之后,提供给学生一些关键性的词或短语,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出课文内容。开始的时候,教师要先做示范,然后学生可以合作学习,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其次,小组创造故事,让学生运用语言。学生的英语知识不断地增长,当运用英语的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变故事活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5 结语

总之,教师在文本阅读中要充分借助文本这个载体,在解读文本内容、分析文本语境和设置文本阅读任务时,尽可能地多地搭建一些支架给学生,让学生在合适的支架上、在各种活动中又更多的空间去对文本进行理解、感知和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 不同。以学促思,学思相伴,使学生在各项活动中提高和发展思维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思维能力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科学素养视角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