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贸易顺差富国论问题研究
——以中国贸易顺差为例

2019-12-21李毅宏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7期
关键词:顺差贸易顺差国际贸易

文/李毅宏,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1 引言

持续巨额的外贸顺差及其引发的贸易摩擦和汇率升值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和贸易发展中必须面对的现实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系统分析贸易顺差与国家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熊珍琴,2010)。笔者以中国贸易顺差为例,对贸易顺差的概念及意义进行了解释,分析研究了中国贸易顺差的现实状况与原因、中国贸易顺差与中国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从而对贸易顺差对各国的现实意义、贸易顺差富国论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2 贸易顺差的概述及研究进展

2.1 贸易顺差的概述

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出超”。贸易顺差就是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里(通常按年度计算),贸易的双方互相买卖各种货物,互相进口与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额大过乙方的出口金额,或甲方的进口金额少于乙方的进口金额,其中的差额,对甲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顺差,反之,对乙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逆差(陆雄文,2013)。

2.2 贸易顺差的研究进展

2.2.1 贸易顺差的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对本课题的研究较为少见,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主要是对中国对外贸易问题的研究以及中国在全球经济失衡中的作用。这些研究主要的关注点集中于中国对外贸易对国际经济的影响,关注是否存在输出通货紧缩或抬高全球原材料能源价格问题,关注中国贸易顺差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就整体而言,国外对本课题的相关研究还很少见。

2.2.2 贸易顺差的国内研究进展

中国对外贸易是在国际贸易体系中进行的,与对外贸易有关的政策,包括出口退税政策,必须注意到国际贸易的新发展。但就目前而言,结合国际贸易新发展,研究出口退税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见。

有学者认为,生产资料和人力资源的闲置导致了全球经济失衡问题,造成了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下降,中国经济增长和失业增加并存的现象也随之显现。所谓经济失衡是在以下意义上说的,即这种逆差或顺差,储蓄不足或储蓄过剩都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其可维持性成为问题,并出现了调整的必要性(殷剑峰,2013)。

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是近年来中国经济遇到的新问题,相关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全球经济失衡本身,对出口退税与之的联系尚关注不够。

3 贸易顺差对国家的现实意义——以中国为例

3.1 中国贸易顺差现状分析

中国贸易顺差出现并飞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3.1.1 经济全球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经济来往更加密切,贸易往来越来越自由,中国加入了WTO组织后,为中国的贸易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3.1.2 供给能力强

国内外投资快速增长,中国的产能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形成了相对较完善的产业链。并且,中国占有优势的产能是加工贸易,在国际上十分短缺,甚至有的国家不愿意经营。这一贸易产能占中国贸易出口比重高达60%。

3.1.3 经济增长快

经济增长快,贸易顺差原本可能没有明显的提升。然而,由于世界经济总量增大的缘故,中国贸易顺差的量被放大。

在国内外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未来中国仍有可能维持贸易顺差。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原属于经济落后国家之列,但由于符合中国的经济发展政策,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外贸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赤字后转为盈余。

3.2 贸易顺差富国论的可行性研究

3.2.1 贸易顺差富国论在实际操作中的一般表现

从一般表现上看就是,为了维持贸易顺差,一国政府会倾向于通过关税(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出口退税(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奖励金(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等手段,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提高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实现出口大于进口的目的,达到吸收贸易逆差国的资本流入本国,借以提高本国的资源条件,从而增加本国的国民总收入,以实现经济的增长。例如,德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顺差国,而美国则是德国制造商品的最大买家,仅2017年一年,美国就购买了德国1115亿欧元的货物。事实上,美国和德国之间的行业竞争更为直接,结果就是德国的科技竞争优势挤占了美国的份额,大放异彩的欧元也让德国在出口贸易中获得了额外的优势。

3.2.2 贸易顺差富国论的可行性分析——以中国贸易顺差为例

a.贸易顺差对国家的正面影响

首先,对于顺差国而言,出口大于进口,必然会影响该国的生产力水平以及经济增长力(需求增加了),逆差国同理。其次,从国家发展水平方面来看,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仍是国际贸易的规则制定者和领导者,贸易顺差对发达国家必然有利。他们可以以较低的代价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自身集中注意力去发展高科技以及创新产业,起着引领时代的作用。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的国家的人口数量虽然不少,但是经济增长滞后,发展程度不高。此时,国际贸易就给他们带来了增长经济的机会,出口自己擅长并且低成本的产品可谓两全其美:发达国家达到了进口消费性价比高的产品,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小国家则达到了经济增长的效果,带动经济增长。

b.贸易顺差对国家的负面影响

一国的外汇收支取决于贸易逆差和顺差。为了一国的外汇储备,各国力图做到贸易顺差,即收多于支。由于外汇意味着人民币负债,即国家收到的外汇必须用相应金额的人民币向企业支付,而对应于这些外汇收入的人民币多来自于国家印钞,即随着国家外汇储备增多,对应于这一块的印钞就增多(谢建国,2005:36-47)。众所周知,在市场内货币供给增加会带来通货膨胀。因此,长期顺差会造成国内通胀水平不断提高。而国家积累的外汇部分又没有合理的使用出处。比如,经常看到国家使用外汇储备去购买美国国债,这样美元的涨跌又对这部分外汇储备的价值产生了巨大影响。购买美国国债意味着将外汇储备回流到美国,增加美元货币的流动性,促进美国信贷环境继续优化及经济发展。总之,贸易顺差对中国政治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目前中国外汇储备的使用上的问题仍然是个经济学难题。

4 结论

笔者认为,国际贸易的最大作用和好处主要是两个,其一让市场扩大,其二促进了社会分工并使得生产效率提升。市场扩大比较容易理解,比如中国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商品生产国,各种细分市场的商品,尤其是家电类产品(手机、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其主要生产地都是中国,如果没有国际贸易,中国已经形成的生产体系就会出现生产过剩。所以对于目前的中国而言,因为国内的生产体系已经形成,已经建立并形成了自己的工业体系,短期内实现改变不是太现实的事情,所以相比于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中国都更需要国际贸易的自由但又有序的发展。但是否意味着中国必须要追求贸易顺差呢?笔者认为,贸易顺差来源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日益上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也有限度,贸易顺差用最简单的言语表述就是,本国通过劳动及资源投入,生产出来了商品,但本国消费不完,那么就出口到外国,而外国给予的是本国无法流通的纸币,其实这种贸易顺差实现的外汇储备,类似一种债券。也就是逆差国用债券,购买了顺差国的各种商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短期看顺差有利,但长期看,贸易顺差就如同几个世纪前的殖民地一般,顺差国就是逆差国的殖民地。

综上所述,贸易顺差富国论具有片面性。贸易顺差确实会给国家政治经济带来正面利益,但也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一个国家的富强,不能单单以贸易顺差还是逆差来推断,要从多方面国家综合实力去分析评判。

猜你喜欢

顺差贸易顺差国际贸易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2021年越南农业贸易顺差64.4亿美元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墨对美农产品贸易顺差再创新高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7月份我国实现贸易顺差20.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