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区山体公园设计初探
——以韶州公园建设项目为例

2019-12-21饶恒彪饶翔宇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沙湖韶关山体

文/饶恒彪 饶翔宇,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城区内的自然山体是城市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对整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有着重要且积极的作用。如何合理的利用城区山体,是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区居民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因此山体公园的设计变得尤为重要,韶州公园正是韶关市区重要的山体公园之一。

1 项目概况

韶州公园位于韶关市核心城区之中,周边被居住区环绕,毗邻武江。公园具有良好的先天优越的自然条件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是作为当地居民生活休憩的重要场所。

2 现状概述

公园整体山水空间格局保留完好,沙湖片区可利用资源丰富,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服务功能;老虎岩地块基本尚未开发,自然资源较好但缺乏服务设施。

2.1 现状道路:通往韶州宾馆道路为已建成,道路两边绿化景观较好。现状已有建成绿道,道路两边景观较好,绿道系统不完整。山体之间有许多不成系统的山路,周边绿化杂乱,没有层次但是长势较好。

2.2 植物资源:现状山林植物种类丰富,大部分长势较好,小部分植被破坏严重。近期开发对基地开挖破坏严重,植物资源受到一定破坏。松林因病虫害需对林相进行大范围改造,山体中大量松树被折伐,林相受到较大程度的破坏,老虎岩地块山顶一些区域秃裸。

2.3 建筑资源:山中部分民房建筑与厂房,位置散乱,部分破旧不堪且已闲置;另外有金竹古寺建筑在项目建设范围内。

2.4 水体资源:西侧沙湖地块有以韶州宾馆为核心的最大一处水体沙湖,另外谷地中有多处水塘,自然资源丰富,但缺乏系统性的水体景观。

3 设计原则

3.1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建设“以人为本”的城市综合性公园。韶州公园采用开放式设计,山环水绕绿意盎然,是韶关城市的绿肺,充分打造舒适宜人的环境氛围。自然组团式的植物配置融入自然山林环境,创造生态山体公园景观。系统性的绿道和游步道、合理布局的坐凳、标识标牌、娱乐设施、健身器材,以及新颖别致的入口活动广场、公厕、凉亭、亲水栈道、景观驳岸和文化雕塑小品等,处处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

3.2 坚持地方特色原则

城市公园不仅是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更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载体和表征,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应该充分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即社会特色和自然特色。

3.2.1 韶州公园设计突出韶关城市的人文特质和历史特性,在入口大门、景墙、小品设计中都充分挖掘和继承城市的历史文脉和建筑艺术特色,极大地增强了公园的凝聚力和城市的吸引力。

3.2.2 城市公园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充分结合本地情况,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公园强化其地理特征、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选用乡土树种,采用当地特的石材,充分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

3.3 坚持“入口即公园”原则

韶州公园坚持 “入口即公园”的理念,不对现状自然山体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只对公园入口进行打造和优化,形成“园中园”的整体设计布局,结合韶州地方文化,打造四大入口主题公园和多个山体景观节点,形成“韶州公园二十四景”,全方位展现韶关城市魅力,丰富游览体验。

4 建设目标

韶州公园在规划定位中为市级的城央绿色生态休闲城市综合公园,以韶关古称“韶州”命名,同时应承担城市文化形象展示的功能,设计强化“入口即公园”的概念,形成一个浓缩韶关山水、人文和历史的大公园。

5 总体设计

5.1 景观结构

项目以“两大园区山水相望,七大主题一脉贯通”为景观设计思路,充分发挥场地的自身特点、满足不同层次居民和游客的功能需求,不同主题的入口公园和山中节点形成项目“园中园”、“七园二十四景”的景观结构。

5.2 分区设计

工程打造揽月园、听松园、逐风园、望涯园四大主入口公园,踏云园、沙湖园两个次入口公园,山体主要节点梅林涧(涉溪园)和山林道路空间,分别为:

1)沙湖片区北入口(揽月园)

