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产业振兴的金融溢出效应分析

2019-12-21罗美方湖南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城乡效应农民

文/罗美方,湖南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

1 引言

振兴乡村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前提,《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指出:乡村产业振兴包括促进农村产业的深度融合,建立健全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以及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三个方面内容。振兴乡村产业离不开金融资源的支持,大部分学者认为金融支持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保障:尹雷、沈毅(2014)提出农村金融发展通过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陈径天、温思美等(2018)通过运用SFA 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1900年-2011年中国农业30 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也认为农村金融通过可通过规模扩张促进农业技术进步;赵华、于静(2015)指出金融可以不断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王吉鹏等(2018)通过131 个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贷款贴息项目的调查发现,金融支持能有效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困境,进而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

然而现有文献中,鲜有学者分析乡村产业振兴的金融溢出效应。溢出效应理论源自外部性理论,庇古(1920)将外部经济与积极溢出等同,外部不经济与消极溢出等同;本文将金融溢出效应界定为农村金融通过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产生的农民就业增收、农业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等溢出效应,此外,本文仅涉及纵向溢出效应分析。虽然学者们没有直接研究乡村产业振兴的金融溢出效应,但是金融经由其他中介指标产生溢出效应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如鲁钊阳(2016)认为金融通过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能产生良好的收入效应与就业效应;王弓、叶蜀君(2016)发现金融通过知识溢出、资本深化、产业升级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且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周围地区产生辐射;还有一部分学者如肖龙铎、张兵(2017)基于微观视角分析了金融可得性通过影响非农就业进而影响农民收入的机制;刘赛红、朱建(2017)实证分析了金融通过推动城镇化发展进而实现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宋坤等(2018)通过研究发现金融发展通过提升农业科技进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空间溢出。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大多从金融促进农业经营主体、知识溢出、非农就业、农业科技进步等实现就业增收、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等溢出效应,鲜有学者从乡村产业发展的视角,研究金融对其产生的溢出效应,基于此,本文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金融以乡村产业振兴为中介产生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农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等溢出效应,将是富有创新意义的研究。

本文安排如下:第二部分:金融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第三部分:金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

第四部分: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第五部分:结语

2 金融通过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一直是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进城务工是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但是大部分农民由于缺乏知识的武装,在城市就业的可替代性高,容易受到国家相关政策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变动的挤出,然而他们也不愿意回农村从事农业。究其原因,首先农业是一个高风险低收益的产业,农业生产过程相对复杂,生产周期较长,但效益低下;其次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缺乏金融资源的支持,金融机构即便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向农民提供信贷支撑,非自发的助力也使其成效微乎其微。

农村金融通过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以“授之以渔”的方式,培养农村地区的自我“造血”功能,改善过去金融机构向其单项“输血”的态势,从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第一是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有效的信贷支持,鼓励适当规模化经营,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第二满足小农户的信贷需求,支持家庭手工业的发展,鼓励开展家庭工厂和手工作坊培育项目,传承传统工艺,打造“土字号”和“乡字号”品牌;第三为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企业提供“绿色通道”,改变农村提供原料,城市搞加工的窘境,从而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近就业机会;第四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乡村企业发展壮大,鼓励其在乡村兴办生产车间和就业基地,拓宽农民就业岗位;第五鼓励乡村文化健康产业的发展,如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多元化增加农民就业渠道。通过金融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农民就业增收,改变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的生态格局,改善农村衰落的面貌,焕发农村生机与活力。

3 金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原有的农业生产存在组织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程度较低;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依赖程度较高;生产成本如人工与土地的成本上升速度较快;农村家庭代际分工衍生出“土地闲置率”过高等诸多问题。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但是农村金融支农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是随着商业化改制的推进,中国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力度大幅降低,扮演了农村地区资金“抽水机”的主要角色;此外,由于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家庭的代际分工,导致出现“空心村”“老弱村”等问题,农村人口减少且家庭居住分散,增大了金融机构对农民的“地理排斥”;二是受农业天然的弱质性、农村金融市场固有的信息不对称、农村抵押物的缺乏、农业担保体系和农业保险体制发展的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约,农业难以吸引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的青睐。

农村金融通过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能有效地缓解农村资金缺乏的现状,有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第一农村金融通过鼓励农村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通过分工和专业化拓宽现代农业产业链,加大对小农户的信贷支持力度,使之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鼓励适当规模化经营;第二支持引入专业化人才、高端设备和农业技术,支持“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通过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生产运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组织绩效,培育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第三鼓励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乡村地区地域特色为导向,探索性发展“农业+教育”、“农业+文化产业”、“农业+康养产业”“农业+旅游业”等产业深度融合的方式;第四鼓励农产品“走出去”,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支持我国和“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建立基于农业的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农产品贸易等金融服务;第五支持加大力度治理乡村环境污染问题,改善土壤和水资源质量,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鼓励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

4 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我国过去存在“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的发展倾向,在“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的引领下,一方面,我国城市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末,我国城市化率为59.58%,比上年提高1.06 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农村地区资本的过度外流,面临生产要素非农化、社会人口结构老弱化、环境严重污染化以及内部贫富差距日益悬殊化等“乡村病”。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1978年-2017年,城乡收入差距从209.8 元上升到22963.8元,收入比从2.57 倍扩大到2.71 倍。近年来国家政策虽然鼓励“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支持金融资源向农村发展薄弱地区倾斜,但是广大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仍旧整体落后,乡村的衰落无法为新型城市化的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城市带动乡村发展也后劲不足。

金融通过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可以有效的带动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缓解城乡发展极不平衡的态势。第一金融通过支持乡村产业的机械化发展,改变传统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作业方式,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城镇化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第二通过农业技术的引用,采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显著提高了农业的产出效率和供给质量,为城镇提供食物和必要的生产资料;第三支持农民对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抵押和出让,降低农民贷款约束,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第四通过助力乡村产业如休闲、康养等功能的发展,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将以农业生产和农业作业者居住为主的衰落农村,建设成为产业多样化以及居住人口职业多样化的魅力乡村;第五鼓励农村创新创业,在农村家庭代际分工背景下鼓励新一代农民工回农村创业,缓解农村家庭结构割裂的局面,同时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第六鼓励实行新型农民培育工程,支持成立专门的职业农民培训小组,弹性组织相关农民学习科学务农知识及金融知识,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第七通过发展“农村金融+农业保险”、“信贷+担保”的模式,分散农业风险,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从而实现城市和乡村资源的双向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5 结语

乡村产业振兴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可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协同促进,其中金融资源的支持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金融通过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能产生推动农民就业增收、农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等正的溢出效应,因此应该继续加大力度支持乡村产业振兴,鼓励支持更多的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向农村地区倾斜,助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的伟大目标。

猜你喜欢

城乡效应农民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懒马效应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偶像效应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