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2019-12-21胡庆亮
胡庆亮
(广东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担负着塑造学生优良品德和传播主流价值观的重要任务。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面对新媒体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越来越难以适应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特点,急需调适和创新。正如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的,“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此背景下,思政课开启了新一轮教学改革。而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
一、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的基础要件: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思政课作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事实上,“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为谁培养人”主要涉及价值依归和政治取向问题,理论界对此并无太多疑义;而“如何培养人”,尤其是“如何有效培养人”则众说纷纭。表面上这只是个技术问题,实际上则包含了两大内容:一是世界观,一是方法论。确切地说,就是教师以什么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影响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以及行为。从已出台的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几个主要文件看,也印证了这一判断。例如,2015年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指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思想意识更加多元多样多变,面对各种思潮和复杂的社会现象,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多样中求得共识,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新的要求”。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到:“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这一系列论述表明,“如何培养人”就是要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
今天,全球化使人员和商品的跨界流动愈发频繁,市场化使传统的集体意识日趋衰弱,民主化使公民的权利思维日益彰显,互联网的普及和开放使信息流动更加迅捷。在这种情况下,对同一个人物、事件、现象、问题的观点和主张越来越难以达成一致。对于这些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可以分为正面、负面、中性三类。从思政课的任务来讲,就是要强化正面的,改变负面的,引导中性的。然而,思政课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而做人的工作又殊为不易。尤其是多数学生进到大学时已年满18岁,其认知正处于业已成形而又尚未定型的阶段。从实践来看,近几年在教育部的领导和部署下,全国高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同时也必须承认,这离“入脑入心”的教学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分强调教学技术、教学手段等外部因素,忽视和漠视了对学生认知规律的内在把握。那么,新形势下思政课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呢?答案是必须回归到认识本身,从认识的形成机理和作用机制方面寻找可操作的方式和方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方案。
二、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关联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简写为REBT)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于上世纪50年代创立。REBT认为,人有着固有本性,在其先天倾向中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换句话说,人有趋于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内在倾向,也有不利于生存发展的非理性倾向,且后一种的倾向性更为明显。而恰恰是这种非理性的生活态度,导致了人们的心理失调。在埃利斯看来,人的情绪和行为来自其对所经历事件的信念而非事件本身。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而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关键。一旦抓住了这一关键,情绪和行为的困扰会在很大程度上获得改善——这被称之为情绪ABC理论。其中,A代表诱发事件或不幸事件(Activating events);B代表信念(Beliefs),指人对A的认知、解释、评价;C代表情绪和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s)。在这一理论中,结果C并非由事件A直接引起,在A与C之间还有一个中介因素——信念B,即A×B=C。[2]具体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多数人通常总是带着大量既有的期待、价值观、意愿、偏好等来判断和评价事件A,只有少数人能对此进行客观地认知和分析,因而就出现了对事件A的不同看法,并产生出不同的结果C。这正是源于他们在信念B方面的差别。因此,找到并处理那些非理性信念,重新修订对事件的判断与结论,可以帮助个体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和旧有思维模式的束缚。[3]基于这一理论,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被提出并作为解决和克服这些非理性理念的方案,从而构建了所谓的ABCDE模式。