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PPP项目融资风险成因和防范对策分析

2019-12-21王雪鑫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7期
关键词:经营项目收益融资

王雪鑫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0)

一、PPP项目融资的风险成因分析

(一)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不同的市场环境、政治环境,甚至自然环境都可能造成项目融资的风险。这些外部环境交叉在一起,造成了复杂的风险因素,同时,这些风险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造成了PPP项目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这些风险往往难以得到准确的预测,彼此还会互相作用,进一步扩大风险的影响力。比如,市场的变化可能会引起政策制度的调整,这两种因素一起,就从市场和政治两个方面给项目的融资造成麻烦。

(二)融资决策不当

融资的决策涵盖了融资的规模、渠道、融资方式和债务期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融资决策也很容易因为错误的选择给项目造成风险。融资规模的风险主要在于没有准确判断项目所需资金的大小和项目收益以,从而对融资的规模判断失误,由此造成融资风险。融资规模的风险主要在于融资规模过大和融资规模过小:过大,会造成过高的融资成本和资金的闲置;过小,则不足以支持项目的各项开支,耽误项目的进度,进而影响项目的收益。资金来源的风险,主要在于资金来源结构不当。如果在融资过程中,过分依赖借贷,那么,如果项目需要追加投资,或者项目的收益达不到预期,那债务问题就可能造成项目停顿或破产,而且,每种融资方式都存在不同的利弊,这就增加了应对债务的难度。融资的时间选择或者债务期限不当的风险在于,融资时间不当会影响资金的周转,而债务期限可能会造成在项目收益还没回收的时候,还款期限已经到来,从而引发项目风险。

(三)资产流动性差

资产流动性的好坏,直接体现在资产的变现能力和以低成本获得资金的能力高低,而资产流动性的风险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是资产的质量和营运能力。资产的质量也就是资产变现能力,变现能力越高,资产质量就越好,变现能力越差,资产质量就越差,流动性也就越差。比如,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库存积压,就会降低变现能力。营运能力主要体现在项目完成后对资金管理方面的能力。大的项目往往会牵涉很多资金往来、债务账目等等,如果无法有效管理这些资金和账目,或者不能回收债务,就会造成企业的财产损失,导致项目风险。

(四)盈利能力缺乏

长远来看,项目如果能获得较高的收益,就能抵御前期融资带来的风险,保障最终的收益。准经营项目和非经营项目是PPP融资项目中的两种主要形式,两者在盈利上存在不同。准经营项目可以通过经营所得和政府资金保障整体的盈利,从而评估融资和盈利的比例,降低风险。而非经营项目则不存在经营收益,这就给项目增加了风险。不过准经营项目也存在盈利多少的风险。所以,盈利能力和能否盈利都影响着整个项目的资金安全。

二、我国PPP项目融资风险的识别与防范对策分析

尽管PPP项目存在较多不确定的融资风险和这些风险的交叉,但,根据风险的性质不同、参与者的不同也可以对这些风险进行识别和防范。

(一)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顾名思义就是回避可能的风险。这种方法,能够彻底防范风险,但是也是以牺牲项目为代价的。主要在下面几种情况下使用:首先是风险超出了承受能力,其次是风险与收益不成比例,即收益不足以弥补风险,最后是有替代方案。

风险规避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是回避那些可能带来风险的合作者。在参与项目再融资时,要仔细考察合作方的实力,过滤那些实力不足的合作方,尽量选择实力雄厚和那些信得过的合作者;其次,改变那些可能带来风险的设计和技术方案。新技术和新方法可能会更节省成本,但同时也会带来未知的风险,而熟悉的方案,可以加强对风险的控制;最后是停止那些风险过大的工作,及时止损。这种方法是在风险已经发生的时候,在确定风险的损害程度后,停止相关活动,从而在源头上切段风险。比如,当一个项目的资金出现问题后,已经发现了当前的风险,经过研究发现,尽管这种风险不会造成巨大的损害,项目各方也能获得一定利益,但是,在此情况下的利益将会大大降低,而同时,由于市场发生变化,项目完成后的收益也与预期不相符合,可能在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后,无法使各方都获得较好的利益,同时却对各方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此时,面对较大的风险,和无法预期的利益,就可以暂停或者改变项目模式,从而规避风险。

(二)风险转移

PPP项目是多方参与的,有时,风险的产生可能只是在某一环节或者涉及到参与的某一方,这时,如果单个参与者面对这些风险,就有很大的压力,这个时候就需要参与方中更有能力的参与者来分担风险。不过,这时的风险,指的是那种无法回避,但同时又被某个力量不足的参与者所面对的风险,而且这种风险时可控的,适当的。这样,通过风险的转移,就避免了力量不足的一方承受更大的损失,而承担风险的那一方,则随着风险的增加,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这种方式不仅解决了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害,还加强了合作方之间的亲密合作,使各方都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并把总体的风险降到最低。不过,风险转移也不是说力量大的参与者就理应承担风险,而是要坚持自愿的原则。

(三)风险减轻

风险减轻就是在风险无法避免的时候,在明知会遭到损失的时候,尽量采取措施把损失降低到能承受或者最低的程度。在实际的PPP项目中,参与各方一般都有一定的风险抵御能力,所以,面对那些无法规避的风险时,提前预测和估算,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去降低风险或者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是可行的。而且,这种直接面对风险和降低风险的方式,可以换取项目的顺利进行,从而保障最终的项目收益。

(四)风险自留

这种方式一般是在以上所说的三种方式都不可行的时候,根据对所面对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后,直接面对风险,并完全承担风险所带来的后果。这种面对风险的方式需要项目参与各方都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风险处理能力,也需要他们在面对风险的时候,提前做好风险的预测和应对的策略,调动相关的资金和人员。这时,如果风险通过其他方式得到避免或者减轻,那就可以把应对所做的准备作为结余储存;如果风险最终发生,那么这些准备也能降低损失。不过,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一样,也有自愿选择的机会。主动自留,一般是在风险产生之后,综合考虑风险大小和造成的损失程度后,根据参与各方的自身能力,在实力允许的时候,主动承担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但在项目需要再融资时,很大程度上参与方已经没有多余的资金实力了,因此这种方式不适用于拯救型再融资,只适用于获利型再融资。而被动的风险自留,就是指风险是没有经过预估的,是不可控的,因而无法做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只能被动承担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不过,这种情况下,就可能会对参与的一方或者整个PPP项目的再融资造成很大的损失。也正是因此,这种风险自留的方法,只能是为了保障项目进行的最终方法。

三、结束语

PPP模式不仅可以减轻政府长久以来的财政负担,又可将社区及民众力量引入公共服务的进程当中,以强化公民意识与社会认同感,同时提高了资源使用效能和建设、运营效率。而对PPP项目融资风险的控制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一环。因此,要加强对ppp项目融资的风险防范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融资风险,保障项目各个参与方的切身利益,促使项目顺利地进行下去。

猜你喜欢

经营项目收益融资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湖北省高校健身俱乐部现状调查与研究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我国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特许经营项目的定价机制探讨
5月重要融资事件
2015年理财“6宗最”谁能给你稳稳的收益
如何解开设计院BIM应用的收益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