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制造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9-12-21赵锐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7期
关键词:会计核算核算制造业

赵锐

(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紧固件分公司,吉林 吉林 132012)

在近些年我国的制造业发展中,企业的会计核算是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对制造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企业的管理者在做重大决策,和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时,需要参考企业所有的经营情况,这些数据都需要会计核算才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来,但是现阶段在制造企业中,会计核算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企业的前行脚步,制约了制造业企业的稳定发展。针对会计核算问题,企业要加以重视,找到当中的不足,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来改进,从而为制造企业再创经济辉煌打下基础,与此同时,会计核算对制造业的生产经营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会计核算对制造业企业经营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制造业的种类和规模也慢慢地扩大,制造企业的会计核算已经跟不上现代企业发展的速度,会计核算的问题在不断地显现出来,组建优秀的会计核算团队,完善会计核算的方法,创新会计核算的思路,是制造企业现在亟须解决的问题,现阶段,加强制造业企业的会计核算,对企业经营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首先,会计核算能够清楚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这是会计核算中最为重要的基础职能之一,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过程与一般企业还不太一样,环节和步骤都比较复杂,原材料的种类繁多,涉及到的会计科目也比较多,加上企业内部部门设置多,这使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非常的艰巨,能够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对于制造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其次,为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制造业企业通过会计核算,让企业管理者能够清楚地看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各项经济标准,企业的管理者通过对各项经济指标的分析,合理进行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管理决策,会计核算会运用适当的方法,保证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为企业的重大决策提供了有利的依据。最后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的会计核算通过对现在、过去财务核算数据的分析,对企业未来市场和经营指标做出预测。因此,良好的会计核算,能够在会计法和会计准则的范围内,为制定企业经营战略和财务战略提供制度保障,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现代制造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制造企业的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较差

会计在对相关数据进行核算的时候,第一步是要收集会计资料,大部分的制造企业在基础资料和原始票据管理上不够严格,不能够进行合理的存档和储存,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常出现找不到资料以及漏记的原始数据。其次,没有严格按照会计核算的制度进行工作,大部分制造企业对于会计核算制度的执行力度比较差,会计核算制度建立形同虚设,发挥不了作用,达不到预期要求。最后,会计核算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一些会计人员目前所具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不能够适应当下经济的快速发展需求,对新的政策和会计核算方法缺乏一定的认识,企业在会计核算时会受到一定的阻碍。

(二)制造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

我国的制造企业中,部门的设置比较多,管理人员也众多,企业在权责发生制管理方面不够完善,对管理人员没有一定的约束,一些企业管理人员钻管理上的空子,运用职权获取利益,直接影响会计核算的真实准确性,会计核算结果与实际不符。另一方面,制造企业忽视了内部控制的管理,只有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问题,企业才会去想解决办法加以处理,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的实施和落实。

(三)制造企业的会计核算的认识浅薄

制造企业管理人员比较重视利润,如何能够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达到增加销售额和利润,是管理人员比较关注的事情,在进行产品的生产时往往以弹性资源消耗作为控制的重点,会计核算仍然使用守旧的核算方法,对产品市场成本信息缺乏准确的把握,在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时,不能提供准确的信息,在加上在会计核算方法太过守旧,存在了较大问题。再传统的会计核算中,通常按不一样的成本对象在生产中所产生的总费用,相应的成本费用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分摊,这种方法无法体现非财务变量,会影响会计核算的职能的发挥。

(四)制造业会计核算方式适应不了信息化的发展要求

制造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会计核算方式固定化,在核算总类上和会计报表标准方面都相对固定。传统的会计核算中以人工核算为主,会计科目和阶段都比较固定,难以进行有效的发展和改进。在会计核算方式上面,传统的核算方法不仅需要的人员多、速度慢,同时准确性不高,很多基础资料和原始数据往往在会计核算后送到财务部门,在会计信息管理方面体现不了真实、有效性。

三、制造业会计核算的改进措施

(一)规范制造业企业的基础工作

首先,会计人员要规范自身的工作流程,严格按照要求使用和填写票据,建立科学合理的凭证审核制度,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查和批正,保证原始凭证的真实有效,发挥会计人员的职能。其次,在会计人员岗位和工作内容的划分上,要分工明确,把责任落实到个人的身上,避免一旦出现问题找不到负责人的情况发生,绝对不能出现工作人员身兼多职的情况发生,会计核算人员之间应相互监督和制约,会计基础工作应规范、合理,落实岗位责任制,确保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到会计档案保管等符合会计核算的要求。在监督管理方面,制造企业要充分发挥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严格企业自身内部管理审查,定期对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及时更换或培训。

(二)建立健全制造业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制造企业在我国企业发展中是比较重要的企业,规模一般都不小,部门也众多,企业的管理者应该不断的优化自身内部控制环境,在进行决策管理时形成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同时明确职责和权限,一个人不能拥有太多的权利,各个部门之间也要相互制约和监督。减少营私舞弊情况的发生。在内部监督方面,审计部门一定要有,并且配备专门的人员进行审计工作,由企业最高管理者直接领导,对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基础加强审计和监督各项财会制度的落实,为会计核算管理提出了针对性强、可操作性高的建议,有效发挥内部监督的职能,保证制造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制造业企业的会计核算管理

第一步是要改变思想,不断地创新管理理念,制造企业的领头人一定要具备现代化的会计核算理念,摒弃传统的产品制造成本管理观念,把全新的会计核算管理理念引进企业,使得会计核算贯穿于产品采购、仓储、生产、包装、销售、运输等整个生命周期,从而对产品的成本进行全面的管理,确保成本核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会计核算方法上用于创新,找到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核算方法,从而及时获取产品的基本信息,促进成本核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次,在作业成本法方面,间接费用的成本核算不仅要考虑制造费用,而是要综合考虑制造、仓储、管理和销售等费用,扩大间接费用的核算范围,注重产品和实际消耗费用的综合考虑,提高产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此外,要注重成本的考核及分析,将企业成本目标进行细化,各部门按照细化标准严格落实成本控制的措施,共同实现成本的控制。

(四)采用信息化会计核算模式

当下我国的发展速度,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制造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需求,采用信息化会计核算模式势在必行,不仅有助于提高会计核算的速度和效率,同时准确性也大大提高。会计信息化将传统会计流程和业务流程重新整合,集成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达到信息共享,与业务相关的所有数据只要一次输入,就会立即触发相应的处理模块。在信息化会计系统中,减少了数据输入的工作量,实现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共享性,各经营环节的业务信息即时传递,与实际业务发生没有时间上的延迟。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信息化核算模式可以实现在任意时间进行数据的处理,同时财务信息的生成及准确性大大提高,制造企业管理人员在获取财务数据信息时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会计核算应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两者相互结合、共同促进,才能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制造企业一定要重视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认识到会计核算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断的日常经营和管理中深入分析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采取一定的措施,及时的处理和解决问题,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会计核算管理、采用信息化会计核算模式,实现制造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会计核算核算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