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风险与防范对策

2019-12-21辛晓妮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山东鑫海润邦医疗用品配送有限公司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金融交易金融风险信用

文/辛晓妮,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山东鑫海润邦医疗用品配送有限公司

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传统金融行业中使用范围的逐步扩大在加快了互联网金融行业诞生与发展速度的同时,也优化调整了金融资源配置结构,深度挖掘了金融资源的潜在价值,实现了加快金融行业发展速度与扩大金融行业发展规模的双重目标。深入研究互联网金融风险产生原因与造成的危害,提高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对策的科学合理性、针对性与高效性,从而为互联网金融行业营造出和谐稳定、安全有效的发展环境。

1 简单介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主要特征

互联网金融行业可以简单理解为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金融行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互联网金融对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平台的依赖性较强,主要通过专门的网络平台来发布推广金融产品信息,甚至完成金融交易活动。用户只需要到互联网金融企业指定网站就可以了解更多金融产品信息,筛选出自己喜欢的金融产品,有效提高了金融交易活动的效率,降低了金融交易活动的时间成本与人员成本。因此,互联网金融具有较强依赖性、快速性、便捷性以及高效性的基本特征。

2 分析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风险类型

2.1 技术型风险。技术型风险顾名思义就是因为技术原因引发的互联网金融风险,又可以具体划分为网络病毒、黑客袭击等两大类型。其中,网络病毒主要利用互联网数据信息传播速度快与影响范围广的特点来实现自身的快速传播,快速增加了被病毒所感染的计算机数量,实现了计算机病毒散播范围的快速扩大。与此同时,当计算机感染木马等病毒的时候,计算机系统极有可能会彻底瘫痪,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因电脑感染病毒而出现黑屏的情况,在中断互联网金融线上交易活动的同时,也增加了金融信息丢失或者被窃取的可能性;黑客攻击主要是指违法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金融网络平台的技术漏洞来攻击网络平台,肆意窃取金融企业的机密信息或者篡改金融平台上的数据信息,在给金融企业以及金融用户都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同时,也破坏了互联网金融行业良好的发展秩序。

2.2 信用型风险。信用型风险主要是指因信用原因引发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互联网金融企业以及用户在互联网金融交易活动中的所有不当行为都有可能引发互联网金融风险。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网络平台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虚拟性,而依托互联网平台而存在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也具有开放性与虚拟性强的特点,增加了互联网金融企业与用户了解与确认彼此基本信息的难度,互联网金融企业与用户的各种基本信息可能是虚假信息,这极大的降低了彼此之间的信任度,增加互联网金融交易活动发生意外情况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互联网金融风险发生的几率。

2.3 法律与政策型风险。虽然我国一直在调整和完善互联网金融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当前法律法规却依旧无法满足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要求,不仅降低了法律法规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促进与支持作用,反而会因法律系统的不完善而增加发生各种金融风险的可能性。比如,互联网金融企业与用户在参加线上金融交易活动的过程中极有可能会产生不同类型的金融纠纷,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存在的漏洞降低了其对金融纠纷事件责任的判定能力,这也是部分金融纠纷事件无法得到快速有效处理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互联网金融行业相关政策的变化会给互联网金融行业带来明显的连锁反应,增加了互联网金融行业以及金融产生发生变动的可能性。

3 提高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效果的措施

3.1 提高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的完善性与科学性。互联网金融企业与相关政府部门应主动加强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的研发力度,深度调查并分析互联网金融市场与金融产品的实际情况,在结合最先进互联网信息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来调整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的研发方向与研发内容,不断调整和完善互联网金融安全机制。互联网金融企业应从硬件设施与网络运行模式等不同的层面来创新与完善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不断提高该系统对各种计算机病毒与黑客的抵御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互联网金融行业运行环境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比如,通过适用分级授权技术与身份认证技术等方法来提高用户登录的合法性与安全性,利用数字验证技术来加强对线上互联网金融交易双方的保障力度,利用数据信息加密技术来提高对互联网金融相关各种数据信息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有效的避免互联网金融相关数据信息被窃取等极有可能引发金融风险事件发生的几率。

3.2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速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不仅可以提高互联网金融交易行为双方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增强线上金融交易双方彼此的了解度与信任度,也有助于确立良好的经济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前提是完善社会信用奖惩机制,将人们在不同交易活动中出现的行为表现纳入社会信用体系之中,对于出现失信行为的人们采取必要的惩戒措施,比如,将人们失信行为记录到个人社会信用体系之中,其他人员可以查询到其失信信息,从而为其他人或者企业做出是否继续交易的决定奠定基础。另外,互联网金融行业还应通过完善金融行业用户信用体系的方式来评定所有用户的信用,这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或者互联网金融企业在研究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发展特点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研究发明出更具特色的科学有效的互联网金融信用评价体系,比如,采用用户信用登记制度等。此外,互联网金融企业还应提高对用户基础信息的重视度与关注度,全面分析用户基础信息资料与经济状况,避免因用户资金有限等原因没有及时还款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3.3 提高互联网金融行业法律体系的完善性。相关政府部门应主动分析原有互联网金融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的漏洞与不足之处,在深入研究互联网金融市场实际情况以及互联网金融纠纷发生原因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和完善互联网金融行业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为明确不同金融纠纷案件中双方的责任提供法律依据,最大限度的提高法律法规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的推动作用,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金融来洗钱等违法行为。另外,还应主动提高互联网金融市场准入机制的完善性与灵活性,提高证监会等互联网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明确互联网金融行业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工作范围与职责,避免因其职责范围不明确的原因而出现相互推诿等情况。

4 小结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产生是时代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产物,为传统金融行业提供新的发展活力。正视互联网金融行业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深入剖析互联网金融风险出现的内外原因,从完善互联网金融行业法律体系以及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等途径来提高互联网金融行业对各类型风险的抵御能力与应变能力,为实现互联网金融行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金融交易金融风险信用
中美信用减值损失模型的比较及启示
金融风险状态扫描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加快信用立法 护航“诚信河南”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跨境并购金融风险的应对策略
金融交易规模波动的宏观组合效应分析
信用消费有多爽?
跨境人民币资金流动驱动因素的实证研究:基础交易与金融交易划分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