在这里,D(Dispute)指的是通过驳斥和辩论找出可能产生误导进而得出不准确结论或判断的错误信念和思维,E(Effective Rational Beliefs/Effective New Philosophy)则是通过建立有效的新理念来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包括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在内的认知心理学方法逐渐被引入课堂,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带来了有益的启示。之所以能够实现这种价值转移和经验借鉴,主要缘于两者虽然存在差异,但也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一方面,从差别来看,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主要关注服务对象的心理状态,即人在某一时刻的心理活动水平,如在一定时间里积极向上还是悲观失望、紧张激动还是轻松冷静。它强调的是掌握理性的思考方式,即帮助服务对象改变非理性认知,消除或减弱消极情绪和行为。其评价标准趋向客观,多以正常还是异常、积极抑或消极予以结论,目的是修复人的社会功能,实现心灵和谐,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思政课则侧重于学生的思想状态,主要是学生在一定时期内的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也包括对国家制度、大政方针、政治体系的知情意行。它强调的是认可主流政治观点,即通过强化、改变或引导学生的既有认知,确保其政治立场及相关言行举止符合特定要求。其评价标准趋于主观,如高不高尚、忠不忠诚等,目的是在培养学生优良品格的同时,端正学生的政治态度,使之成为正确的“政治人”。另一方面,从一致性来看,首先,两者本质相同,即都是通过外部力量的介入,帮助工作对象改变非理性认知。只不过前者侧重自我认知,后者侧重社会认知。其次,认知偏差的表现形式相似。在不合理信念的支配下,人往往会产生三个主要的错误认知:一是“绝对化要求”,即个体从主观意愿出发,认为某一事件一定发生或不发生,而当实际情况跟其预测相悖时,个体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陷入情绪困扰;二是“过分概括化”,即以偏概全,其典型特征是从某一事件或几个事件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三是“糟糕至极”,个体把一种事物或事件可能引发的后果想象或推论到十分糟糕、令人惊骇甚至是灾难性的地步。[4]再次,采用的具体手段和方式大同小异。两者都强调教导和说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同时,它们都使用多种方式、方法,如面谈、电话、书信、辩论,室内、室外,线上、线下等。
综上所述,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和高校思政课教学结合,前者是手段,目的是提高后者的实效性。然而,前者又不仅仅是简单的手段,而是联通思政课与教学对象之间情感和理性的一座桥梁,或者说它更多地是创造有利于学生情绪、态度转变的条件,从而为思政课更好地发挥实效做了铺垫。
三、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有着严格和规范的程序,其实施可分为四个阶段。相应地,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按照既定的要求设计教学环节,才能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情绪和行为的形成机理与作用机制,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第一,心理诊断(psycho diagnosis)。在这一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根据ABC理论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和潜在的问题进行初步诊断。为此,需先通过与学生交谈,摸清他们关心的问题及与此相关的认识、解释和评价。然后根据问题属性和学生的情绪反应进行分类,从他们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入手,发现其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事件,并对两者的关系加以探究。以“形势与政策”课为例,当前学生比较关注的是改革开放40年和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教师可通过课前调研和课后互动,收集学生的有关疑问并对其反应进行整理分类,并据此将之划分为悲观论者、乐观论者、不明确者等。经进一步交流后,找出学生不合理的信念及具体表现,如基于西方优越论产生的对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不认可、对我国赢得中美贸易战的不自信等。其间,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和解释ABC理论,使学生认识到事件、信念、行为之间的关系,能够接受这种理论并结合课程内容和自身问题做初步分析。在本阶段,教师应着重把握好几点:第一,明确教学目的,建立教师信誉。思政课不同于其他公共课或专业课,而是肩负着特定任务,其“重点是思,方向是政”[5]。这要求教师能够正确处理师生关系,通过平等而真诚的对话树立良好形象;能够换位思考,懂得接纳学生,了解和掌握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这一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第二,彰显理论自信,突出问题意识,注重对重大理论问题、现实问题的深入研究,增强解释力和说服力。第三,充分重视导论,化解学生疑问。导论不仅是学生对教师印象的形成起点,而且是顺利推进课堂教学的最好铺垫。在具体实施上,导论要观照学生的精神需求和情绪变化,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想结合现实,为端正其态度、修正其心态做好准备。