以展现韶关历史文化之美为设计出发点,以韶关著名诗人张九龄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设计主题,打造一个极具诗意的景观空间。通过一个设计精美的水上拱桥点题“海上生明月”的意境。水体南端的假山跌水让整个空间变得更加灵动,樱花林的设计让整个北入口又增加一丝浪漫的氛围,整个入口公园清新雅致、古韵悠长。

2)沙湖片区西入口(听松园)

以展现韶关自然山水之美为设计出发点,通过盆景、白沙和景石等元素,构建起一个以韶关市自然山水空间格局为基底的景观组团,同时将韶关的二十四景蕴含其中,展现韶关的自然山水魅力。入口大门的采用极具岭南风格的山墙为元素设计,似门而非门,规则开敞,古朴大气。景观连廊结合浮雕景墙设计,将韶关的特色景点集中展示,景观水塘掩映于自然山体之间,栈道穿行其间,让人流连忘返。

3)老虎岩片区南入口(逐风园)

该入口公园以体育运动为主题,打造韶关市最大的体育公园。设计依山就势、因地制宜,通过微地形与植物空间的围合,营造出疏密有致的广场和运动空间。运动场散布于山谷之中,打造“在树林里运动”的设计理念,突出公园的生态效应。儿童游乐场的设计与山体地形相结合,摈弃钢筋混凝土,采用原木为材料搭建起一个儿童乐园,展现山林游乐的主题,突出亲子互动。

4)老虎岩片区北入口(望涯园)

突出自然生态体验,以疏林地被为主要景观特色,同时结合自然科普,让每一个游客游览的同时获得知识。入口广场花池设计为花瓣造型,采用韶关市当地开花地被和市花杜鹃为主要造景植物,体现地域特色。洗米石游路穿行于阳光草坪与开花地被之间,空间开合有秩、步移景异。春季盛花期百花齐放、姹紫嫣红,一个赏心悦目的山花谷跃然于眼前。

5)上饶路东、西入口(踏云园)

该处为分割韶州公园沙湖地块和老虎岩地块的上饶路两侧进入公园的入口空间。西侧为进入沙湖地块的西入口公园,以林荫广场、文化景墙、生态停车场等为特色;东侧为进入沙湖地块的东入口公园,由于上饶路与地块之间竖向高差较大,入口设置于规划路,此处以山谷桃花景观为特色。

6)沙湖片区南入口(沙湖园)

该处以韶州宾馆和沙湖为核心,区域整体建设已成型并具备良好的景观效果。工程建设以打造公园路沙湖入口景观形象为主,通过与西入口呼应的一组中式景墙入手,用中式风格的白墙、青瓦、漏窗层层推进强化进入公园的仪式感和标识性。

7)梅林涧(涉溪园)

以现状的水体和跌水为基底,以梅花为特色植物,打造山溪梅花的景观意境,通过交通组织和植物空间设计,形成一处跌瀑清泉、幽深翠染、梅林缤纷的山谷溪涧景观。

8)山林道路空间

以现状山林道路为基础,对公园整个交通系统进行组织梳理,结合场地现状空间布局和植被条件等,进行系统化的道路建设工程、道路绿化景观、道路标识标牌、基础服务设施等,创造有引导指示、休憩等基础服务功能,安全舒适、景观优美的道路空间。

6 总结

“入口即公园”的设计理念,是打造城区山体公园的合理且有效途径。理念强调对公园入口的打造,不推崇对自然山体的大面积开发,从而形成“园中园”的整体景观结构。同时,对现状调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择更合适的山体的入口位置,选择更合理的入口交通形式,依山就势、因地制宜才能达到最优的景观效果。

猜你喜欢

沙湖韶关山体
夏夜的沙湖,有着岁月的静美
广东韶关曲江区总工会“夏送清凉”慰问13000余名职工
韶关札记
对山体滑坡的成因分析与治理
福彩公益金 传递温暖情 韶关福彩: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山体别墅设计分析
韶关有个青年创业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