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国际贸易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2019-12-21付艳丽中铁建北京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信用证进出口国际贸易

文/付艳丽,中铁建(北京)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近年来,我国企业在“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政策的扶持下,广泛活跃于国际贸易市场,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由于国际市场参与者的多元化,市场环境中既含有很多发展机遇,同时也包含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可能对企业的财务预期产生影响,导致企业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面临倒闭风险。企业要想保证有序开展国际贸易业务,就必须不断提升财务管控水平,采取有效措施对财务风险加以控制。

1 国际贸易主要结算方式

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结算方式有三类:一是现汇支付。进口商将货款通过银行汇入出口商所在地的银行,由银行向收款人进行支付的方式。汇付一般包括电汇、信汇以及票汇这三种方式。银行在汇付结算时,只负责提供服务,买卖双方交易行为完全取决于双方信用,因而现汇支付属于一种商业信用;二是托收。出口商开出汇票,指定进口商为付款人,并委托当地银行向进口商收取货款。由于国际贸易利润较低,一般适用于跟单托收结算方式,具体可以分为付款交单和交单承兑。作为一种基于商业信用的结算方式,出口商在托收结算中需要承担较大收汇风险;三是信用证。开证行按进口商的要求,向出口商开具的载有一定金额、在一定期限内凭相符单据付款的书面保证。信用证作为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纯单据业务,出口商只要提供了与信用证“表面相符”的单据,开证行见单需支付。信用证一般可分为跟单信用证和光票信用证、可撤销信用证和不可撤销信用证、即期信用证和远期信用证等,既能提供付款结算保障的功能,又能提供融资手段,利于资金融通的功能。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企业开始纷纷接轨国际市场,在此过程中,各种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才能有效识别和避免国际贸易中的财务风险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

2 国际贸易业务存在的财务风险

2.1 外汇风险

外汇政策风险和汇率风险可以统称为外汇风险,主要指的是在国家严格管理外汇收支时,可能会造成国际贸易企业无法按期清算而产生的风险。部分国家会对外汇收支、结售汇、国际结算、借贷以及外汇市场和外汇汇率采取不同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在一些新兴的市场经济体中,由于外汇储备不足,通常在外汇管制方面会制定更加严格的管制措施。企业如果需要与这些国家的客户进行贸易,有很大可能会面临无法按期以确定币种进行收款的风险。汇率风险的构成因素主要为货币兑换和时间跨度,企业在清算未结清外汇时,由于不稳定的外汇市场导致货币兑换价格出现波动。

2.2 信用毁约风险

为了获取更多的贸易合作机会,一些企业会在贸易活动中采取赊销的方式。一般来说,赊销都是以信用为基础进行的,只有保持良好的信用企业才会为其提升交易产品数量,然而一旦在赊销中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企业出现资金问题。简单来说,成功的赊销可能会使企业收获巨大的经济利益,而失败的赊销则可能导致企业出现严重的资金回转问题,一些中小企业甚至可能因此破产倒闭。在赊销风险的压力下,企业必须制定与自身经营情况相适应的合作信用评价机制,通常情况下企业评定方式都是以交易情况为参照,如果对对方的经营模式缺乏深入的分析,加之信用评价制度不完善,很有可能面临毁约风险。

2.3 税收风险

税收风险主要是指贸易双方所在国可能存在的双重征税和不同税收政策带来的风险。不同的国家税收协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避免双重征税规定,很多国家由于税法制度不健全,在征税方面存在过大的自由裁量权,还有一些国家虽然税法规定较为完善,但缺乏涉税法律人才。同时,会计准则的差异也必须引起重视,部分国家要求纳税申报要以当地会计准则为标准,在扣除税前成本方面的规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除此之外,实务业务中很多进出口贸易通过离岸公司进行操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企业所面临的大量贸易壁垒及各种税费,但如果中国企业集团作为主要控股投资者,则存在被认定为境外注册中资控股居民企业的风险,那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2.4 资金风险

资金风险又可以细分为资金支出风险、资金回收风险以及运营风险和利率风险等。所谓资金支出风险指的是支付资金时可能出现的合法性、及时性和真实性方面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则主要指由于客户信用问题导致的风险,进出口企业客户群体通常来自境外,信用风险不仅仅存在于客户自身,其所在国家的宏观环境变化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客户信用情况。资金运营风险则是指由于不恰当或效率低下的资金运营情况损害了企业经营效益。利率风险指的是受国内外货币市场变化而对企业资金成本造成的影响,导致企业经营效益出现不确定性。