第二,领悟(insight)。教师在此阶段的任务与之前并无太大差别,只是在寻找和确认学生不合理信念方面做得更加深入。首先,准确区分学生的不合理信念。不合理信念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常与合理信念混在一起。例如,“概论”课中在讲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时,必然会涉及反腐倡廉。而当前党内腐败突出既是一个事实也是一种合理认知,学生对此采取批判态度无可厚非,但由此认为执政党腐败泛滥甚至认同国外一些媒体所鼓吹的政党崩溃论则十分错误。这既不符合逻辑,也有违实际。在确认不合理信念时,教师应把它与学生对问题的表面看法区分开来。例如,学生因耳闻目睹社会不公而义愤填膺,如果只是笼统地将之归因为学生的年轻气盛和正义感爆棚则过于肤浅,其真正的不合理观念可能是他对社会理想状态的绝对化要求与社会现实之间的错位。其次,帮助学生对自身问题及其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做更深层次领悟,即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其不良情绪和不适行为主要源于不合理的信念,自己要对这种情绪和行为反应负责,只有改变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存在的消极状态。当然,这不能单凭教师的解释和说理,应结合实例,从具体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反复向学生分析说明,并合理响应和正面肯定学生的陈述和思考。例如,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向学生讲明,腐败是一种客观存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反腐可能会产生暂时的消极作用,反腐成效也不会立竿见影,需要忍耐与等待,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学生表面上接受或改变了某个观点只是假象或暂时。要检验他们是否真正领悟,可采用鼓励的办法促使其探究自身问题之所在。例如,提供和创造机会让学生就有争议性的话题(如中国对非援助)进行课堂讨论和展示,通过分析点评,使学生真切地认识到ABC理论的合理性。
第三,修通(working through)。所谓修通,就是工作透入的过程。这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最重要的阶段。教师的任务是运用多种技术和方法使学生修正或放弃原先不合理的信念,减轻或消除不良情绪和不当行为。不同于上两个阶段侧重于解说和分析,这一阶段突出了技术和方法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常用和主要的有两种:辩论方法和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前者是指通过辩论使学生不能自圆其说,动摇其非理性信念,真正认识到其信念是不现实、不合逻辑和没有根据的,并逐渐形成新的合理的思维方式。其中,“苏格拉底方法”使用率较高。它包括讽刺、助产、归纳和定义等步骤,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不断提问使学生陷入矛盾并迫使其承认自己的无知,然后启发、引导让其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从而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它有基本的形式,一般从“按你所说……”,推论“因此……”,再推论到“因此……”,即所谓的“三段式”推论,直至产生谬误形成矛盾。[6]这对解释诸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赢得革命胜利、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等重大问题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后者则是先让学生在想象中进入产生过不当情绪反应的情境之中,然后帮他们改变不正确的认识,体验到适度的情绪反应。具体可以概括为:创设情境,体验其中,减轻烈度,逐渐脱离。当然,由于修通阶段是整个过程的关键部分,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最高。尤其是应用辩论方法时,教师必须见多识广、博闻强记,同时还要有相当的灵活性和思辨性,以保证可以进行刨根问底式的连续发问。此外,无论辩论还是情绪想象都须借助情境再现,这也需要教师具有强大的情感渲染力和气氛制造力,以便学生能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实践中可采用教师与学生辩论、学生与学生辩论,或者进行现场、在线、作文辩论,也可以是专题讨论、漫谈。一个比较成功的做法是从校内外邀请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长者或学生作为示范嘉宾,依照演讲—讨论—辩论的程序层层推进。这是一种基于权威和信任的长辈与朋辈教育,效果比较明显。此外,还有一些辅助方法,如布置认知性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写一篇与自己某一个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的报告等,通过自我对话或角色扮演等进行练习。
第四,再教育(reeducation)。这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收尾阶段,主要任务是巩固前期的教学成效,使学生尽可能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减少他们在以后学习中出现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的倾向,进而产生出合理、积极的行为方式。从思政教育的角度讲,学生应达到三个目标:其一,学会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观察和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其二,学会用历史和比较的方法看待和分析中外的差异与差距;其三,学会以实践原则和世界视野认识和评价中国的内政与外交。教师可以继续使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合理情绪想象技术以及各种认知性、情绪性和行为方面的作业,还可以通过应用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应付各种问题的能力。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例如,引导学生对同一个结果进行归因分析,推导出可能存在的多种原因并进行比较。在日常作业和考试中,应以开放性、原创性题目为主,尽可能减少识记和背诵方面的分值。此外,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将其理论知识、情感体验、技能提升结合起来,构建起对党、国家、社会更为平和、客观、公允的认知和评价标准。当然,保持与学生长期的互动和交流也十分必要,如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后教育,将学期、学年延长到整个大学,从校内延展到校外等。这些都对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