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难点及重点探讨

2019-12-21石旭晖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7期
关键词:计划国有企业部门

石旭晖

(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81)

前言

国有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能增强内部管理效果,并有效增强资源实际利用效率。在新时期,国有企业要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的重难点,基于战略发展规划,对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管理实施统筹规划、严格监督和有效考核,有效增强全面预算管理效果,并促进国有企业有效增强自身的战略执行力,实现对国有企业资源的优化配合和合理利用,促进国有企业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国有企业实现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增强国有企业的综合效益。

一、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国有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国有企业基于战略发展的宏观格局,从整体上对生产经营各项活动以及财务管理实施统筹规划,并遵循各项制度,从经济层面上对规划的具体内容实施深入考察和严格监督。在新时期,国有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要对未来发展战略进行科学制定,并基于发展战略的针对性指导,对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涉及的预算规划、控制以及反馈进行有效监管,严格有效地落实战略发展具体目标,并对预算管理相关机制进行合理制定,逐层细化,实现对各部门的有效落实,促进国有企业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实现良好发展[1]。

二、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难点

(一)缺乏对预算精确度的有效把控

国有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一大难点,在于缺乏对预算精确度的有效把控。国有企业对项目进行审批和具体执行时,未能获取精准的相关信息,极易导致缺乏对预算的精准把控。国有企业普遍制定较为宽松的预算,为预算管理留下回转余地,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预算管理的灵活性,但极易造成预算空虚,导致对预算管理的实际监管难度增加,难以取得良好的全面预算管理实际效果,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企业的良好发展。另外,国有企业在对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的具体过程中,缺乏对预算的精准把控,将导致过度的资源消耗,造成大量资金浪费和资源闲置,难以实现对企业成本的有效控制。

(二)缺乏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充分重视

多数国有企业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未能对全面预算管理进行有效加强。国有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缺乏深刻认识,部分管理者片面地认为国有企业内外部环境存在复杂的动态变化,且深受宏观经济环境和各类限制因素的影响,即使对预算计划进行了提前编制,一旦国有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动态变化,预算计算即丧失其可行性和意义。在预算管理方面耗费大量的精力,但投入与产出所形成的实际比例缺乏较强的合理性,不仅会严重浪费企业资源,还会对各项工作造成阻碍,并对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严重打击。基于上述片面认识,部分国有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滞留于计划阶段,未能强有力地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三)部门预算管理未能契合全面预算管理

国有企业为有效实现科学的预算编制,必须获取真实准确的相关信息。国有企业一般具有相对较大的生产经营规模,且涉及的业务领域较为广泛,通常会设置较多部门。预算管理的良好实施有赖于各部门积极参与并加强良好协作。部分国有企业下设各部门在对预算计划进行制定时,仅考虑自身利益编制预算计划,未能有效契合全面预算管理制定的总体目标。国有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进行开展,并不是对各部门的预算管理计划进行简单集合,而是着眼于全面预算管理的总体目标,对各部门的预算管理进行优化整合。

(四)缺乏严格的执行监督

国有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缺乏严格的执行监督,各部门工作人员未能严格有效地执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计划,严重浪费全面预算管理编制人员的心血,且未能对自身岗位工作进行负责,在第二年对预算编制进行指导时缺乏真实性和准确性较强的信息,造成预算计划具备的实际准确率相对较低。由于缺乏对全面预算管理的严格执行和有效监督,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各项活动缺乏正确科学的指导和相关经验支持。另外,国有企业未能有效依据全面预算管理形成的实际执行结果对奖惩机制进行合理构建,且相关监督程序缺乏规范性和有效性,导致全面预算管理难以取得良好成效。

三、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点

(一)构建专门的全面预算管理部门

国有企业要构建专门的全面预算管理部门,形成系统完善的三级预算管理体系。其中,一级预算部门主要包括董事会以及董事长,主要负责制定战略规划,并对预算进行审核,还要对预算制定过程中存在的矛盾进行有效协调,并严格监督预算执行的具体过程。另外,要构建预算管理小组,对企业各环节涉及的支出进行审核,对预算外支出上报董事会进行讨论,并由董事长对之进行签字认定。二级预算部门包括各职能部门,将一级预算部门下达的具体预算目标对各部门和主管单位进行分配,并对各部门和主管单位的实际预算情况实施定期调查,并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类矛盾进行有效协调[2]。三级预算部门包括各部门和主管单位,要对自身预算进行合理规划,并督促各岗位工作人员遵循预算方案开展日常工作。国有企业要通过构建全面预算管理部门实现对企业资源的优化整合,有效落实全面预算管理。

(二)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机制

国有企业要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对全面预算管理机制进行系统构建和有效完善,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机制支撑,有效增强全面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和有序性,有效增强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效果。国有企业要针对全面预算管理涉及的各个环节制定科学合理的程序规范。对预算实施立项,要对预算项目进行深入考察和科学评估,判断其是否具备良好的可行性,并对企业战略各项目标进行综合考虑,对预算主要内容和具体形式进行合理确定。要促进各部门各岗位员工对预算编制的共同参与,并全方位地对各部门的预算管理进行优化整合。国有企业要严格遵循各项审批制度对预算进行审批。要督促各部门严格执行预算管理计划,并注重增强预算管理的弹性。要针对全面预算管理制定配套的奖惩措施,督促各部门和各岗位工作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计划进行严格执行。另外,国有企业要针对信息反馈构建相关机制,并引导工作人员深入分析预算编制执行的实际情况,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三)增强全面预算管理的动态性和时效性

国有企业要注重增强全面预算管理的动态性和时效性。国有企业要基于自身实际情况,并深入考察内外部环境状况,对预算计划进行科学制定,有效增强全面预算管理具备的科学性,并对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实时关注,并结合市场环境呈现出的动态变化,适度对预算计划进行合理调整,确保预算计划契合企业实际状况和市场动态变化,有效增强全面预算管理的动态性和时效性[3]。

(四)构建监督考核机制

国有企业要针对全面预算管理执行构建监督考核机制,有效加强监督考核,严格有效地执行各项措施。国有企业要对预算管理目标进行细化,并将细化目标有效落实于各部门和主管单位,督促各部门和主管单位对预算管理目标进行执行。各部门和主管单位要对各项支出进行准确统计和详细记录,并对上级职能部门进行汇报。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各部门和主管单位的严格考核,并对其预算执行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评价,并向董事会上报。董事会基于各部门的预算执行实际情况,对各部门进行考核评价,并明确相关责任主体,制定合理的奖惩方案。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难点主要体现在缺乏对预算精确度的有效把控、缺乏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充分重视、部门预算管理未能契合全面预算管理、缺乏严格的执行监督。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点在于构建专门的全面预算管理部门、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增强全面预算管理的动态性和时效性、构建监督考核机制。

猜你喜欢

计划国有企业部门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7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