3 国际贸易企业财务风险应对策略

3.1 构建垂直管理的财务风险防控体系

由于国际贸易活动的结算周期较长,且结算货币一般使用国际流通较好的美元或欧元,进出口企业将会不断地累积资金、汇率、税收方面的风险。随着近年来美国经济的复苏,各国经济开始呈现出贸易实物的市场行情波动,在这个大经济环境下,进出口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对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防控。因此,企业要建立起财务风险识别防控垂直管理体系,财务部门直接对企业所有财务风险识别和管控负责。财务人员在做好财务数据分析、资金管理、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的基础上,还应该对开展国际贸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充分的调研,全方位的提升识别财务风险的能力,从而有效避免财务风险的产生。

3.2 建立健全回款规则信用评估制度

虽然进出口企业通过赊销模式使得单次交易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但同时也增加了回收资金的难度和风险。进出口企业在采用赊销模式时,首先需要制定好应对风险的措施。预先分析企业资金周转情况,确保赊销风险在企业可承受范围以内。对于已经交易完成的项目,则要建立完善的款项回收监督制度,积极催收款项,运用适当的交涉技巧,严格按照合同内容进行监管。对于分期付款的贸易项目,要做好实时动态追踪,确保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资金的回收。在与贸易对象进行合作时,应制定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对其信用状况进行评估,从中不断积累合作经验。

3.3 选择多种交易结算方式套期保值

进出口企业在拓展国际贸易市场时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户,通过灵活的支付手段和交易方式,来弥补逐步缩减的出口优势,提升海外竞争力。一般企业会借助国外进口商的付款方式,如选择承兑、货到付款、远期付款或延期付款等结算方式缓解资金支付压力,同时还能实现时间价值和资金价值的提升。在国际贸易市场中,进口商一般会选择相对快速、安全的结算方式。而出口商则需要全面考虑将以双方的各类因素,尽可能选择能够降低收结汇风险的结算方式。除此以外,进出口企业还要有一定转嫁风险的意识,通过开展长期外汇交易,将预期汇率固定在合同规定价格之内,以此降低国际贸易活动中的汇率风险。

3.4 全面识别法律法规风险

进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活动过程中会与不同国家的企业进行合作,经营活动可能涉及多个国家。但是各个国家之间的法律法规有着明显的差别,如果企业对其他国家的法律法规不熟悉的情况就贸然进行生产经营,就有可能出现法律风险,导致企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为此,进出口企业应加强法律合规部建设,以企业自身法务力量为基础建立法律法规风险识别体系,在法律合规部的领导下建立专门的法律事务处,重点对境内外法律法规进行研究,分析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有法律风险问题存在。企业内部在接到法律合规部风险预警后,必须严格确认所有活动都合法合规,而合同是否符合企业所在国及跨境贸易对象国的法律规定直接决定了合同能否顺利履行,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法律风险。因此,跨境贸易参与企业要对各个合同展开全面审查,深入研究合同中是否存在法律风险,提前发现法律风险并作出有效的预警。

3.5 重视财务预警信息系统的后续管理

做好财务预警信息系统的后续管理也是保障实时开展财务风险预警工作重要条件。在管理运营财务预警信息系统时,进出口企业要提高对贸易活动过程中合理管理财务预警信息系统的后续管理,保证财务预警信息系统与企业各类信息系统处于同一网络体系,并且实现数据接口的无缝衔接,保障各方数据信息能够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进行快速准确的传输。在此基础上,进出口企业还必须及时对财务数据和预警指标等方面进行优化,建立动态化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进出口企业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数据库安全管理,避免被病毒入侵,促使财务预警信息系统稳定运行。

4 结语

总之,在国际贸易开展过程中,企业由于受到各方因素的影响,将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问题,需要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进出口企业应根据国际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贸易业务模式,研究财务风险成因并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有效降低财务风险,从而提升进出口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经济效益,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健康稳步发展。

猜你喜欢

信用证进出口国际贸易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远期远付信用证及其索汇操作
国内信用证转让风险控制
循环信用证的风险防范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再现信用证溢短装之争